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集、生火、打绳结?这和我脑补的BC露营不太一样!

 户外探险杂志 2021-04-30


孤独,是走进自然的第二步。

第一步,先抛下孤独。

应该是「野有趣」勾起了我对「孤独」的瘾,

这是一次关于BC(全称:Bushcraft丛林技能)的露营活动。

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骨子里还留着人类古老的野性记忆;

陌生是摆脱城市惯性后面对野外时的水土不服。

然而,

什么是BC?

我需要哪些装备?

脑袋里开始有了一份关于它的地图画像。

 Bushcraft 脑补地图 


 带着对BC的好奇和「孤独」的瘾

 一个人走进了「野有趣」露营地。 

每个人的装备,都是融入自然的独特方式。

叮叮咚咚的扎营声,

说明有人比我先到了现场。

放下自己的装备,

去看看玩BC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一副黄色的手套敲着地钉,

这个人不怎么说话。

正好我也不想被打扰,

彼此之间有种享受「孤独」的默契。

正是这份孤独,

让角落里一把三角凳格外明显。

三条凳子腿是自己锯出来的木头,

这应该是每个BC人都会做的。

我好奇的却是那块做凳子面的布:

枯树叶的褐色、

光影下某个角度毛毛亮、

像块粗糙的皮子却没有纹路。

问过后才知道,

他是位植物染色匠人,

这块布用柿子的汁液染色后,

为了结实和轻度防水,

在上面还铺垫了一层蜂蜡。

他的装备不多,

对他的记忆更多的是

头上蓝染的帽子、

脚下靛蓝色的鞋、

和那把柿漆染色的小凳子。

它们都是植物染色的艺术品,

独一无二。

所以,

「把自然的颜色还给自然」或许是他想要融入大自然的独特方式。

嘿!

那个波兰军帐,飒!

哇!还有!

奔尼帽、

挪威军包、

赫利肯水壶包、

瑞典军用不锈钢饭盒、

每一样都是军品。

这些装备的主人是一位摄影师,

人称双木老师。

这个场景瞬间有种战地记者身处战壕般的错觉。

回过神才发现,

原来「和平」曾经得来不易。

「还原记忆里的影像」是不是他想要融入自然的方式呢?

睡吊床就像是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

腰应该是不会痛的,

但你要先克服掉下来的恐惧,

学会翻身。

这是屋主禹宇老师睡吊床的一些有趣感悟。

和吊床一样,

他的其他装备也都被吊在半空中,

或者直接挂在了树上。

原来,

那是为了远离潮湿和雨水。

经常在南方玩BC的人,

确实对「保持干燥」有着无奈的向往。

用自己的技能,
「理智的做个原始人」才是与自然长久相处之道呀。

亚历山大是位京腔儿极其到位的俄罗斯老大哥,

一脸络腮胡也没能挡住他对待大自然的那份细腻。

用粗细不同的树枝搭出的小桌子,

虽然粗拙,

却是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放在铁锅旁边的那捆粗细均匀的木材,

应该是在搭建中需要用到的材料。

这两处小小的画面真让人感动,

即使是枯死的树木枝杈,

它们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能量。

BC人常会选择它们作为柴火或搭建材料。

这样有节制的获取,

或许是对自然最好的感恩方式。

所以,

「物尽其用」,是这位BC人与自然连接的方式吧。

「装备」是帮助人类更好融入自然的工具。我们选择的每一件,都是基于个人身体的独特感受。其实,「装备」就是「自我需求」的延长线,它并不是用来征服自然的动机,而是人类想要与大自然平等共处的渴望。

物以类聚,人以「火」分。

火,

可以取暖。

火,

去温热食物。

火,

聚起了一群人。

火,

赶走孤独。

物以类聚,

人以「火」分。

天黑了,

BC人自然而然被不同的火焰吸引在一起。

现场大致看到了三种火:

火坑里的火、

火台里的火、

火炉里的火。

每种「火」都带着自己的使命,

找到同类人,

治疗他们的孤独。

有烟火的地方,才是人间。

“为技能做加法,给装备做减法。”

玩BC的人,

大多是孤独的。

只怪他们拥有太多技能,

没有时间和「孤独」以外的世界打交道。

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常常通过携带各种各样的「装备」来弥补,

“你知道的越多,

携带的就越少。”

所以,

“为技能做加法,
给装备做减法。”

才是BC最有魅力的内核。

如果问我想要学习的第一个BC技能是什么?

我选择,「孤独」。

用孤独的方式,

去观察这些孤独的丛林手艺人,

你会发现,

他们的世界并不孤独!

初探BC,我找到了孤独。

第一次走进Bushcraft,

看到了玩家们的装备,

也看到了他们延伸出来的「自我需求」。

那么,我呢?

为什么走进自然,

又准备用怎样的方式融入自然?

转身,

钻进了自己的帐篷。

透过小小的天幕,

看外面的景色。

原来,

走进自然,

我只是需要门边一株驱赶蚊虫的艾草、

对面一棵开了花的玉兰树、

和远离人群的孤独感。

 你呢?会带上什么「装备」走进自然?

在这次「野有趣」BC露营活动上,

还认识位特殊的朋友,

大家亲切称它「小犀牛」。

如果有更多关于 Bushcraft 的问题和交流,

可以加它微信,

「小犀牛」将带你走进BC人的丛林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