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陈列在书斋中的奇石、扇坠、古砚、盆景、花木等“小摆设”便是文人清玩之物,它们常常被拿来摩拳赏玩,为文人赋诗赞颂,即使不名贵,也有使人“瘾足心闲”的地方。 但,文人清玩绝不只是一种闲趣,它是滋养一个人清雅秉性的爱好,是让人消解烦忧,让灵魂有所安放的寄托。 “无菖蒲,不文人” 菖蒲,作为花草四雅之一, 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菖蒲也是四雅之中唯一 不以姿色示人、不以花香诱人, 纯粹赏叶的植物, 原本生于山涧的菖蒲, 因其飘逸脱俗之姿、 常青淡雅之色、 淡泊潇洒之魂 被文人们请入书房雅室, 立在案头一隅, 不言不语,却占据着文人心中, 最不可或缺的精神角落。 灵草翠嫩清雅, 蒲叶清瘦,飘逸脱俗,丝毫没有富贵气。 蒲草本无心,人可附之魂 , 古人云“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 正因其傲、幽、坚、淡的品格, 方才成为文人心中感物喻志的象征。 蒲之幽静秀美,清雅淡泊, 既能小隐隐于野,亦可大隐隐于市。 喜爱菖蒲的大多都是有趣的文人, 在书房茶室或是厅堂雅居中清供菖蒲, 亦能去掉俗气、邪气, 亦能让你神清气爽文思泉涌…… 累了把玩之余遥想其气质情怀, 久而久之也就沾染了菖蒲的性格,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陆游是“蒲痴”,常常到山间捡白石头、接泉水回来养菖蒲,即使在外面喝醉了,很晚才回来,也不忘记要把它们拿到室外通风,所以他的菖蒲往往长得节叶坚瘦。他甚至接菖蒲上的露珠,洗眼睛,明目静心,所以他也说,养菖蒲、欣赏菖蒲是自己的闲逸、闲趣。
案头雅玩,菖蒲之逸。前者为木,后者是草,本是生活中稀松平常之物,却成为了文人案头必备之品,且钟爱之...
在传统大项逐渐显露疲态的时候,菖蒲清玩以自身“小而雅、小而精”的独特魅力正在博得更多人的关注。这种干净的状态不仅雅观,而且特别适合摆放在室内,尤其适合满是书卷、文房、雅器的书斋。 小室之中,朴雅干净,一物一什,俱不从俗。案上一套好藏书,几件案上雅玩,或挂一幅画,或种一盆蒲,或临几行字……在那质朴的茅屋瓦窗之间,虽无珍玩充栋,却有荡漾在心底的快乐和雅致。
植蒲南窗,室纳清凉,你我何须阔庭广园,城市里的一间阳台,便足以获得旧时文人的奢侈之享。一草一木皆风景,半山半水亦文章,古人云:「过目之物,尽是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正解此意。居于城中,一方阳台,四时佳赏,万物自得,足以逍游。 木掌柜山房,立足器物美感,臻选一室清雅,汇集四方长物,从案头到斋壁,由小件到珍器,旨在营造理想中的雅室,愿诸君能虔心净意,格物养性。 【木掌柜赏蒲雅玩鉴赏】 ▼
荔枝木 | 三足香炉 小叶紫檀 | 举钵罗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