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社区青少年为切入点推动村民参与社区共治——以金星村环境治理为例

 萨拉丁123 2021-04-29


01
背  景

金星村是肇庆市贞山街道金星行政村属下一个自然村,距离四会市市区约13公里,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人口1993人。村民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和在家手工数纸为主。村中除了有村民委员会外,还成立了一个村民理事会。村委会负责管理村内各项公共事务,村民理事会负责村内重大节日或者重大事情的组织和参与决策,村中的大小事一般是依靠他们去解决。

贞山“双百”社工通过驻村“三同”发现金星村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随处丢弃的现象。而作为曾经村中风水圳的石龙圳情况更加严重。由于村民常年累月的随意丢弃,导致河道淤塞,杂草丛生,堆积的垃圾更是在天气炎热时发出恶臭的气味,环境卫生问题十分突出。

图片石龙圳里堆积着各种生活垃圾
 
02
走访社区了解问题根源

针对金星村环境卫生问题,社工以石龙圳溯源作为切入点,通过拜访村中理事会成员、村委工作人员,绘制社区问题地图,走访入户访谈石龙圳周边村民等,对村中环境卫生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主要呈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物质也得到极大的丰富。随之而来村民每天的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由于受限于村道空间,村中垃圾桶无法放置在合理位置,于是村民就逐渐养成了就近扔垃圾的习惯;二是村民还没有普遍形成爱护卫生的意识,认为自己随处扔垃圾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妥,见到其它随处扔垃圾的行为也不会去制止;三是面对目前村中垃圾问题,村民认为这些是村委和政府的问题,与自己没有什么大关系,缺少了社区参与的意识。

由此可见,金星村垃圾问题除了有生活方式的改变、垃圾桶设置的因素,也有村民的意识问题。为了改善金星村的垃圾问题,社工结合社区资产情况,以青少年群体作为切入点。通过培养他们的环境卫生意识,推动他们去参与社区环境卫生行动,从而去影响更多村民的关注和共同参与进来,实现社区共治。

图片访谈周边村民,了解石龙圳情况

03
介入行动

(一)通过青少年参与社区环境卫生问题行动,推动村民关注

1、社工结合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在金星村炮楼以及社工站开设了社区学堂。社区学堂设有手工制作、环境知识普及、石龙圳环境卫生讨论会、变废为宝和社区寻宝等活动,吸引了社区众多青少年的参与。例如动员青少年拿出家中的废弃罐子,教他们用油画笔在罐子上画一些花、小动物等,摇身一变为实用的小花瓶,他们惊叹“原来废旧物品还能这样用,以后就不用扔掉了。”还有在环境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中,社工以石龙圳卫生问题图片进行展示,引导他们看到这个照片的看法,有的说脏、有的说很多垃圾。然后社工又引导他们分享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怎么做?爱护环境重不重要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和有趣的活动,让青少年们逐渐形成开爱护社区环境卫生的意识。

图片变废为宝:绘制环保的小花瓶

2、接着社工组织青少年开展社区大扫除行动。主要清扫金星村人流量大的金星桥以及卫生问题比较突出的主巷。青少年带着自家的扫把,垃圾铲等分成不同的小分队,共同清扫社区。该行动受到周边和路过村民的关注点赞,并不断询问这些青少年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在金星村清扫垃圾,清理垃圾要不要钱等问题。青少年的行动不仅强化了青少年爱护社区环境卫生的意识,更是引起了村民对社区环境卫生的关注。

图片社工组织青少年进行社区清洁大行动

3、然后社工和青少年一起筹划了社区小花园打造活动。与青少年一起到社区寻找可以利用的荒地,走访宣传小花园活动,招募村民志愿者和收集种植的花草等植物资源。活动当天村民志愿者与社工、青少年一起清理垃圾、除草、锄地、运送泥土,整理土地,栽种从村民家收集回来的植物。再将前期手工活动制作好的变废为宝小花瓶一一摆上装饰,将原本垃圾堆积的荒地瞬间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园。路过的村民纷纷留足观看,更是有村民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青少年行动推动了更多的村民关注,促进了村民的参与。

图片青少年齐齐搬石头,打造社区小花园

(二)以村民影响村民,促进村民参与

前期社工通过青少年的行动推动了村民关注,为了促进更多村民的参与,社工筹划了社区环境卫生宣传墙绘活动。活动前期社工先是联系桔子会,链接美术生志愿者资源。同时拜访村委,分享社区墙绘方案,取得了村委书记的同意和支持,并在村委的帮助下选好了可以绘制墙绘的地方。另一方面社工拜访热心村民邵姨,通过其帮忙牵桥搭线,寻找社区的扇墙能人。接着是社工和青少年在社区中积极开展活动宣传和志愿者招募,推动更多的村民关注并参与社区墙绘行动。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筹备,墙绘活动顺利开展。活动当天社区热心村民、青少年及其家长、村民志愿者等都参与进来,连其它路过的村民也受影响纷纷参与一份。热心村民和扇墙能人帮忙刷墙,社工和村民调乳胶。墙面刷好后由美术生志愿者底稿,再由青少年志愿者帮忙上色,路过村民不断上前指导和帮忙,大家有条不紊配合着。随着墙绘逐渐完成,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留足观望和关注,场面十分壮观。由此可见,墙绘活动不仅让更多的村民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关注,也推动了更多的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图片青少年、志愿者与村民一同绘制墙绘

(三)搭建社区参与平台,迈向社区共治

1、为进一步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社工开展了石龙圳环境卫生标语征集活动。考虑到不同村民的空闲时间不一致,开设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环保标语的征集。线上发布微信公众号,转发到志愿者微信群,转发给理事会成员等。村民们都非常积极,纷纷主动将活动信息转发到志愿者微信群、村群、朋友圈等进行宣传和征集。线下主要是邀请热心村民一起在村中公告栏粘贴海报、在炮楼摆摊利用音响播放音乐吸引村民关注和参与、逐家逐户派发宣传单张等进行收集。最后成功征集到上百条标语。

2、为巩固前期村民的参与热情,趁热打铁,社工召集热心村民和志愿者开展关于社区环境卫生和环保标语活动为主题的座谈会,并将活动地点设在热心村民邵姨家中。会上除了受邀的村民还有一些未受邀请的村民也主动积极参与进来。社工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村民参与环境改善的行动等,引起他们的强烈关注。村民们纷纷主动对社区存在的水浸、环境卫生问题等发表意见,对后续如何更好的解决社区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后续行动建议。同时在座谈会上共同筛选接下来要制作的30条环境卫生标语和探讨标语活动接下来的计划等。村民开始有“我的社区我来造”的意识。

图片村民在座谈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3、为进一步推动村民共同参与,社工开展标语制作全民参与行动。社工与热心村民及志愿者共同收集闲置的木板、竹子等废弃材料,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短短两个星期就收集了一百多块木板,我们戏称它们是“百家板”。接着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链接了社区锯木达人,在他的指导下和村民们一起完成标语版的制作,上色等工作。后续又链接了书法达人,利用理事会成员耀光叔的人际脉络,拉动到其他的书法达人,顺利完成标语书写。在上墙阶段,社工前期以请教经验为由,了解到几位热心村民各自的长处。上墙时,结合他们的长处做好分工安排。由伙安叔负责钉板,玻璃胶粘贴,阿金叔、邵姨负责固定位置,青少年负责帮忙物资,村民主导,社工协助,以最大限度的参与让村民成为行动的主体。大家热情高涨,大家分工合作,有序开展,一幅幅标语顺利上墙。村民看到自己制作的作品自己上墙,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片村民与青少年一起行动——标语上墙
 
04
总结与反思

1、起初很多村民不理解社工为什么要开展青少年服务、墙绘绘制、和标语制作活动。对社工在社区走访宣传,招募村民等都存在质疑,认为社工做无关紧要的事,做不切实际的事。现在村中的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改善,村民的环境卫生问题意识有了提高。村民见到社工就会问:“社工姑娘,入村搞环境宣传啊”、“你们的活动很有意义哦,什么时候继续开展啊”等等。村民对社工服务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

2、之前对于社区环境卫生以及其它社区问题,村民都觉得那是村委的问题,社区的问题,不关自己事,总是让社工叫政府来处理。现在他们会和社工一起探讨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如何解决等。又例如村民阿金叔,刚开始对我们的活动不感兴趣,观望,慢慢开始参与到活动,邀请其他村民一起参与,到现在成为我们的热心村民之一,对社区环境卫生和其它公共事务都非常关注和积极参与。类似啊金叔的村民现在越来越多。村民自身意识的改变需要一个时间。

3、因此,推动社区共治是一个漫长,细微变化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社工长期的驻村三同,一起陪伴和行动才会从量变到质变。当村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社工主导到村民主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以社区主人翁的角色参与的时候,正是社区逐步迈向共治的开始。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 / 邵紫芹 冼嘉敏

 肇庆市四会贞山街道社工站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