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看重安全感的人,我劝你别看这篇文章

 蘑菇心理学 2021-04-30

【 蘑菇心理  第1821天 】

  

文 | 实用菌

 01 

之前有个失恋的姑娘找到我,说分手原因是男友嫌她太没安全感,总想控制对方。

伴侣没有及时回信息,她会坐立不安,夺命连环call;

还私自替对方“清理”微信好友列表;

伴侣表现的稍显冷淡,就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

好像现在的情侣,都希望在感情中获取安全感,扪心自问,安全感是生活的刚需吗?

实用菌觉得:带着不安全感,依然可以过好这一生

以下的不安全感测试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指数。

用“是”或“否”来回答问题:

统计下来,你选择“是”的数量为           

A

在1至5个之间

B

在6至10个之间

C

超过10个

(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

 02 

不论你的不安全感指数在哪一级,都不需要太焦虑。

真正妨碍我们生活的并不是不安全感本身,而是我们怎么看待它

没有安全感可能恰好说明你很喜欢对方

试想,如果跟一个没有那么喜欢的人在一起(可能只是因为权衡利弊在一起),注意力就不可能都放在他身上,而他专不专一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是不安全感一直在提醒我们:你还是很爱ta。

人们都想追求感情中的安全感,恰恰反映了不安全感才是常态。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

“感情中所谓的安全感就是,无论我怎么吵闹作,你一直都在,不会离开。”

实用菌想说,其实类似这种想法,能给到我们的是一种被治愈的情绪

是把爱情当作避风港的感觉,会让我们瞬间安全感爆棚。

而这种快感,是一种短暂地情绪满足,它是源于多巴胺的快速分泌。

打个比方来说,

幻想一下自己中了500w,甚至怎么花都规划好了,体验是很爽很梦幻,可多巴胺褪去后,理智的大脑立刻提醒我们:

醒醒吧,这只是做梦。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会一直无条件的包容我们,哪怕是我们的父母,也很难做到。

过于追求安全感的两个人,很容易陷入怪圈,在精神或物质上,对伴侣的要求和期望过高。

都想成为关系里的既得利益者,指望对方成为自己的避风港。

现实是:都想避风,谁当港啊,等发现问题时,已经很难挽回。

 03 

美籍作家蔡美儿曾说:

“人们不是被一种不安全感驱使,而是被一种错误的安全感驱使。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安全感,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把克制力抛在了脑后。”

盲目地在感情中追求安全感,追求短暂地情绪满足,会把我们胃口越喂越大。

而接纳那些不可避免的不安全感,正是在培养我们的克制力,即我们常说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延迟满足”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不安全感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些许的不适感。

比如:“手机没电的时候” “出门没带耳机”“包里没装纸” “要去陌生的城市”“要见陌生的人”。

这些生活中的不安,我们每天不都在从容克服吗?

因为我们能看到这些小小难题背后的目标与收获:

忘带东西的不安,提醒我们下次一定会记得;

陌生的远方和人,会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和结交有趣的朋友。

在一段感情中保持延迟满足的克制力,能收获一段长久稳固的关系,和一个更好的自己

 04 

心理学家说:

“不安全感是一种短暂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慢性疾病。它有时可能会折磨我们,但它不会永远定义我们。”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直视它,学会处理它。


想要学会和不安全感和谐共处,首先得知道它的底层逻辑。

试想一下,什么时候你感到十分安全,是不是在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候?

那相反,当你感到些许自卑时,也是不安全感的底层来源。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详细的向我们解释了自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一种心理平衡被打破的状态

在自卑状态下去做到“延迟满足”是很难的。

但实用菌也有办法帮到你。

Step1:定个长期目标。如:未来5年甚至更久,我想和伴侣保持恋爱关系。

Step2:身旁时刻带支笔。既然要通过延迟满足去克服不安全感,意味着我们不能被突如其来的自卑情绪左右。而动笔书写当下的心情和既定的长远目标,是把我们迅速拉回理性,平复情绪的有效手段。

你学废(hui)了吗?

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来看。不安全感尽管让人不舒服,但它的存在却是必要的。

而人们所追求的安全感虽然能让人踏实,但也容易让人丧失危机意识。

生活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充满各种偶然和意外。

也正因如此,才值得我们经历。

交往说明书 | 走出低谷 | 接吻冷知识 
幸福秘籍 | 情欲诱惑 | 羞耻感 
失控 | 感情误区 | 思考病 

点击名片,了解我的好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