分享

为什么中国就只出了一位梁志天?

 一室_室长 2021-04-29

在国内室内设计行业,梁志天是一个传奇,从普通设计新人通过努力成为顶级设计师。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努力,还有规划、定位、专注、营销、团队、跨界交流。

比如说定位:从竞争激励、机会极少的建筑师转型成为室内设计师;从建筑地产已经完成基础建设的香港,转战到改革开放、蓄势待发的中国大陆;

从纷繁复杂、无比奢华的欧式风格,转向现代简约风格;通过帝琴湾样板房设计,获得口碑与商业价值的成功,带来后来一个个标志性项目。

其实,每一个人,无论他现在多么辉煌,都是一步步自己走过来的。

梁志天先生
梁志天作品-上海古北壹号尊贵大宅

如此辉煌的事业经历,着实让人羡慕,但是殊不知,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他所拥有的过人之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而一个设计师的成功早已不局限在设计能力的好坏了,而是涉及设计师本身以及社会整体的各个方面,这种种都让我们明白,成功并不仅是靠运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铁还需自身硬

1957年出生于香港,后来又留学英国的梁志天,在严格而传统的环境下成长。梁志天在读小学时便已立志要当一个建筑师。

读大学预科时,他更是破釜沉舟地只选择了数学、物理和英文,这一选择意味着除了香港大学建筑系外,根本沒有进入其他专业的机会。

在以高分进入香港大学建筑系后,以优异成绩完成香港大学建筑学士学位课程,后期还取得香港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学位。

1981年,走出大学校门的梁志天先去了政府的建筑单位上班。两年半与政府的合约期满后,他没有续约。

“这些都是为我以后创业而铺路,因为开公司要了解政府的运作、流程,人脉关系也很重要,对我未来处理业务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政府机关工作是我既定计划的一部分。

“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今天的事业路途大部分都在我计算及掌握之内。”梁志天满脸自信地道出他的成功故事。

或许,成功需要一点前世修来的好运气,一点破釜沉舟的勇气,但却需要百分百的努力和明确的前进方向,走的每一步都应该是为自己预想的未来而铺路。

梁志天作品-丽坪路65号别墅
真设计才是硬道理

随着现在消费者需求逐渐个性化,对于专业的设计是会有需求的欲望。后期,需求会越大,这是大环境的发展趋势。

当下好多公司都比较急功近利,对于员工的接单能力的要求,甚至高于设计本身的能力。

朋友的公司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皆因她们来了一个不会画图的领导,那位领导大言不惭的说道,画图我不懂,但只要我负责的项目都能大卖呀。

图纸下达到工地,进场被弹回来修改,工人看着图根本就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朋友摇摇头说,这世道啊,接到单才是王道啊。

其实不难发现,在招聘软件上,很多对设计的技能要求都是能够独立接单,能够快速地拿下客户。也有很多的薪资压得很低,其余全靠接单的提成。

这样造成了设计师也逐渐把目标定在了把单拿下,而不是做出真正的设计。说来也是形势所逼,生活所迫,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但对于设计公司来说,懂设计的人才 ,要比会接单的人才更宝贵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社会大环境是发展规划的掌舵手

当年梁志天作为一个独立建筑师,开始他踌躇满志的事业时,才刚满30岁。

那时候香港并不是一个做建筑或城市规划的好地方,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早已盖满了密密麻麻的大楼,不再有他们发挥的空间。

反而是室内设计空间巨大,因为在这座超级密度城市里,有着太多的私人住所、公共空间和商业设施。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梁志天也开始从事室内设计。

后来,又因为不能忍受市面上家具让空间贬值,于是花足心思设计了完成了自己第一次的家具设计,大获好评。

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再到家具设计,尽管看起来像是越做越“小”了,但每次一次抉择都是遵循社会环境的指引啊。

设计来源于生活,从属于大环境,社会环境的变换,或者会限制设计的发展,但也会推动设计的变革。所以寻找适应社会发展进程的生存模式尤为重要。

大环境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机遇,有能力抓住机遇,才能有后续爆发的可能前期技术,人脉,资本等的积累,都是为了在机遇出现时,能够抢占先机,牢牢把握住。

正因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才会激发设计师们的潜能,才能带来行业的革新啊。

梁志天作品-丽坪路47号别墅
设计再好也难敌伯乐难求

彼时,整个香港的商品房,清一色的古典式样,港人始终认为,唯其如此,方显得奢华、典雅。

当时不到30岁的梁志天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说服开发商,以简约、现代为准则设计了一系列商品房。

恰逢潮流、观念急剧转变的关口,被梁志天先生赶上了,他的设计迎合了年轻一代对现代、便捷、平民化生活的追求,受到大众的追捧,梁志天这块招牌,也一炮而红。

设计再好,但也需要有懂得欣赏,敢于冒险尝试的伯乐社会发展,设计浪潮席卷全球,每个人都想做时代的弄潮儿,但却没几个投资者敢以身涉险。

房地产行业风险大,很多投资者多少都会有些守成之意,在过于浓厚的商业氛围,普遍少了些灵性与创意,设计就变得千篇一律了。

所谓冒险尝试,也就讲求一种求变,求新的精神而已。只是奈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只有一个梁志天,这是他本人有关也和时代发展有关。

取得成就需要很多因素,过硬的技术本领,本领的打磨历练,急需革新的大环境,敢于求变求新的投资者。上述因素,却一不可。

确实,不是谁都能轻易成功,也不是谁都能幸运抓住机遇。

但与其在此怨天尤人,叹命运不公,倒不如从自己能够做到的地方开始,扎实稳当地前进,在机遇来临,才会有抓住机遇的可能性。

如果一无所依,如果身处黑暗,也要有壮士断腕的觉悟,把微薄但确然存在的希望当做前方的黎明,砥砺前行。中国设计定不会只有一个梁志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