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_手机网易网

 深之光 2021-04-29

中国股市历次牛市规律

看历史轨迹,中国股市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轮:

第一轮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

这时候A股刚开市,激发了全民的热情,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指数从96点开始涨到1429点,涨幅达到14.8倍,然后开始跌到386点,跌幅达到73%。

第二轮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

也就是说在仅仅经历了半年的下调后马上迎来了第二波牛市,从386点涨到1558点,涨幅303%。只维持了三四个月。

第三轮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注意时间,这中间经历了一年5个月的熊市,当时人们对股市的信心消失殆尽,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一个半月指数涨到1052点,涨幅200%,堪称暴涨,只维持了一个多月,开始下跌。

第四轮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一年4个月的熊市后,牛市开启,股指重新涨到1510点,牛市持续了一年半。

第五轮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中间持续了2年的熊市后,股指创出了2245点的历史新高,牛市也维持了2年

第六轮牛市: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

指数从998点一直涨到了6142点,这是A股历史最高记录,至今没有打破,涨幅513.5%,维持了2年4个月,这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牛市。

第七轮牛市:2008年10月29日到2009年8月4日

上证指数涨到了34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第八轮牛市:2014年7月22日到2015年6月12日

当指数跌穿2000点开始有抄底资金入场,之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利好,以南北车合并为开端,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到5178点,维持了一年不到。

以上就是A股历史上的八次牛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维持的时间较短,最长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仅仅2年4个月,全部的牛市时间加起来是9.5年,在A股28年历史中占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荡市。

好股票,每天都有,选中强势个股,也很简单。但是,能真正盈利的股民却不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股票强势上涨的时候不舍得在高位出货卖掉,单纯的想着股票还能涨,再拿一会,到股票在高位出现回落的时候才意识到要出货,导致利润白白流失。那么问题来了,选中强势股票,到底要在什么时候买卖才能获取最大利润呢?

买卖股票,这可是要靠技术面数据来辅助,例如均线,技术指标以及分时图趋势。其中,分时图可以说是最为真实的一个数据,因为它是反映出当天实际交易数据的变化,如果能充分理解,股票卖出点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做好交易,需要过七关:

趋势系统是第一关,也是入门关,顺势则过,逆势则阻;

资金管理是第二关,也是生死关,轻仓则存,重仓则亡;

执行力是第三关,也是性格关,执行则进,反行则退;

简单是第四关,也是自然关,从简则安,求繁则危;

坚持是第五关,也是意志关,坚持则得,放弃则失;

重复是第六关,也是信念关,重复则胜,分心则败;

稳定成功是第七关,也是出门关,稳定则久,动荡则止。

这七关是一气呵成的,哪一关出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你现在处于哪一关呢?是不是此时,才觉得前面的路还比较长?

第一关趋势关:很多人总是喜欢追涨杀跌,逆势而动。

第二关资金关:很多人总是喜欢重仓操作,满仓搏杀。

第三关执行关:很多人总是喜欢感觉交易,排斥执行。

第四关简单关:很多人总是寻找复杂的技术交易技巧。

第五关坚持关:很多人总是遇到暂时挫折就轻言放弃。

第六关重复关:很多人总是没有恒心重复做一件事情。

第七关稳定关:很多人总是追逐短期暴利,而不是复利。

想要真正做到交易简单轻松,必须过了这七关。以上七关基本点明了交易成功的各要素,同时也指出了交易失败的各要点。这七关是长期实践而总结的经验,也是交易生涯中最大的财富。普天之下,能过此七关而一生稳定赢利者,自然不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不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不论是亏损还是赢利,都要始终如一。

投资人若想在股票投资中长期稳定获利,同时还需要成功解决两大难题:

第一,如何在高度随机的价格波动中寻找到非随机性的部分;

第二,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的心理弱点,使之不致影响自己的理性决策。

很多投资家的实践证明,交易系统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是投资人的有力助手。

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反映了研究者是否成功地分离了价格波动中的非随机性部分。交易系统的期望值越高,则反映研究者对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的认识程度越高,反之,如果交易系统的正期望值小于零,则反映研究者还未捕捉到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绝大多数投资人在开始进入市场时完全没有系统观点。所谓系统观点是指以下两点:

第一,操作者的操作方法是否高度定量化、条理化、有系统的完整性;

第二,操作者对操作方法效果的认识是否根据数理统计原则。很多投资人对市场有了某种认识,便以为寻找到了获胜的方法,他们不知道要想真正获胜,必须进一步确定其方法在统计上的显著性。无论随机性价格波动还是非随机性价格波动中不具备统计显著性的部分.只能给投资人以局部获利的机会,决不会有长期稳定获利的可能。

很多投资人错误地以为投资的关键是正确判断价格的走势,但是,当投资人具备了设计交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后,便会发现走势判断在整个操作中只居于从属位置,很多成功的交易系统甚至根本不包合走势判断,即便需要对价格走势作出判断,投资人依据交易系统的设计原理也会发现,单纯依靠走势判断进行的投资不具备可操作性。

交易系统可以帮助投资人在实际进入市场前,就明确地百分之百客观地检验自己的操作方法,从而节省大量的操作资金,这就好像任何现代大型工业项目都要先经过设计、论证、实验、试生产,直到规模生产的程序一样,而不会在规模生产的水平上去反复检验修改最初的设计思想。

交易系统的设计检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投资实验过程,其性质完全可以用“投资实验室”来描述。从这样的角度看,投资人应当认识到交易系统对成功投资的重大意义。任何投资人的任何操作方法,在真正取得规模的长期的经济效益之前,都必须接受市场的严峻检验。交易系统的明显优势是可以帮助投资人大大节省试验成本。

由于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很多投资人操作方法的形成是一种选择性记忆的结果。比如,有的投资人听到某个庄家的消息后,奋勇跟进尝到了甜头,便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选择性记忆.对这一具体案例形成深刻印象,而对吃亏的案例则形成排斥性模糊记忆,并因排斥心理而逐步淡忘。再比如说,有的投资人看到某一技术指标发生某一状态后自己进场产生了很大赢利,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选择记忆。这些投资人的共同毛病是不去或不会研究该种现象的统计学意义,交易系统如果是按照统计学原则形成的,则对投资的记忆系统形成一种外在的强制,使系统样本的选择不是根据个人偏好而是根据统计规则。

交易系统可以帮助投资人有效控制风险。实践证明,不使用交易系统的投资人是难以准确、系统控风险的。当没有交易系统作为指导时,投资人很难定量评估每次进场交易的风险,或者,即使投资人能运用某种技术手段对某次交易作出风险评估,但是由于没有交易系统指导,投资人很难定量评估各次风险在总体中的意义。

交易系统可帮助投资人学习按照统计学原理去观察市场。

市场机会判断方法,让自己的买卖有根有据,明明白白,并准确把握买卖的时机!

1.市场循环过程中的机会分类

(1)做底过程的机会:股价经过下跌后,技术要素在低位,出现见底止跌后震荡筑底的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和下跌空间较小、时间较长,以反复震荡为主。风险较小,控制风险的方法是破位止损。适用于套利投机者,价值投资者中线买入要能经得起震荡甚至诱空的风险。

(2)上涨过程的机会:股价突破下降趋势和底部形态,形成上升趋势至上升趋势破坏的过程。

属于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空间最大、时间较长,以大涨小跌为主。中期无风险,短期有调整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用于趋势投机和趋势投资者。

(3)做头过程的机会:是指股价经过大幅上涨后,技术要素在高位,出现见顶后的震荡做头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和下跌空间较小,时间较长,以反复震荡为主,多呈现复合形态。风险较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以减仓和平仓为主。

(4)下跌反弹过程的机会:下跌反弹过程是指股价破位下跌后,由于短线超跌后出现的下跌途中的短期上涨过程。

属于短线机会,运行中上涨空间比较小,时间最短。风险最大,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不要随意买入,以空仓观望为主。

2.不同性质行情的机会分类

(1)大多头行情的机会:是指在周线上形成一个循环,从周线上能够看到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它包含有两个以上的中级行情。国内大盘出现这种机会不是每年都有的。

属于长线机会,上涨空间最大、运行时间最长,约一年以上。

运行方式是:长期大跌后,做底过程复杂,以复合形态底部为主。上涨方式多样,中途有两次以上的阶段性整理或形态整理,做头以复合形态头部为主,并且头部大多都有诱多过程。

风险上,做底后长线无风险;有中线整理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趋势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

(2)中级行情的机会:中级行情是指在日线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日线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其中包含两个以上的次级行情。从日线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和3浪下跌,在我国大盘中每年至少有一次中线机会。

机会属于中线机会。

空间,上涨空间较大,有30%~50%上涨的机会。

时间,运行时间较长,约3个月以上。

方式,中期下跌后做底简单,以单一底部形态为主,上涨过程的运行方式多样,大涨小跌为主,中途有两次形态整理,做头以单一形态头部为主,头部也有诱多过程。

风险,中线无风险,短线有整理风险。风险控制是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和趋势投资者。

(3)技术性行情的机会:所谓技术性行情,是指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循环,它在15分钟图上形成一个做底、上涨、中途整理、做头、下跌的过程。从15分钟图上看,能明显找到5浪上涨或3浪下跌。

机会属于短线反抽机会,是一种最小的机会。

空间,上涨空间最小,一般上涨幅度在15%以下。

时间,运行时间最短,一般3~5天。

方式,技术性超跌后做底简单,无明显的底部形态,上涨过程运行方式简单,短期直线上涨一步到位,中途有K线整理,无明显的整理形态,做头以简单的K线头部为主,上涨不会有效突破下降趋势,更形不成上升趋势。

风险,属于短线无风险,有K线整理风险,但中线仍有下跌风险,属于中期下跌过程中的反抽行为。风险控制是破位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趋势操作者不可参与。

记住:当新投资者被套在高山上时,逃出顶部的人也要小心,不要在下跌过程随意抢反弹,高手也可能死在半山腰。

3.按股票不同的运行方式划分机会

(1)波浪式运行的含义和机会:波浪式运行是按波浪理论形式运行的个股,上涨过程具有5浪上涨、3浪下跌结构。

机会:属于中长线机会。

空间:上涨空间较大。

风险:中线无风险,上涨途中有两次整理风险。

时间:运行时间较长。

方式:见底后做底复杂,呈现单一形态或复合底部形态,上涨过程的运行方式按波浪理论上涨,中途有两次形态整理,做头以单一或复合形态头部为主。风险控制:补仓。适应范围:趋势投机者和趋势投资者。

(2)波段运行机会的含义和机会:波段运行是指按斜箱体上涨或平衡箱体震荡运行的个股。不会有效突破箱体上、下轨,只有有效突破箱体后,波段运行才算结束。

机会:属于短中线机会。

空间:上涨空间较小,以箱体上、下轨的空间为准。

风险:中线无风险,上涨途中有多次整理风险。

时间:运行时间较长,有效突破箱体上、下轨,波段运行结束。

方式:做底简单,底部形态不明显,上涨过程按箱体上、下轨涨跌,有的呈向上斜箱体,有的呈平箱体,中途以K线整理为主,一般后面有加速过程,做头以简单的形态头部或K线头部为主。

风险控制:下破箱体止损。适应范围:这种机会适用于套利投机者。价值投资者也可买入,但要能经得起震荡,总体利润增长较慢会有来回坐电梯的感觉。

(3)直线运行的含义和机会:直线上涨有三种方式,一是做底后连线上涨一步到位,中间无明显调整;二是指连续下跌后V形上涨一步到位,中间无调整;三是斜线上涨,即沿某一均线上涨中间只有K线整理,无形态整理。

机会:属于短中线机会。

空间:上涨空间较大。

时间:运行时间较短。

方式:V形上涨的做底简单,上涨过程以某一均线为依托连续上涨,中途有少量K线整理,见顶快,但做头复杂,大多以形态头部为主。

风险:短线无风险,上涨途中无整理风险,但上涨后有急速下跌风险。

风险控制:破上升通道止损。适应范围:套利投机者。

当然,机会还可以按其他标准进行划分,但总是在这个范围以内。

注意,以上分类的机会中,哪些机会适合自己,哪些机会不适合自己,会做哪些机会,一定要清楚,否则就没有理念,也就谈不上能做好股票。

关于资金控管:停损与停利;加码与减码;风险与利润

在赢家的操作绩效表里,只有一种模式“大赚小赔”。只要能保持大赚小赔,多笔进出下,几率会带领你迈向成功之路。否则,都是输家。

许多成功交易员说过,只要你赔钱部位的时间平均较短,赚钱部位摆的时间较长,你就会是赢家。

看对看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对时,你赚多少;看错时,你赔多少。

形态的研究,也是要找出进出场点,但这并非最重要的,资金管控重要性更大于进出场点。

资金管理的两大黄金原则:

一是将亏损限于小额,让获利尽可能放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盈亏比必须大于3/1。

二是应局限任何部位的损失,也就是任何亏损不要超过总资金的1/20(通行的最大比率)。

具体资金管理分配(因人而异):

1)牛市可动用100%资金,震荡市可动用60%资金,熊市可动用30%资金,其余资金留作他用。

2)牛市用70%的资金做长线,30%的资金滚动;震荡市用100%的资金做波段;熊市则三分资金做短线。

3)三分资金短线法:开盘一份追涨停板,开盘15分钟内留一份追强势股,收盘前半小时留一份追强势股。

4)做中、长线时,根据产业板块风险的不同状况,最高的板块投入资金不超过50%,每行业持股不超过2家。

5)做中、长线时,根据热点周期、股票优劣、个股股性的不同,单股资金最多不超过行业可投资金的100%。

6)根据进场机会的不同,把资金分成三份分批进场,至少是两份。且只有盈利后才能追加第二份资金。

7)资金少且经验不丰富的时候,可只持股2只;但无论资金多大,同时持股不超过三行业共6只。

8)当你需要继续购买多余的股票时,一定要先卖掉最差劲的那只股票,不要再抱有幻想。

9)当熊市来临的时候,先空仓,后调整。

交易者做波段交易时,资金仓位管理策略

1)股价向上突破重要阻力位时的建仓技巧

其难点在于:若买入股票的时机较早,则风险较大;若买入股票的时机较晚,则易失去机会;同时交易者还要考虑股价突破的概率和空间,若股价突破后的涨幅空间不会太高,则交易者可以考虑放弃购买该股的行动;若股价突破后的涨幅空间较大,且突破的概率会达到70%,那么应考虑:

20%的资金在股价即将向上突破阻力位时入场:

30%的资金在股价向上突破阻力位的过程中入场;

50%的资金在股价回抽后并再次掉头向上时入场。

如果股价突破后的涨幅空间很大,而突破的概率只有50%,那么:

20%的资金在股价向上突破阻力位一定幅度后入场;

30%的资金在股价回抽后并再次掉头向上时入场;

50%的资金在股价继续上升过程中以递减加码的方式入场。

这里的资金依次加大,是明显的递增加码方式,但是在整个递增加码方式中,又包含了的递减加码方式。可见,资金管理不是死板的管理规定,交易者要掌握其预防风险和匹配概率的原则。此外要注意,加仓只能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在原仓位稳定盈利并且有进一步赢利趋势时,另一种是在第一次下单方向正确但位置较差时。减仓也必须考虑在两种情况下立刻执行:一是在大盘趋势恶化的情况下,二是在个股滞涨或风险太高的情况下。

2)股价上涨至重要阻力位附近时的平仓技巧

这里的难点在于:若卖出股票的时机较早,则损失较大;若等股价到达阻力区后再卖掉,又可能无法顺利出局;同时交易者还要考虑个股当前是处于上涨趋势还是震荡趋势,如果个股当前处于上涨趋势,且不易判断股价是否会突破阻力区间,那么应考虑:

股价接近阻力位时,减掉20%的仓位;

股价到达阻力位且出现震荡现象时,减掉30%的仓位;

在阻力位下方一定幅度处设立止损点,若股价同落到止损点,则平掉剩余50%的仓位。

若股价未到止损点,且又突破该阻力区形成有效突破后,则可将已平掉的50%仓位分批补回。

如果个股当前处于震荡的区间市场,那么阻力区往往会产生很强的阻力作用,此时应考虑:

股价接近阻力位时,减掉30%的仓位;股价到达阻力位时,减掉40%的仓位;

在阻力位下方一定幅度处设立止损点,若股价回落到止损点,则平掉剩余30%的仓位。

若股价未到止损点,且又突破该阻力区形成有效突破后,则可将已平掉的70%仓位分批补回。

止损是我用无数次操作证明的投资市场第一生存法则,止损就是生存。

以技术上的点位来确定止损的大小,不仅会将亏损放大到危险程度,而且谁敢保证技术上的点位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如果你的技术系统要经常止损的话,说明你的技术还不成熟,还不适合市场的生存要求。

股市是一个随机与规律共存的市场,其规律性的一面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简单到你对它视而不见的地步。

简单不代表无效,复杂也不代表有效,我们使用复杂的分析方法没有成功,最终成功的分析方法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分析工具和交易原则。

股市最终的解决之道并不是如何的高深复杂,归结成一句话送给大家:剖析自己,剖析市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成功的交易过程是一个整体,“止损”、“长线”,“顺势”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大多数散户失败的原因就很清晰了,缺乏对市场及自身的正确认识,缺乏完整、严密的交易规则和策略是多数散户必败的根本原因。

股票说到底是心态的较量,仓位是胜负的根本。只有轻仓才没有压力,也只有轻仓才能保证完全按照交易系统进行操作,而不至于使技术操作变形。同时,轻仓也能够使你的资金禁得起行情的剧烈震荡,不至于在看对行情的情况下,被清洗出局,从而抓住大的趋势行情。

在交易方法没有上升为系统交易前,没有人能实现稳定盈利的目标。系统交易是交易的最高境界,因为它完全排除了人为的主观看法,是彻底将投资者从一名观众转变为演员的关键。

我并不比谁聪明,也没有所谓的天赋,我想我与身边人不同的一点仅仅在于我严格遵守了被许多人认为是陈词滥调的交易戒条,而且区别仅此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