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课题开题报告总共分几步? 共5步 1开个好头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 2站稳脚跟文献综述——研究的理论支撑 3大刀阔斧核心概念的界定——明细内涵和外延研究依据与假设——理论基本观点阐述,提出待检验的推理和假设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预期成效 4细致入微怎样进行研究?一般分为研究路径设计、研究方法选择、研究阶段划分、组织与经费保障四个方面,在开题报告里属于详写部分。 5完美收官研究结果展示成果 本文将分五个部分,结合案例,详细介绍开题报告的撰写,欢迎收藏分享。 第一步:开个好头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来写,一般分为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两部分,也可以谈谈研究价值。在整个报告里属于略写部分。 研究背景 主要指时代背景、政治背景。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这一问题。 建议角度从宏观到微观。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加分项抓痛点,阐述触发产生本课题研究的直接动机,要紧扣研究问题而谈。 减分项说套话,没有抓住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之间的联系,谈一些安在任何文章开头都可以的空洞的、泛泛的内容。 研究目的意义 主要指研究目的意义、研究价值。回答研究这些内容是为了什么、有什么价值的问题。 建议角度总的来说有理论和实践两 方面。理论方面,具体来说对教育教学的理论的完善有什么意义?对某一理论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或许还会产生赋予全新内涵的实用理论。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 什么贡献?实践方面,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有什么好处?包括对本地区、本校、老师、学生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有什么作用。一般都是通过假设关系,描绘出 该课题研究可能会产生的实践效果。 加分项简明准确;具体有针对性;能指导操作;涵盖子课题,有具体贯彻要点。 减分项漫无目的的空喊口号 第二步:站稳脚跟要想使报告站稳脚跟,就要用文献综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对此前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一个梳理。在整个报告里属于略写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寻找切入点。 建议角度文献综述包括“综”和“述”两方面。“综”是以搜集大量相关文献素材为基础的,主要是对国内外相关同类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一个归纳整理,提炼观点,综合分析的过程。“述”就是对各家学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1)前人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2)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涉及的问题。3)他人已做过,但你认为有缺陷,你可以提出更完善的措施。4)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加分项1) 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包括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2) 随时整理。 要随时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3) 问题导向。两点之间什么最短?直线!文献浩如烟海,在做文献综述时一定要记得“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按照问题分类进行综合叙述、分析、评论,才不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终不知其所踪”。 减分项文献缺乏权威性;把自己看过的文章生硬堆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不相关。参考文献:[1] 张丽华,王娟 ,苏源德.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01:45-47. [2] 陈玲. 怎样写开题报告[J]. 中国研究生,2004,03:29-30. [3] 张庆宗. 文献综述撰写的原则和方法[J]. 中国外语, 2008,04:77-79. [4] 徐炳嵘. 开题报告:从蓝图走向实施[J]. 江苏教育研究, 2012,08:57-60. 第三步:大刀阔斧接下来我们就要大刀阔斧的进入开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了,围绕“研究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一般分为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假设、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该部分在开题报告中属于详写部分。 概念的界定 主要是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有时也包括其他重要概念的界定。目的是借助概念来明确问题的内涵外延,划定研究边界,达到规定研究内容、确定研究重点的目的。 【举例】《班级“微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 【开题报告概要摘选】三、核心概念“微教育”模式是通过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短时间交流完成的有效教育模式。“微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时间、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充分调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身兼多项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而言,“微教育”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点评在《班级“微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课题中,课题核心概念是“微教育”,作者对“微教育”的概念做出了简明、清晰的界定。并且对其目的和作用做出了介绍,比较完善。 研究依据与假设 研究依据与假设指的是结合本研究内容,对理论基本观点的阐述,并提出待检验的推理和假设。 建议角度研究依据可以是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在此部分应结合本研究内容,找出相关的依据来支撑研究。研究假设是根据对研究问题的理解,预期研究会带来什么样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加分项结合本研究内容,对研究依据交代充分、贴切、准确;假设应建立在对研究问题理解足够深入,能把握相关要素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清晰的把握研究方向。 减分项拉大旗,空喊口号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研究问题的具体内容一般直接体现在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两部分中,课题点评专家一般通过研究目标与内容了解课题研究问题的实质性内容,所以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目标是指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最终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我们在第一步,开个好头里介绍的“研究目的意义”来说,在这一部分的研究目标更为具体,不能笼统的描述,而是要写出合理、准确、简明的目标来,才能确定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是什么、研究重点是什么。 研究内容是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要紧扣研究目标,但要比研究目标更加具体、明确,从某个角度上看是对研究目标的一种细化和分解。如果说研究目标提出了具体要解决哪些问题,那么研究内容则是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研究中将分作几个步骤?都需要做些什么?拟从何处入手?重点研究哪个侧面?主攻方向是什么?到达哪一步或什么程度算是完成? 总之,要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十分清楚地规定出自己的研究任务。 【举例】《班级“微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 【开题报告概要摘选】四、研究目标探索一系列适合班级“微教育”活 动开展的实践策略,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五、研究内容1.梳理班级“微教育”相关研究成 果,概括“微教育”活动的内涵特征、 功能价值和形式种类。2.以 5 分钟“微交流”、10 分钟“微 故事、15 分钟“微活动”三种“微教育” 活动为实践案例,探索“微教育”活动 开展的操作流程和模式。3.结合“微教育”活动实践效果分 析,探索“微教育”活动在班级德育活 动中的实践策略。 点评在《班级“微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课题中,研究目标表述明确,研究内容表述具体清晰,并且紧扣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1]严星林. 教师如何做研究:以表述课题研究为例[J]. 中国教师,2016,12:70-74. [2]徐万山. 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与撰写[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04:37-38. [3]林成生. 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J]. 青年教师,2011,12:60-62. [4]刘凤云,郑凤贵,张支燕,杨志华,贺莉. 《关于培养小学生“泛读”素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A].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6. [5]李德煌,阮秀华. 谈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1:77-79. 备注:本文部分观点参考海淀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严老师的PPT《如何做好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第四步:细致入微开题论证要解决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怎样进行研究?一般分为研究路径设计、研究方法选择、研究阶段划分、组织与经费保障四个方面,在开题报告里属于详写部分。 研究路径设计 研究的路径是我们对某一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或者角度。我们依据研究性质,规划出该课题研究遵循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开题报告概要摘选】路径表述:本 课题研究以“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估”为试验干预的主要实践内容,以学校领导力建设为切入点,运用参与式培训与教育实践改进行为来提升校长、学校 干部团队以及教师的领导力。借助专项课题推进的方式,集中关注学校诊断与评估、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学校愿景形成机制、学校发展性评价四个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的过程都存在着分析的过程,而分析的过程就需要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来支撑。通常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在表述上不能仅仅是研究方法的定义和概念,而要结合研究具体环节阐述如何运用何种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不同的课题往往会根据研究问题类型的差异,采用一种或几种不同 的研究方法。比如“小学学科学习策略实验研究”,很明显是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有可能用到“观察法”;而“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研 究”则需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 研究阶段划分 将研究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并分别说明和阶段的时间安排、主要研究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可以从时间维度划分,例如:课题论证开题、实施、中期、结题等阶段,注意明确阶段具体内容。 组织与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的组织保障是对课题研究团队和任务分担的安排。应写明课题组人员的构成及年龄、学历、职称、研究专长、研究经验等结构特点,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 课题研究的经费保障研究保障主要是写该课题研究所需的文献资料、设施设备、时间、制度、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及经费等条件和保障情况。
总结总之,在围绕“怎样进行研究”这一问题进行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第一,在设计研究框架时要力求完整、流程化。 第二,要细化框架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研究内容,力求深入和全面。 第三,形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进程,以及每一个进程的研究内容、方法、工具和设备、活动、预期收集的信息、预期阶段成果。 第五步:完美收官研究者除了要承担研究过程和得出研究结论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用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让更多的人共享这一成果,才能使研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所以在开题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通常会围绕着研究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来展开。该部分在整个开题报告属于略写部分。 研究预期成果可以写通过自己的研究是否能验证实验假设、自己提出的方法策略是否可行、评估体系是否可信等方面。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著作、论文、案例、工具量表、教材教具、光盘视频、经验总结等。 结束语看到这里,搞定开题报告五个步骤就到此结束。我们的分享将开题报告的写作过程化整为零的进行了分析、举例,其实真正的开题报告包含但不局限于这五个部分,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参考。参考文献:[1]林成生. 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J]. 青年教师,2011,12:60-62. [2]徐万山. 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与撰写[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04:37-38. [3]李德煌,阮秀华. 谈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撰写[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01:77-79.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图书馆 |
|
来自: 宸东pnpmsaf12b > 《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