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明可以上天,偏偏非要种地,这个有强迫症的城市,已经玩嗨了

 fbi3100 2021-04-29

酷玩实验室作品


在山东潍坊,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上天的。

这边,40米长的蜈蚣,刚呼啦啦地起飞。

图片

那边,沙漠里的骆驼甩着4条腿,摇摇晃晃地找到了平衡。

图片

大草原上的骏马不甘落后,也疾驰而来。

图片

不远处,178米长的八爪鱼在招摇。

图片

一同前来的,还有海底世界随便长长的大型鱼类。

图片

黑猫警长听闻,迅速赶赴现场。

图片

我小猪佩奇不服,马上前来应战。

图片


忍者神龟排成队,正在面朝往前河南冲。

图片


凑齐的7只葫芦娃,终于救出了爷爷。

图片


东方的仙女动了凡心,忍不住出来凑个热闹。

图片


西方的超人不甘寂寞,但多少有点水土不服。

图片


哈登打完了季后赛,要到潍坊放松一下。

图片


一不小心,哪个洞里的女鬼蹦出,差点把人当场带走。

图片


蒸汽小火车刚刚鸣笛路过。

图片


绿色环保的自行车紧随其后。

图片


北斗3号运载火箭升空了。

图片


中国第一个航母“首飞”成功了。

图片


还有一个我也不好归类,据说是三体世界的“传送门”……

图片


刚刚过去的潍坊风筝节,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潍坊的风筝,实在是太“野”了。

全世界每10只风筝,就有7只来自潍坊,珍禽异兽、神仙妖怪、过去未来,任何造型的风筝,只要你能想出来,潍坊就能造出来,还能给你送上天。

据说一到春天,潍坊人见面的问候语都是,“你怎么还不上天?

风筝也是潍坊重要的支柱产业,当地风筝企业和经营户有3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相关产业年产值超20亿元。

难怪连潍坊的火车站、路灯都是风筝的形状。

图片


高高在上的风筝,是外地人对潍坊的浪漫想象,但如果你走近这座城市,就会发现——

潍坊,只想种地。



01


有人的大刀应该已经收不住了。

不说其他,潍柴动力这么拉风的制造业大牛,你跟我说潍坊是个种地的土老帽?

你听我狡辩。

80、90年代,正是热潮涌动、遍地黄金的年代。

上海浦东新区刚刚开放,空气里都是流动的资本;深圳百万股民排队打新,一张认购表,转头就能以10倍价格卖出;远在北京的俞敏洪,鼓捣出了新东方,很快就要迎来人生巅峰;就连在安徽街头摆摊卖瓜子的年广久,年营业额都达到了100万。

图片


此时此刻,我们的潍柴动力,还叫潍坊柴油机厂,卖的柴油机主要用在农机和工程机械车上,比如重卡、货车、拖拉机、挖掘机。

为什么不学学人家,整点洋气又赚钱的产业呢?

因为农业需要。

山东是农业大省,其中潍坊又是重要的蔬菜产地,种地需要拖拉机,蔬菜运输又需要大货车,所以潍柴的存在,可以说是为潍坊的农业发展添“油”加“力”。

实际上,潍坊工业的底色,其实就是农业发展

1992年,潍坊率先提出“农业产业化”概念,“农业产业化”,粗暴地理解,就是以农业为中心,将生产、流通、加工、销售做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举个例子,有一户农民种10亩玉米,需要种子、施肥、覆膜,收获之后可以直接拿去卖,也可以加工成饲料、食品。在这个过程中,前期会涉及到种子站、肥料公司、覆膜厂家,后面收割需要收割机,运输需要货车,到后期还需要不同的加工厂,即使直接拿去卖,也需要集贸中心。

这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农业产业化似乎合情合理,但放到30年前,你跟我说种地也能做成大产业,谁信呐。

扯远了,咱说回潍坊的工业。

为了配套农业发展,潍坊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农机、重工、轻工企业,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加工厂,造出了不同型号的拖拉机,搞出了各种类型的收割机,成了著名的动力城农机城

图片


大家本想跟着农业混吃口饭,结果误打误撞,在工业领域也开出了花,很多企业甚至已经走出潍坊,走向了世界。

今天,潍坊有35家上市公司,其中绝大部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农林畜牧,都和农业相关。

图片


所以,你问潍坊作为一个三线小城,制造业凭什么这么野。

潍坊也许会告诉你,对不起,我只是想种好地。



02


潍坊人种地,实在太彪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宇宙寿光”。

我从这两天正在举办的寿光“菜博会”上随便找了几张图,大家先感受一下。

这个白色的一丛一丛的蔬菜,是茄子。

图片


这个吊在空中像西葫芦的蔬菜,是南瓜。

图片


当然,也有像南瓜的南瓜,只不过尺寸大了几十倍。

图片

巨型南瓜与普通南瓜对比

在寿光,墙上能种菜。

图片


管子里能种菜。

柱子上也能种菜。
毕竟咱是上过太空的,空中种菜更不成问题。

图片


据统计,每天来自各地的300多个品种、15000吨新鲜果蔬从寿光出发,被运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其中还有一部分直接装进集装箱,当天就端上了韩国、日本的餐桌,寿光菜价抖一抖,全国菜价抖三抖,不是闹着玩的。

在潍坊,彪悍的远不止寿光蔬菜。

咱们顺着地图挨个来看。

西边的青州,被誉为“东方花都”,花卉种植面积达13.1万亩,专门种植花卉的村子有136个,从业人员在15万人,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堪称真正的“种花家”。

图片


北边的昌邑心想,光种花怎么够,那我种苗木吧,绿化观赏两不误,顺带把钱也赚了,还一不小心,在盐碱地上,种出了另一个赚钱的中草药产业。

图片


你种菜他种花,还有人种树中药材,隔壁的临朐不服气,举全县之力,种起了大樱桃,依靠12万亩的樱桃种植基地和4.5万亩的大棚,包圆了全国1/3的樱桃产量,年产值达30亿元。

图片


夹在中间的昌乐一看,好家伙,那我种西瓜吧,圆的方的,大的小的,红的黄的,只有你不敢吃的,没有昌乐不敢种的,16万亩西瓜地,近40亿的品牌价值,皮薄汁甜的大西瓜,是昌乐对吃瓜人群最大的宠爱。

图片


文学大家莫言的故乡高密,打起了酥梨的主意,莫言的作品,也经常为“葡萄”带货——在《红高粱》里“像紫红色葡萄一样的丰满嘴唇”;到《丰乳肥臀》里变成了“他的双眼宛如两颗冰凉的紫葡萄”。

图片



大家都搞水果蔬菜,安丘一拍大腿,那我种配菜吧,于是,年产量100万吨的安丘大姜,不仅满足了国人的胃,也进入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厨房。

图片


北边的诸城怎么办?不跟自家人抢饭碗,我去种榛子了,诸城用5年时间,绿化2.1万亩荒山,种下200万株榛子树,带动13个村庄,30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

图片


此时此刻,留给潍坊市的选择似乎不多了。

潍坊说,那我喂猪养鸡还不行吗?然后潍坊就成了全国知名的禽肉生产出口大市。

图片


这么一看,潍坊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农贸市场啊

在潍坊转一圈,这个老乡拉着你啃一口西瓜,那个老乡拽着你吃两串葡萄,你送我两盆蝴蝶兰,我送你一株小树苗,还有人给你揣了一兜大樱桃,也太美了吧。

问题又来了,种菜可是中国人的种族天赋,为什么潍坊就能把农业做成产业



03


潍坊发展农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山东有一半身子嵌在内陆,一半身子探出大海,潍坊恰好就在这条“分界线”上。

图片


所谓“天时”,潍坊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平原有平原,独特的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再加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天堂。

所谓“地利”,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从地图上看,潍坊是连接山东内陆和胶东半岛的必经之路,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潍坊交通枢纽的地位。

陆路交通,潍坊有6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国家铁路网规划中,5条高铁线路在此交汇,京沪高铁二通道更是直接打通潍坊“到北京1.5小时、到上海2.5小时”的快速通道。

图片


水路交通,潍坊港有生产性泊位45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超过4000万吨;内外贸集装箱航线16条,覆盖国内沿海以及东南亚、东北亚地区。

图片


航运方面,潍坊的客货运航线共计15条,通达城市17个。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不断延展的“交通圈”,可以让潍坊的农产品东来西往,南上北下,运输到全国各地,形成潍坊“经济圈”。

所谓“人和”,一方面是潍坊的“邻居”。

我们知道,雄安作为北京的邻居,优先得到了政策、资源方面的倾斜;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搞出了江浙沪包邮圈;成渝双轮驱动,周边城市也跟着沾光。

而潍坊的邻居,东边是山东经济领头羊青岛,南边是山东最大城市临沂和旅游城市日照,西边靠着老牌工业城市淄博。

图片


同时,临沂、青岛、潍坊的人口,也在山东16市中位列前三,而人,就是生产力和消费力。

“人和”的另一个方面,则是潍坊人敢想、敢拼、敢做的野性

潍坊一年四季都是大风天,去你的,那我干脆放风筝玩儿,各种稀奇古怪的风筝都能往天上招呼,玩着玩着就搞出了一个闻名世界的风筝节,顺便创造了20亿的年产值。

听闻昌邑产苗木,昌乐下边的鄌郚镇,就机智地将木料用于乐器制作,一举发展为全球著名的“吉他小镇”,每年生产电吉他产量超过80万把,占全国总产量的1/3,产品销往日、韩、美、欧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高达15亿元。

图片


为了冬天也能吃上黄瓜,寿光蔬菜从17个大棚起步,成了全国蔬菜的购销中心。

为了支持农业发展,潍柴动力,从柴油发动机厂起家,成了全球数一数二的动力公司。

……

潍坊的“人和”,既有因地制宜的“智慧”,也有做到极致的“偏执”:

事在人为,有什么资源就使什么劲儿;

同业竞争,我就在差异中谋出路;

选好赛道,就要做这个领域的第一。

天时地利人和,潍坊把农业,“种”成了大产业。



尾声


潍坊用实力证明了,种地并不是两条腿扎在土里。

农业与生产生活结合,可以走机械运输、食品加工的路。

农业与生态健康结合,可以走绿色环保、康养中心的路。

农业与文化旅游结合,可以走特色小镇、文化中心的路。

农业的潜力,关键在于人的“想象力”。

今天的潍坊,正在发挥更大的“想象力”,赋予“农业”新的内涵。

直播带货的兴起,让潍坊“特产”实现点对点直达。

智慧农业的发展,让农民可以在手机APP上就能种菜。

图片


育种事业的推进,为寿光蔬菜装上了“中国芯片”。

从农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向机械制造、物流仓储迈进,再朝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等高端的、核心的领域努力,潍坊用自己的“野路子”,为所有四线小城打造了一个样板:

不依赖政策倾斜,不埋怨环境不好,不跟风追流行大势,也不好高骛远这山望见那山高,踏踏实实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总能走出一条阳关大道。

就像潍坊的风筝,只有做好一切准备,风来的时候才能起飞。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