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昵称35641324 2021-04-30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西南部,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设县,已有1600多年的建制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本组图片拍摄于1917年清明节前后,真实记录了当年安县街头百姓的生活场面。为了更好地还原当时的街头景象,小编对图片进行了清晰和上色处理。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街头的背夫

一名背夫正坐在街头休息,身边的背架上捆着一只巨大的箱子。这种背架是当地背夫常用的工具,可以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运送大件的物品。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安县街头

略显狭窄的街边摆着一排小木桌,上面放着的白色物品是盐巴。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称盐

这里出售的食盐多为井盐。成都平原主要产井盐,在一座东汉墓葬出土的墓砖上,就画有两汉时期这一地区井盐生产的全过程。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肉摊

一处肉铺前围满了前来割肉和看热闹的人。清朝已经结束五年了,依旧能够见到留着长辫子的男子。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街头的行人

画面里是身份各异的三名男子,有撑着桐油伞的行路人,也有挑着柴草的农夫,还有一名是穿着制服的邮差。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安县青年男子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安县中年男子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安县老年男子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戴着斗篷的行脚人

上面四张照片使用了同一个背景,是在摄影师的安排下摆拍的,从最后一张图可知原来旁边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卖祭品的小贩

清明节前夕,安县街头出现了出售祭祀用品的小摊,一名男子正在购买纸银。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城隍庙

安县城隍庙里的神龛,里面端坐着城隍的造像。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祭城隍

城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灵,唐代时,祭祀城隍的做法就已相当流行。这张照片原标注告诉我们这是一位主持祭祀活动的祭司。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参加祭祀仪式的男孩子

在过去,每年的清明节、 七月望日和十月朔日时,人们都要前往城隍庙致祭。图中的这些孩子都化了妆,正打着旗子前往祭祀现场。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祭司和男孩们

虽然图片的原注说照片中的成年男子是一位祭司,但小编感觉更像在扮演厉鬼的角色。明清时期,很多地方都有迎城隍祭厉坛的风俗。传说中厉鬼喜欢祸害百姓,所以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在清明这一天设坛祭祀,以求免灾。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焚烧纸钱

清明时节,安县百姓会在家门口摆上祭祀用品,并烧纸祭奠先人。可以看到地面上画着烧纸的圆圈。有些地方还会在西北角要留个缺口,方便下面的亲人进来拿钱。

民国彩色绵阳:1917年,清明时节的安县(今安州区)的街头

葬礼的宴席

街边的一户人家正在办丧事,从门口挂着的挽联可知逝者是一位女性 。有人可能对这种在葬礼上的吃喝很不解,其实原因很简单,逝者的家人对前来吊唁和帮忙的亲朋好友是不能慢待的,而设席摆宴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