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古老图系方位遐想

 12345csdms 2021-04-30
原创 李世平 黔山半夏 2月13日

小学的常识课上,老师讲解过地图和地球仪的关系,当时似懂非懂,所幸这门课没有闭卷考试否则肯定不及格。

首版中文世界地图,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传入我国。从此,“给人灌输了一种世界的框架和模式,仿佛世界就是地图所表现的那个样子。”在人们的观念中,世界地图似乎就应顺经线“竖切”。

400多年后,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郝晓光先生,独辟蹊径,沿纬线“横切”,采用竖版世界地图来描述地球。这样,“克服了传统世界地图适合表达东西半球,而不适合表达南北半球地理关系之缺陷,颠覆了人们惯有之横向地图思维模式。(《中国国家地理》总编单之蔷语)”

竖版世界地图,是一种人文创造,让国人以新的角度看世界。同时,提供了一个哲学思考的素材。更主要的是,它在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6年,郝晓光依据自己的研究,提议修正北斗卫星的覆盖范围。原来的卫星分布计划,北边止于国界,东部则延伸至太平洋。其后,卫星分布的重心,由太平洋指向了北极。有关部门给他的证明中这样评价:“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为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当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眼前一亮。此事对于解读中华古老图系,为何与现代地图方位不同,有很大启发作用。

俗话说“医易同源”,中医的诸多基础理论,与河图、洛书、太极、先天、后天八卦等图,息息相关。笔者学医之初接触它们时,习惯按地图坐标方位,将书调转180度看。同时常琢磨,为什么这些图与现代地图相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一次偶然之事,灵光乍现,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1996年仲夏,我们一行五人,驱车至邻县办事。晚饭后,抄乡间小路回赶,汽车却中途抛锚。驾驶员乘过路车去寻求救援,其他人在原地等待。此处远离城市,无一点灯光。晴空万里,繁星灿烂;明月高悬,给万物镀上一层银色。草木芬芳中夹着稻香,沁人心脾。群蛙欢唱,百虫争鸣,漫野一片幽美的和声。诸友坐于草坡,闲聊一阵,逐渐无话。估计被幽静的环境感染,各自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躺在草坡上,放眼望去,满天星斗,我眼前浮现出一段话:“用你的指尖,去触摸天上的星辰。”这时,一颗流星划过长天,向地平线飞去。其轨迹令我顿有所悟。关于古老图系的方位,似应换一视角去解读。

因北极星终年在地平线之上,常显不隐,犹如不动,所有天体皆围绕其旋转。远古先民认为它是“天之最尊星”,故以之为坐标,观测整个星象。假设,观者是模拟从北极星上俯瞰地球,所见万物的方位,必然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当然,观看其他星球,不论认为自己是俯视或仰观,客观上,均是抬头仰望。

沿此思路推想,《道德经》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亦含“背北面南”方位之意。按中医阴阳学说,北面为阴,南方为阳;负阴指背朝北,抱阳为面向南。如非泛指,恐不会用“万物”二字。

明代王逵的《蠡海集》,对身处天外的视角,已有阐述:“天之色,苍苍然也,而前辈曰丹霄、曰绛霄;河汉,曰银河可也,而曰绛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于北极之南,故称之曰丹、曰绛,借南之色(红色)以为喻也。”用丹、绛之色,形容蓝色的天穹,将高悬的银河称为“绛河”,旨在说明,若从北极星上举目四望,一切都在观者南面。

《黄帝内经》说:至人能“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当指这种高度发散的思维模式,并非真能身游六合,视听八荒。

有人形容竖版世界地图:“仿佛一颗人造卫星……飞到了南极和北极的上空,向下俯瞰到了新的世界”。绘制竖版北半球世界地图的视角,就如同在北极星看地球,与远古先哲们,遥想从北极星上观测大地,不谋而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局部,无法综观,难免有盲人摸象的局限。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十一岁时,已知此理,并用诗记述了古人的这种辨证思维:“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蔽月山房》)”

“蜗角之争”的寓言,亦生动说明,参照背景不同,所见迥异。那两个经常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的国家,动辄死伤数万,获胜者追赶败兵,需要十五天方得返回。然其争战,却是在蜗牛两角间进行。从太空的角度俯瞰地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正是这般渺小吗?

当搞清几张古老图系方位之由来后,一些困惑亦迎刃而解。在其指导下形成的中医理论,适用于地球上所有地区,而不仅局限于中国及北半球。在南半球运用这些理论辨证施治,亦同于在中原大地、黄河流域。中医的临床实践及疗效,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

图片

    美丽的银河

图片

      郝晓光先生

图片

      竖版地图北半球

图片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位于澳门的塑像

图片

      西医,“是站在三维的角度来证明四维”。

图片     我们中医,“是站在高维来俯视三维呢!”

图片

      中医强调整体观

图片

   中医哲学观包含:整体观;辨证观。

图片

       《贵阳晚报》2020年11月14日 第8版 “文史博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