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鹃花上的“捕虫”陷阱

 昵称37581541 2021-04-29

 不动声色就粘杀好多小动物,美丽的杜鹃花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春末,我沉醉于山野杜鹃的大方美丽、自在洒脱。山林像个睡不醒的孩子,仍旧赖在落叶做的温暖被窝里,高挑的乔木已露出茬茬嫩芽,绿色尚未大片铺展。

野杜鹃是例外。江南的山里,最常见的杜鹃花有两种: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和俗称“映山红”的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

它们先于叶开出花,一丛丛立于路旁、现于山坡,在与它相遇的人眼中开出整团的绯红或烟粉,明媚地叫人欢喜。Rhododendron,杜鹃花属的属名,希腊语 “rhodon”+“dendron”,意为开满玫瑰花的树木,想想就挺美好,而这幅景象正呈现在我眼前。

图片↑山花烂漫

走近观察。满山红,常常2朵花挨在枝顶;那映山红呢?我看准一处未绽放的花苞,提起盖在顶部的芽鳞小帽,一数究竟。

图片

↑满山红,花常2朵簇生枝顶,顶部还有未脱落的黄褐色芽鳞

图片

↑映山红花2-3朵聚于一顶,盖住花苞的芽鳞片粘在了我手上

未曾想,这芽鳞小帽粘在了指腹上。当时顾着拍照,没做多想。回来后,残存指间的黏腻感让我心生疑惑:芽鳞为什么会发黏?其他杜鹃花也这样吗?

此刻,反倒要感谢市政园林部门在景观带、绿地里栽种了很多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 pulchrum ),它们正迎来花期。

图片

↑园林绿化常见的毛杜鹃(锦绣杜鹃)

大而艳丽的花冠裂片,上中部缀满深色的斑点,如古代美人的额妆一样显眼;10枚雄蕊纤细,花柱女王般傲娇地翘出花冠,因叶子和枝干密被糙伏毛,俗称为“毛鹃”。

这种植物在四季里滋润地绿着,平日看到无甚感觉,现在正合适做我继续观察、求证的对象。

01

凡近身者,皆粘杀

在未全开的锦绣杜鹃灌丛,我看到微小生命苦苦挣扎,却难逃曝尸的惨相。

图片

↑被粘死的蚂蚁

图片

↑小昆虫尸迹斑斑

图片

↑蜘蛛也不能幸免

这些被困死的小小身体,像是用生命在献祭,迎接杜鹃花期的到来。它们的惨相,也证实了两点:

1. 黏性物质存在于杜鹃属的几种植物上,落叶或常绿都有;

2. 因无法脱身或其他原因,黏性芽鳞能导致小动物死亡。

换一处灌丛,继续观察,这里正好有一大群毛蚊在活动。只见锦绣杜鹃黄褐色的芽鳞上斑斑黑点,死状惨烈。

图片

↑尽管失去2条腿,这只雄毛蚊仍在努力挣脱

有几只刚被粘,它们弱小的身子在花苞上一次次挺伏,百般尝试,无奈6只脚都被粘附住,脱身不得;也有侥幸逃离的,但多半落得个残翅断腿的下场,原本就短暂的虫生愈加艰难。

图片

↑侥幸逃脱的雌毛蚊,翅膀却已残缺

我正唏嘘于小动物们命悬一线的生死抗争,耳边忽听得断断续续的振翅声,循声找去,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蜜蜂!2只!都中招了!它们被粘在一起无法逃脱,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图片

↑两只蜜蜂被粘在一起,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图片

↑揭下芽鳞,看看这对难兄难弟

我们知道,食虫植物里有一类茅膏菜,它们的叶片布满会分泌香甜黏液的腺毛,昆虫一旦被黏液吸引落入陷阱,叶片便会卷曲,并分泌消化酶慢慢“吃掉”猎物;

杜鹃花为什么这么做,它“吃”昆虫,是像茅膏菜那样补充养分吗? 

图片

↑芽鳞上胶水一样的黏液,亮晶晶

查找到的答案很简单,杜鹃花只是不想被吃。本着“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护犊子心态,杜鹃花的新芽表面会自动渗出黏性的胶状物,在花蕾茁壮展开前,“芽鳞帽”会捕捉一切靠近的小动物,不论它们是否图谋不轨。

图片

↑ 脱落的芽鳞帽依然很黏,不怕水淋,拆开有点费力

除了芽鳞片,杜鹃花的花萼也密布能够分泌黏液的细毛。在芽鳞片脱落后,继续保护新生花朵。

图片

↑ 不止芽鳞,花萼外部也有黏性

更要命的是,这种胶状物还含有毒性酚类物质。昆虫们被粘上后本就极难脱身,要是不小心啃上一口,小命就基本交代在这了。 

杜鹃花属大部分物种的叶子和花本就含有毒性,再加如此黏腻的芽鳞和花萼,真是既美丽又腹黑的存在。

但是,对于特定昆虫来说,最危险的地方却是最安全的。因为忌惮杜鹃花的毒和黏,天敌昆虫很少靠近,这使得一些蚜虫、蝽能够较为安全地生活在杜鹃花丛里。当然,它们也得有相应的办法对付杜鹃的毒和黏。

图片

↑在杜鹃花上生活的蝽虫
图片来源:influentialpoints【1】

长腿的蝽虫(Tupiocoris rhododendri) 是杜鹃花属植物黑海杜鹃(R. ponticum)上的长期租客,它吸食这种植物的汁液,也会捕捉小昆虫开开荤。为避免被粘住,它像小偷那样蹑手蹑脚、踮起脚尖,抬高自己的身体,以减少接触面积,可以说非常机灵了。

02

花开时刻,相思成“线”

盛放的时刻到了,同在一个枝头的花苞们一起鼓胀着将芽鳞帽甩脱掉,展开鲜艳的花冠,伸出长长的睫毛般的花蕊,还友好地在最上部的花冠裂片上标示出“花蜜在这里”的斑点阵(被称为示蜜斑、蜜导),大方等待传粉者上门。

图片

↑最上方花瓣上的斑点阵

“嗡嗡嗡……”憨憨的蜜蜂上门了。沿着杜鹃花标出的蜜导路线,蜜蜂迅速找到蜜腺所在。它降落在花丝上,头朝着斑点正下方的花心里钻去。

图片

↑锦绣杜鹃的10枚雄蕊朝向蜜蜂尾腹

花丝纤细很不稳当,架不住蜜蜂胖嘟嘟的身体,它抻直脖子,不断调整踩脚点,花丝跟着振颤,等在花药孔口的花粉迫不及待地洒落出来,花粉与花粉之间彼此牵黏,如蛛丝般挂在蜜蜂的腿和屁股上。

图片

↑花粉粘在蜜蜂的腿上

几秒钟后,蜜蜂嘬到了微量而甜甜的花蜜,杜鹃花也如愿寄出自己的包裹——携带精子的花粉;若这只蜜蜂身上正好有其他花朵的花粉,蹭在了柱头上,那便大功告成、皆大欢喜。

图片

↑开白花的锦绣杜鹃,斑点更加明显

通过跟踪观察、分析杜鹃花属13种植物及其传粉者,我国科学家发现,杜鹃花的四合花粉(pollen  tetrads)之间有黏性的孢间连丝(viscin  threads)连接。这种丝线能让很多枚花粉粒相互粘连,让传粉者一次带走更多花粉,大大增加子房的受精率。

图片

↑满山红的花药顶孔开裂,释放花粉粒

图片

↑有黏性的孢间连丝,将许多花粉粒粘连

而且,针对鸟类、蝶蛾类、蜂类等不同的传粉者,孢间连丝的长度有所不同。依靠鸟类、蝶蛾类传粉的杜鹃花,其孢间连丝的长度明显长于蜂类传粉的杜鹃花种类,且每段黏丝所含的花粉更多。

相关研究论文被刊登在2019年的《New Phytologist》上,这一期的杂志封面就是云锦杜鹃(R. fortunei )放大的四合花粉与孢间连丝,如糖果如珠帘,美轮美奂。

图片

↑《New Phytologist》上,云锦杜鹃的花粉与孢间连丝

很多时候,我们认识一种植物,在知晓其名字之后就会转向其他新奇的植物,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眼界,这很有必要;但对这些知晓了名字的植物,日日就在近旁、眼前的植物,我们仍旧陌生,名字不过是认识它们的开始。

杜鹃花,正是如此吧。

图片

↑被粘住的二球悬铃木(法国梧桐)飞絮

有关杜鹃花黏性芽鳞的秘密还未解完,我的观察、分析以锦绣杜鹃为主,却不知其他种的杜鹃花发黏吗?黏度、成分有区别吗?人类能从中习得什么实用价值,来解决虫害、飞絮问题?

又去看了一眼杜鹃花丛,已然是繁花似锦、一片浓郁。人间四月,正是它们盛放的时光。

参考资料:

1. 中国植物志;

2. Song Y P, Huang Z H, Huang S Q. Pollen aggregation by viscin threads in Rhododendron varies with pollinator [J]. New  Phytologist ,2019, 221(2) : 1150-1159

图片【1】https:///biocontrol/Tupiocoris_rhododendri_rhododendron_mirid.htm

作者:花落 / 观察自然、手作小物的花落

图片:花落、蒋某人(除注明外)

图片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https:///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