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木讲历史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骁勇善战,终成文豪!

 江山携手 2021-04-30
南宋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时局动荡。往往乱世出英豪,南宋时期就涌现出了不少有勇有谋的著名将领。辛弃疾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南宋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与他所写的豪放词,一起名垂千史,感动了无数后人。
靖康之难后,金人侵占了中原大部分地区。辛弃疾的祖父辛赞被族人所拖累,没能够跟随旧主南下,无奈之下,只能在金人的朝廷入朝为官。辛弃疾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了,所以他始终跟随在祖父身边长大。但祖父辛赞一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无时不刻牵挂着南下的宋室,经常和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在祖父的影响下,辛弃疾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报仇雪恨,干一番大事业。辛弃疾自幼热衷于读书和习武,他对古人排兵布阵的计谋非常感兴趣,废寝忘食地研习古人的兵书典籍。据说,辛弃疾天生就是红脸青眼,长相吓人,体格却健壮如牛。但常年研习武功,专研兵书,使得辛弃疾反倒生出一股侠义之气,令人心生敬佩之感。
公元1161年,大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带领六十万兵马,分成四路南侵宋朝。身处大金治下的汉人们,对金人的残暴统治不满,奋起反抗。而这支反抗队伍中,就有年仅22岁的辛弃疾。当时,他已经组织起一条2000多人的队伍,毅然投奔了耿京率领的起义军。辛弃疾在军中担任掌书记,负责管理文书与帅印。
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年时间,与辛弃疾一起加入起义军的拜把子兄弟义端和尚,不守清规,妄图享受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偷偷盗走了辛弃疾负责保管的帅印,私自逃到金营邀功领赏。耿京发现帅印丢失后勃然大怒,想要把辛弃疾抓住问罪。辛弃疾羞愧难当,当即撂下狠话:如果不把叛徒杀死,夺回帅印,他就以死谢罪。辛弃疾带领军中的一支小队,埋伏在前往金营的必经之路,很快就等来了义端和尚。辛弃疾挥刀,将义端砍下马来,见状,和尚吓得跪地求饶,但嫉恶如仇的辛弃疾丝毫不念旧情,大义灭亲,将义端杀死,夺回帅印,向耿京复命。经过这件事情,耿京对辛弃疾刮目相看,更加重用他了。
公元1162年,辛弃疾代表义军,处理完与南宋朝廷联络的事情,返回途中,就得知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几十万大军四处溃散的消息。辛弃疾临危不乱,火速联系自己从前的老部下50余人,寻找叛徒张安国。辛弃疾他们快马加鞭赶到济州府,当晚张安国正在府里宴请宾朋,辛弃疾带领手下闯进府中,将喝得醉醺醺的张安国绑上马,然后疾驰而去。等到他们走远,守门的士兵这才回过神来。辛弃疾这番壮举,震惊南宋朝野内外,即便是皇帝,听到了也忍不住啧啧称赞。这可称得上辛弃疾戎马生涯中最富有英雄主义的一笔了。
南归之后,辛弃疾的一腔报国热忱更是高涨,虽然位卑言轻,但他依然多次向皇帝进谏,提出不少对抗大金的谋略。可惜的是,当权者软弱无能,不善于听取意见,最终辛弃疾的努力全盘付诸东流。嘉泰年间,宰相韩侂胄急功近利,急于对大金开战。但辛弃疾觉得,南宋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向大金开战的时机尚未成熟。政见的不合,导致辛弃疾遭到弹劾被贬。在南宋向大金开战后,果然如辛弃疾所料,南宋一败涂地,只能向大金求和。辛弃疾忧虑激愤,最后只能抱憾而亡。
辛弃疾为国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希望早日光复祖国的大好河山,然而终其一生,也没办法实现这个宏愿。国家不幸诗家幸,辛弃疾将报国无门的憾恨写进词中,最终成为一代文豪,开创一代豪放派词风,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更有“词中之龙”的美誉。辛弃疾的文学造诣极高,他是两宋词坛流传存世作品至今数量最多的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正因为他是辛弃疾,才有这样的才情,才有这一腔的爱国热情与郁郁不得志的愤懑。辛弃疾的一生以收复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志向,但是却因为功勋显著而受人排挤,他只能将满腔的热血和对国家存亡、民族命运的关怀与忧虑,将历史与现实的错综复杂相互激荡碰撞,统统融入他笔下的词作中。虽然壮志未酬,但辛弃疾却用文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