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枣庄历史上的今天 4月8日 1953年滕县酿酒公司更名为地方国营山东省滕县酿酒厂,成为枣庄地区第一个国营酿酒厂。 1961年滕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2日结束。参加会议代表439人,列席代表149人。大会决定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争取在短时间内战胜自然灾害。落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
苏鲁豫皖特委,曾被刘少奇成为“白区斗争的一面旗帜”。 在李立三、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工作几乎损失殆尽,苏区力量损失严重,苏鲁豫皖各 省党的组织迭遭破坏,枣庄、徐州的党组织也受到严重损失。 郭子化来到枣庄后,与丛衍瑞、张光中和丛林、郭致远等人经过艰苦的工作,主动担负起苏鲁豫皖边区 20 多个县党组织的建立和恢复工作,建立秘密革命武装和开展武装斗争,成为华东地区白区斗争的一面旗帜。 先后恢复建立了以下组织: 1933 年 6 月,中共枣庄矿区工委改建为枣庄矿区党 委,郭子化兼任书记,委员有梁允才、王明增、傅宝兴、陶洪瀛、褚雅青等。同月,中共峄县县委在枣庄建立,郭子化任书记,丛林任宣传委员,陈二友任组织委员,并着手在峄县农村开展工作。 1935 年2 月成立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选举郭子化为临时特委书记,负责全面工 作和与边区各县党组织的联系,进行恢复发展党的工作;丛衍瑞为组织委员,负责以台儿庄为中心,开展微山湖以东地区党 的工作;张光中为宣传委员,负责以沛县为重点的湖西地区工作的开展;丛林为特委秘书,肖平为武装队长,并把“同春堂” 药店作为临时特委机关。 1935 年6 月,中共大北庄支部成立,陈继全任支部书记, 姚洪义任组织委员,郭致远任宣传委员。 在这之后,临时特委先后在许多村庄建立了党的组织:信行庄党支部,沈学仁任书记;侯家庄党支部,李焕成 任书记;大炉党支部,万国华任书记;沙家店党支部,周荣太 任书记;王家庄党支部,杨进美任书记;埠阳党支部,刘清如任书记;齐家峪党支部,霍玉成任书记;南庄党支部,李明法任书记;兴明庄党支部,王福田任书记;滕县徐庄党支部,陈永元任书记;南泉党支部,刘炳文任书记。 1936 年 6 月建立了高桥镇党支部,葛成俊、秦继友先后任书记;9 月建立了中共高桥区委,沈廷信任书记,葛成俊、秦继友等任委员;1937 年 2 月,成立高桥党总支,葛成俊任书记。1936 年夏,特委决定建立中共临沂中心县委,负责开展临、滕、费、峄山区党 的工作,任命李韶九为书记。临时特委继“同春堂”药店后, 又相继在大北庄建立了“天德堂”药店,高桥建立了“广德堂” 药店,徐庄建立了“元德堂”药店,北辛建立了“乾德堂”药 店。这些药店既是苏鲁边区临时特委地下组织开展革命工作的 基地,又是边区地下党员往来联络的落脚点,在掩护党员开展 活动、扩大地下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斗争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抱犊崮山区党的工作的开展,既为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 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后来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成立后,派邱焕文到峄南新闸子、黄邱套、 郝家湖、石头楼、阴平、曹马、棠阴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建立恢复党组织;派张光中、丛林、陶洪瀛到峄县西部农村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先后在大小吕巷、武穴、香城建立了党支部,分别由陶洪瀛、杨培芝任支部书记;派褚雅青到滕县南部的张阿、郗山、沙沟一带开展党的工作,建立了沙沟党支部,继之,张阿、郗山、香城等地也建立了党支部。 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立足枣庄,不断向周边地区发展扩大。1935 年 5月, 郭子化到沛县巡视工作,在宋庄重建了中共沛县县委,张光中兼任县委书记、组织委员,王润生任县委副书记,李公俭任军事委员。县委建立后,以宋庄为中心,先后恢复建立了西区、 大北区、中心区、东南区四个区委。特委指定沛县县委负责丰县、萧县、铜山等县的党组织恢复和整顿工作。至 1936 年 6 月,沛县已发展近 200 名党员,并领导群众开展了武装斗争。1935 年秋,丰县的党员赵万庆出狱后,与史为功、路光前一 起,奔走丰县三、四区,进行党组织的恢复工作。同年,萧、 铜一带恢复了路套区的党组织,建立了区委,路继先任书记。 郭子化派丛林去河南永城与党员刘屏江、李兰轩取得了联系,恢复了党组织。派郭致 远去邳县、安徽灵璧开展工作,与泗县的党员许宝庭等取得了联系,让其恢复当地党组织。到 1936 年,中共苏鲁边区临时 特委的活动范围已由枣庄矿区,扩展到了苏鲁豫皖边区的沛、 峄、费、泗、丰、萧、邳、灵璧、永城、临沂、铜北等十几个 县。各地党的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1936年年底,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改称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临时特委。 微游枣庄 编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