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郫县德源易氏一支的易氏家谱和广安易氏一支的易氏家谱载:该两支易氏的始祖同为秀寔(实)公。德源易氏家谱由十三世祖易尚文录,后有增补,记至十七世;广安易氏家谱由X世祖XXX录,记至XX世,后有增补。 广安易氏家谱云:闻考我祖之宗氏系为太原籍贯,豫章(今江西省)其府,吉安(今吉安县)其县,吉水其乡(今吉水县),家于三都(镇)二水河之上,因姓以名其村焉。 广安和德源谱皆云:始祖【秀寔(实)公】于明洪武开基(公元1368年)迁入成都府东门内正街,后因乱移至成都城隍庙基地。传至七世祖孔赞公(字甫翌,号南虹)以进士第任湖广荆南道(今襄阳),因公清卓公平,遂为同事所嫉妒,加之朝纲不振,慨然辞官归梓里(故乡),转移至华阳中和门同乐街建公馆寓,时有简州(今简阳)知州门生张洪储建坊匾曰“南天师表”,后买史姓兵马府,自青石桥起至奉祠所止。甲申之变,献贼(张献忠)入川,族人离散(德源谱载八世祖中有四人为痒生死难。)。七世祖孔赞公名下有六子,甲申之变后,突遭离散,难以悉查,唯三子为谦公和四子为翀公支均存谱可查。 为谦公字子恭,祟祯举人。甲申之变避难长安城隍庙,资辅告竭,得孔赞公门生朱道台提携(提拔),以岁进士(岁贡)于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任广安州知州。任职期间,州境先后为张献忠、李自成、姚天劫、黄龙及明将甘良臣等部占领,移至宝城都(今渠县与广安交界处),不得已建业于刘家坝(后更名易家坝)(今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易家坝),卒后厝(停柩)安三才地(今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龙台寺李家岩),现有碑可考。为谦公名下三子,绪孔、希孔、顺孔。绪孔与希孔同移广安州荣禄乡杨家寨刘家坝石寨子居住;顺孔移广安州岳池安公桥居住。 为谦公弟六代世孙易先发于清朝从广安州(今广安市)迁緒定府(今达州市)石桥镇姚家坪易家大院,达州世序:一世祖易先发,二世祖易攀桂,易攀高,三世祖易慿春四世祖易世明,易世富,易世贵,易世,四大房,到2018年已经繁衍了11代,为谦公第17代,秀实公第23代。 为翀公字叔飞,崇祯元年戊辰科(公元1628年)以进士弟授河南汝宁府推官,后任成都招安知府。甲申之变脱难,更名守程,又名思成,清朝定鼎(建国)由川南归故居(华阳中和门同乐街),因故居险要退居郫县李村,后移至郫县德源镇大禹庙建业,其碑于19世纪50年代损毁。为翀公名下四子,嵸烈、嶶烈、徽烈、祖孔。嵸烈、嶶烈、徽烈均不可考,唯祖孔公一脉遗下一子肇羲公,住郫县德源镇大禹庙,嘉庆庚午科岁贡,任秀山县教谕。 据谱载,秀寔(实)公之系自寄籍以来,清白处世,诗礼传家。四世以前代采芹泮俱刘青于之选,五代之后感应高爵之职。五世祖仕俊公(字道克)为万历癸酉年简选进士;六世祖礼公(字后溪)四川选贡,任广西平乐县县令;六世祖禄公(字臬溪)明嘉靖年举人,任贵州户部主事;七世祖孔赞公(字甫翌)明万历乙卯科举人、丙辰科(明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进士(三甲225名),任湖广荆南道(今襄阳);八世祖为柱公明万历乙卯科举人;八世祖为谦公(字子恭)祟祯举人,于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任广安州知州;八世祖为翀公(字叔飞)崇祯元年戊辰科(公元1628年)进士,授河南汝宁府推官,后任成都招安知府;十世祖肇羲公(字世馨)嘉庆庚午科岁贡,任秀山县教谕。据《四川通志》卷三十六“选举”:易禄(六世祖)明嘉靖举人(华阳县人);易孔赞(七世祖)明万历举人(成都府人);易为柱(八世祖)明万历举人(成都府人)。《四川通志》卷三十四“选举”:易孔赞(七世祖)明万历丙辰科进士(成都府人)。据《广西通志》、《平乐县志》载:知县易礼(六世祖)四川选贡,明万历十八年任。据《郫县志》载:易为翀(八世祖)明进士;易为谦(八世祖)祟祯举人;易肇羲(十世祖)优贡,秀山县教谕。 四川郫县德源为翀公支字辈:“为孔(衍,烈)肇用悬,文登(于)思(周)怀太(成),云健(全)树洪。。。。。。”。 四川广安为谦公支字辈:恒升镇“为孔言元载,人攀慿(凭)世宗,长兴厚作则,万代颂前功”。 龙台“为孔言元载,人攀慿(凭)世(宗),(长)兴绍启宗良成,”。 达州“为孔言元载,先攀慿(凭)世宗,永言思大德,万代洪福同,瑞庆和光远,国家文正丰,孝友必祖,克保昭明通”。 守程公(易为翀)碑阴联 横批:顾墓兴思;右联:两朝文物遵诗礼;左联:一片贞珉动子孙。 爱夺甘棠 两任黄堂承世业,蒞政常怀三代绩; 再传青史振家声,归田犹击五花骢。 葛祖母(为翀公妻)墓对 横批:壼德流芳 育子心悬华表外,再世恩勤存血性; 抚孙名重洛城中,百年诗礼报慈航。 祖孔公墓对 横批:一线蕃衍 芹宫甫就凌云起;燕翼方新跨鹤飞。 肇羲公墓对 横批:一经遗训 两世单传安吉壤,四支蕃衍为馨香。 述怀饯行 ----易尚文 叔祖当年莅广安,身为民牧著鸿猷; 传闻似绩滋蕃衍,屈指方逾百六秋。 注:①安汉易大声嘉庆乙丑年仲秋至郫县德源大禹庙。 ②叔祖:为谦公,顺治四年为广安州刺史。 ③百六秋:顺治四年至嘉庆乙丑年一百六十六年。 癸卯欣逢 ----易尚文 迩来老弟走风尘,自锦官西问主人; 偶到蓬庐疑是梦,旋看族谱定成真。 宗盟一见即嘻嘻,煮茗何妨析扊扅; 闻道株连成险衅,百千画策苦寻思。 此番归去竟如何,相送良言不用多; 但得贤亲同益友,精详画策自无陂。 寄语宗支老幼亲,传家清白是高人; 相持尤重惟金玉,勿弃前人掌上珍。 风恬浪息自安然,货殖潜通任往还; 世态炎凉皆有主,相关何必憾穷年。 注:①易人铎兄与淡景华兄访林泉,过舍谈及宗支,应是吴一脉传,吾支祖乃江西吉安二水河人氏。 勉攀廷姪 ----易尚文 吾家青紫代流传,后辈于今少懋贤; 尔等精勤尊孔孟,余深想望越山川; 登云有路行非远,返日无戈志越坚。 《四川通志》卷三十六 选举 易 禄(六世祖)明嘉靖年举人(华阳县人); 易孔赞(七世祖)明万历年举人(成都府人); 易为柱(八世祖)明万历年举人(成都府人)。 《广西通志》、《平乐县志》载:知县易礼(六世祖)四川选贡,明万历十八年任。 《郫县志》载:易为翀(八世祖) 明进士; 易为谦(八世祖)祟祯举人; 易肇羲(十世祖)优贡,秀山县教谕。 --由四川川东易谦提供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