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的祖先是哪里人?

 广州玉 2021-04-30

如果你到福建去,一定要看看那里的土楼,而永定土楼最为有名,土楼分布在福建和广东两省许多地方,数量非常庞大,福建永定县就有23000余座土楼。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客家人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祖先在哪里?

一、客家人自称“河洛郎”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而洛阳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等时代都是汉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在农耕文化时代,大面积的平坦土地和黄河水资源使这里的经济发达、物产富足,人口密集。但随着战乱,这里也是北方少数民族觊觎和掠夺的必选之地,历史上这里是战火不断。随着狼烟升起,大量士族、难民逃离家园,向南迁徙。江西、福建、广东、台湾这里的客家人,就是从河南洛阳一带迁徙的中原人口。

所以,许多客家人都说自己“河洛郎”,自己祖先在河南,因为逃避战乱迁居到福建等地。广东客家赖氏家谱记载就是属颍川堂系河南息县一代迁徙到南方的。现代人类DNA分析证实了客家人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说法。

二、客家人的迁徙史

客家人南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时间跨度大约在1000年以上。首次南迁的客家人,现在的研究者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西晋后期,一种认为是东汉初年。

但普遍认为,客家人首次大规模南迁始于“永嘉之乱”的西晋末年,主要遗存地在今河南偃师市。唐朝中、后期和南北朝时期,中原动乱加剧,大量中原人为了躲避战火,大规模南迁。

客家人大规模南迁有几个高潮时期,第一时期是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大批中原人为避战乱而南迁。

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北方匈奴及北方外族入侵、“安史之乱”,唐末黄巢起义,致使大量中原人离乡背井,避乱南方,李白所写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说的就是“安史之乱”时中原居民南迁避祸的场景。

第三时期是北宋时期”靖康之变”后,中原大地战乱不断,生灵涂炭,到后来蒙古铁骑驰驱南中原,许多中原人民、皇室国亲、士族商贾随朝廷来到了南方。

第四时期是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和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政权更替,为此中原许多民众再一次为了躲避战火而南迁江西、福建等地。

第五时期是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洋人利用土客矛盾,使居住在广东的广府人与客家人相互争斗,他们坐收渔利,引发客家人迁徙地改变。

中原人南迁的路线基本有两条:第一条路线是从洛阳南下先到到江西,然后进一步南迁到粤北地区;第二条路线是先进入江淮,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后然后再向浙江、福建山区迁移。

三、客家人文化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又容纳吸收了所在地区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客家人用那些先哲英雄和名人才子作为标杆,培养教育后代奋发图强,不断地进取,鼓励子孙向事业有成的先人和前辈学习,艰苦创业,有所作为。

宋元之后南迁的北人有不少官宦世家、文人雅士和志士仁人,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积极推广新式学堂。培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的精英,催生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派。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从中原地区辗转迁移到福建广东等地后,在中原的生土建筑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创建的一种特殊建筑,它继承了土筑文化的传统,发扬了南地民间艺术的精华,并将建筑文化推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圆形的土楼,它的建筑理念就是同一祖先子孙们团结向心,同舟共济,共同对外,防敌御外。

四、客家人分布

现在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台湾等省份,东南亚的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美州的加拿大、美国以及日本、澳洲等地都有客家人。人数大概有8000多万。

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中,客家人历尽艰辛,从中原南迁,为的是躲避战乱,存身发展,无形中把中原文化带到了闽越、赣粤以及台湾。在南迁后,又为了生计和发展,下南洋,走澳洲,渡日本,漂流到世界各地,为中华文化传播发挥了积极的贡献。

五、客家历史名人

在中国历史上,客家出身的名人数不胜数,如唐代宰相张九龄、北宋文学家曾巩、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明朝名将袁崇焕、清代画家黄慎等古代名人。近现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石达开均为客家人)、马来亚华侨领袖叶德来、华侨实业家 张弼士、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抗日名将叶挺、薛岳等一大批近现代爱国者、领导人、学者、实业家也是客家人出身。

大量资料证明,客家人是战乱避祸而南迁的中原汉族人,最早的客家人来自河南洛阳一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