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幅双面绣 绣出“最美”乡愁

 苏迷 2021-04-30
《苏州日报》2021年04月28日 T08版

  □苏报驻高新区首席记者 刘晓平

  最近,关于苏绣的好消息接二连三。

  4月24日,在南京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航天日”主会场开幕式上,苏州高新区镇湖绣娘陈英华的星空系列作品闪亮“中国航天日”主题展区,陈英华还获得了“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特别奖。而在此前不久,在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中,来自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的绣二代张雪,以创意作品——团扇《凤凰于飞》再一次让苏绣赢得了声声赞誉。

  传统文化是最美的乡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留住最美乡愁,作为国家级非遗——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一直致力于助推苏绣产业持续发展,助力传统工艺突破创新保护和传承传统,成绩斐然。与此同时,为让乡愁更有味道,辖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这幅双面绣绣出文化和生态的最美乡愁。

  打造苏绣小镇打卡地

  2021首届中国苏州工艺双年展将在9月举行

  2020年,苏绣再一次以璀璨的光芒赢得了国内乃至国际的关注。

  苏绣小镇入选“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名单,跻身全国特色小镇50强;绣品街获评第五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对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苏绣文创产品,发布苏绣鉴赏之旅、苏绣体验之旅两条特色旅游路线,赢得广泛好评。

  “苏绣小镇要专门好好打造,成为旅游打卡地,要加强品牌运作,引育优秀人才,不断推进苏作工艺传承与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根据市、区领导对苏绣发展的要求,今年,镇湖提出了“围绕苏绣产业,在平台、人才、品牌、生态、文旅融合等方面,大力推进苏绣全产业链发展。”

  优化苏绣人才培养方面,进一步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搭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打响苏绣文化品牌。有效发挥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新集等集聚带动效应,做好进博会期间苏绣旅游专场推介、苏绣艺术品展览等工作,打造中国刺绣艺术之乡。推动苏绣产业发展。依托苏绣检测分中心、行业协会等载体平台,更好地提高苏绣产品质量和生产制作管理水平,促进苏绣国家标准落地与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庆祝之际,为突出精品化、品牌化,镇湖将全力做好“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的创作和相关红色主题作品的展览,增强镇湖苏绣的文化基因。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为苏州高新区“日资高地”再刷苏绣文化热度,首届中国苏州工艺双年展暨第十三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将在今年9月举行。据悉,该活动将秉承国际对话、技艺双馨、当代创造宗旨,聚焦“中国刺绣传统技艺与当代表达”和“刺绣国际化发展路径”,与国际艺术展览规制同步,在举办十三届中国刺绣艺术节的基础上,扩充到更广阔的工艺领域,囊括编织技艺、雕刻印技艺、构造技艺等技术方法,追求作品艺术创作形式的前瞻性、工艺手法的智巧性、展示手段的科技性,以此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和高艺术水准的双年展。

  据了解,双年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除苏绣大师与当代艺术家一对一组合创作苏绣作品外,接下来还将邀请国际艺术家入驻镇湖,结合各国的传统工艺与苏州的手艺人合作,进行国际间的文化融合,形成多种工艺文化的对话。同时,双年展还将邀请国美、央美、清华美院等专业院校学生在镇湖开展刺绣探索创作,为苏绣注入新鲜元素。所有创作作品都将在双年展中悉数亮相。“这将是一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精神的艺术盛会。”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四个村获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

  乡愁因文化而浓,乡村因特色而美。

  美丽的田园风光,干净整洁的街道,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居,孩子们相互追逐嬉戏……走进度假区(镇湖街道),一个个特色乡村,正以全新活力,激发起浓郁的乡愁自信。

  马山村就是其中之一。马山村村民傍湖而居,倚山而卧,世代浸润着历史悠久的渔文化和茶文化。为了留住村庄的乡愁,凸显湖村特色,马山村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特别设计了“舍得”老茶馆,茶馆由村内的一处老房子改造而成,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斑驳的墙面和旧时的木质门窗,屋内摆放着村民们主动从家里搬来的八仙桌、长板凳、煤炉等老物件。这里不仅是茶文化展示馆,也是村里老人聚会碰头常来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在谈天说地中,让乡愁延续接力。

  打造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在度假区(镇湖街道),秀岸、西京、西村、太湖四个村已获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村,镇湖街道获评2020年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街道)。庄郎、市干桥、乌泾浜和青石皮桥4个自然村获评市级三星级康居村,东石帆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太湖湿地·净园共享农庄顺利通过验收。

  145亩水稻田、300亩茶园进入生产环节有机认证期。镇湖黄桃在苏州市地产优质果品品鉴评优活动中斩获三金四银,贡山岛春日采茶游获评全省首批、苏州市唯一精品茶旅线路。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10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全域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工作,退出率高达96.4%。农村“三资”监管持续推进。

  促进乡村颜值更加靓丽,下一步目标已经明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规模范围合理、主导产业清晰、全域产业推进”的布局,充分对接南京农业大学优势资源,高标准建好马山有机农业园,集优发展镇湖果品等农业产业。同时,争取设立省和市级示范点,加强专项课题申报,打造高品质绿色农业品牌。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巩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街道)成果,加快完成米泗市级特色田园乡村等创建任务,高标准做好污水管网、道路桥梁、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提升改造,“我们要着力打造的乡村振兴新标杆。”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建龙说。

  热门打卡地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是苏州首家也是唯一集国家级湿地公园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一身的生态景区。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规划设计了湿地渔业体验区、湿地展示区、湿地生态栖息地、湿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湿地生态科教基地、原生湿地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公园重点引进了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如黑天鹅、梅花鹿等,并在园内开辟果林种植区。2011年又陆续推出世博苏州新馆、太湖春天湖景餐厅、湖滨浴场、大熊猫科普馆等旅游新项目。

  中国刺绣艺术馆

  中国刺绣艺术馆占地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设有绣史馆、名人馆,工艺馆、精品馆及特展厅,分别展陈了刺绣珍贵文物和当代织绣大师的典藏珍品,是国内规模最大,集刺绣技艺研发、学术交流、展示评比及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性刺绣展馆。馆内粉墙黛瓦,亭台楼阁,廊桥水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徜徉在中国刺绣艺术馆内,游客仿佛步入了2000多年来刺绣文明的艺术殿堂,感受妙手天工,锦绣丝路。

  杵山生态公园

  杵山生态公园位于太湖大堤西侧,集生态环保湿地、娱乐休闲旅游、国际专业垂钓等功能于一体,是环太湖沿线别具特色的生态型主题公园,也是长三角地区最专业的垂钓乐园。公园重点打造了“一带四区”,即大堤景观带、专业垂钓区、会员垂钓区、公众垂钓区、湿地观光区。其中,公众垂钓区建设了公众垂钓塘、儿童垂钓塘、野钓塘等,还配备了垂钓服务区、管理用房等服务设施。湿地观光区打造了全长614米,宽3米的空中栈道,以镇湖刺绣艺术为灵感,形态蜿蜒多姿,为游客亲近太湖提供了绝佳的新视角。

  马山游客咨询服务中心

  马山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以太湖、生态、绿色、时尚为主题,坐拥太湖25公里沿岸景观,为高新区太湖沿岸景观第一站。项目由英国BDP公司负责方案设计,以蜻蜓点水为设计理念,建筑主体采用全钢结构、全玻璃幕墙形式,屋顶采用世界先进的双层铝镁板配合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凸显建筑整体大气美观。马山游客中心也是苏州高新区第一个绿色三星建筑。

  新集文创旗舰店

  新集文创旗舰店位于镇湖街道绣品街与西华路交叉路口,集苏绣、文创、展览、书店、咖啡、农产品及生活美学为一体的跨界新零售复合业态,不管你是不是艺术爱好者都能在这找到美学生活之乐。

  新集文创旗舰店以“绣山水”为设计理念,将整个空间布局分为临展区、主题活动区、文创农产品及生活美学用品展示区三大块区域,完全契合了新集“创新文创的集合”之意。以此为基础,旗舰店定位为“绣”“萃”“艺”“食”四大主题,从眼耳口鼻舌身意全方位体验一回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非遗生活方式。

  贡山岛

  贡山岛是太湖东北部水域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屿,有大小贡山两座岛组成。大贡山是太湖东北部水域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屿,东北部为小贡山,与小贡山合称贡山。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自然美丽的太湖岛屿风光,还能够体验丰富多彩的岛屿休闲活动,是假日休闲的最佳去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