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挥官的责任(下)

 不沉俾斯麦 2021-05-01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原刊载于光人社NF文库「艦長たちの太平洋戦争」全文略有删节,仅为学习交流之用,不代表译者认同其原文观点。

Image

解说:横山一郎是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十六日从“球磨”号舰长的岗位上退下来的。而在短短的五个月以后,也就是昭和十九年的一月十一日,“球磨”便在槟榔屿(Penang Island)外海训练时,被英国潜艇(HMS Tally-Ho P317)发射的鱼雷命中,沉没了。

横山一郎:来接替我舰长职务的这个杉野修一大佐呢,他就是日俄战争时期,因旅顺港闭塞作战而名闻于世的广濑(武夫)中佐当时前去营救的,那个杉野兵曹长的长子。在昭南(注:新加坡)即将离开军舰的前一天晚上,副长井村中佐来到了舰长室,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是代表全舰官兵一致的愿望来找您的,因为横山舰长您的运气特别好,所以大家都希望在新舰长到了之后还能借您的光,想让您在返回槟榔屿的这段路上继续留在舰上,等到了槟榔屿在离舰。”

我听后呢,虽然感到着实有些为难,但还是对他的请求做出了如下的答复:

“如果是大家一致的愿望的话我本人是非常愿意采纳的。不过,既然已经决定由新舰长来负责指挥,那么即便是我在旁边也不便于开口发表意见,另外有我在的话,也会对新舰长接下来的工作带来干扰。虽然我很理解大家的意愿,但是我认为让新舰长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指挥作战更为重要,所以等交接工作一结束,我就会马上离开”。

从中可以看出,原来从那个时候起,在包括副长在内的全体舰员的心中,可能就已经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了吧。

在我担任舰长的时候,经常告诫值更官,如果一旦观察到了自己一时拿不准的可疑目标,不能就那么傻傻地看着等看清楚明白了再行动。一定要当机立断,立即转舵,调整舰的姿态把可疑目标甩到侧后方去,然后便可以熟视无睹不用管了。这样一来就算万一可疑目标发射了鱼雷,也一定可以回避掉。

可是,后来我听说,“球磨”号在槟榔屿沉没的时候,当班的值更官把我的这些话都丢到脑后去了,因为发现了一根水中竖立起来的竹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想看个究竟,结果就在他想搞清楚目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将潜望镜伪装成竹竿的英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就把“球磨”号给击沉了—。

Image

Image

Image

击沉球磨的英国T型大型巡逻潜艇Tally-Ho号

解说:一月十一日当天,“球磨”号轻巡洋舰作为第五一一、和第七三二海军航空队实施鱼雷攻击实弹训练的目标舰,与“浦波”号驱逐舰一道由槟榔屿出港后,便开始以“之”字形运动的方式向预定的训练海域方向前进。于此同时在上空还有零式水上侦察机和陆上攻击机各一架,负责反潜警戒。

上午十一时四十五分,当“球磨”号抵达槟榔屿外海约十七海里的位置上时,在右舷前方发现了类似竹竿状的漂浮物。

正当值更军官尚在确认这是否为敌方潜望镜的时候,只听位于舰桥后部的了望员大声报告:

“右八十五度、一千三百米、雷迹!”。

于是,当即下令“左满舵”。

当时,敌潜艇发射的鱼雷共计有三条。其中,有两条命中了“球磨”号的右舷后部。虽然在中雷后就迅速下达了“封舱堵漏”的损管命令,但此时舰体已经右倾十三度,整个后甲板都已经没入到了水面以下。尽管随后又接连采取了“抛弃右舷重油、左舷注水”以及“后部弹药库注水”等多项措施,然而,随着两舷主机的熄火,失去电力以及舵机的故障等原因,“球磨”还是迅速失去了航行的能力。虽然在中雷七分钟左右,倾斜至二十五度时,局面曾一度得到了控制,舰体停止了继续倾斜的趋势,然而随着搭载在舰体后部的深水炸弹发生了诱爆,又导致舰体受损程度进一步加剧,最终“球磨”号于上午十一时五十七分,舰体翻转倾覆,从尾部开始沉入大海。

此时,虽然有包括舰长杉野修一大佐在内的部分生存者被“浦波”号驱逐舰搭救了上来,然而,仍然有一百三十八名舰员与“球磨”号一同沉入了大海。

Image

Image

出于防空反潜的需要,球磨号轻巡洋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采用了迷彩涂装。

偷袭珍珠港,愚蠢至极

解说:战争爆发时身在美国的横山一郎,应当说,是当时极少数能够以客观的眼光,去审视太平洋战争的日本人。据说,他于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返回到本土时,就对日本国内看待战争的态度产生了疑问。

横山一郎:当时回到国内给我的感受是,无论日本海军也好还是日本国民也好,他们到底有没有置于死地而后生、豁出命去与美国决一死战,将战争进行下去的意识和决心?。反而是美国相较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更为认真,已经正式进入了战时总动员的体制。特别是日本海军的态度我觉得尤为过分。明明在中途岛已经经历过了一场大败,然而却依然留有战争初期连战连捷时成功的余韵,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我个人最不满意的一点是,“大东亚战争”这个称呼方法。所谓的建设大东亚共荣圈,那应该是战争胜利以后再去考虑的事情,日本现阶段首先,为了自存自卫,应当拼尽全力去以打仗为第一要务。然后战争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击败美国,所以这场战争应该叫做“太平洋战争”才对。

也就是说,日本应当集中全力,围绕着如何在太平洋上打胜仗而战,像中国呀,缅甸呀,印度呀,这些地方,都应该果断放弃。日本应该将日美战争彻底进行到底,而美国以外的国家不过是第二、第三、第四目标而已。英国呢,虽然说由于英美利益不可分割的缘故,因此也与美国一道被列入了第一目标之内,但我认为不应当主动与英国为敌,把击败英国也列入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我想,作战目标主次不清,导致本就有限的力量,被进一步稀释,应当是日本在战争中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说:基于上述观点,关于当时日本海军所采取的作战方针,横山一郎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横山一郎:对于日本而言,最糟糕的一点,就是错误的进行了一场,从一开始就以飞机为主角的战争。而大量生产飞机并不是日本所擅长的,这一点反而是美国更占据优势。因此,山本五十六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针对夏威夷珍珠港的作战行动,虽然表面风光看起来好像还不错,但如果考虑后续的连锁反应的话,实质上是愚蠢到了极点的行为。

因为日本长久以来一直奉行的都是大舰巨炮主义,所以必须打那种可以用得上大舰巨炮的仗才行。在珍珠港虽然用飞机打沉了敌人的军舰,但是因为水浅都是坐沉。日后还可以重新打捞起来进行修复。结果,到头来等于还是白忙活了一场。

Image

Image

Image

被大肆吹嘘的战果,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值得怀疑,对此横山一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因为日本的主力舰保有数量,受条约限制仅为美国的六成,航母和巡洋舰之类舰艇的建造都受到条约的限制,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战争初期阶段就给予敌军重创,减少敌军舰艇的数量,今天我要在此说明一下,这个观点是很有问题的。

在裁军会议上,就日本的舰艇保有数量到底是美国的六成,还是七成的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磋商和争论,其实呢,这样做非常愚蠢。有个六成我看也就足够了。不是说没有美国的七成兵力,这个仗就打不了了。

虽然在伦敦军备会议上,与会各方就辅助舰艇的份额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吵,但是辅助舰艇之间在战场上发生正面冲突的机会实际上非常罕见。比如说潜艇与潜艇,驱逐舰与驱逐舰,它们之间正面交锋的机会很少。作战基本上都是在舰队与舰队之间展开的。

Image

即将出发前往伦敦签署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的日本代表团成员在首相官邸举办壮行会时的合影,其中右手第三位是代表团首席全权代表若槻礼次郎,右手第四位是时任日本首相浜口雄幸(后被暗杀)右手第五位是时任海军大臣财部彪

因此,组建一支各方面比较均衡的舰队,就可以了。并非是单纯的数量问题。如果无法做到均衡那么将会对作战带来非常大的困扰。的确,以资源贫瘠的日本对抗资源丰富的美国,六成的舰艇保有量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比例。然而问题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才能够将这六成舰艇的实力全部发挥出来。

作为日本而言,当时应该在南洋诸岛建设大量的飞机场,然后再把美国舰队吸引过来,先用飞机进行袭扰,再出动主力与之决战一决雌雄。对此军令部在昭和初年就进行相关的研究,所以才有了对美战争具有胜算的说法延续下来。可是,战争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这个思路走。也没有修建机场。这样肯定不行。

山本长官主导的对夏威夷珍珠港的攻击,虽然是经过了相当深思熟虑的产物,但具体的实施手法并不高明。山本长官本人应该亲自上阵前往夏威夷前线,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指挥作战,这样才对。他对南云忠一说:“你,去给我上”让别人去打仗,然后自己待在柱岛。别的人因为不是主动去的,肯定不会原封不动地按照他的想法去打仗。给与敌人区区一击之后便撤退回去了。如果是他自己去打的话,一旦发现港内没有敌人的航空母舰,我想,依照山本长官的性格,是一定会去主动搜索敌人的。

然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南方作战中手伸得太长导致兵力被分散了。这个问题主要在于菲律宾。占领菲律宾对于日本而言也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菲律宾这种地方你直接搁置在那里就好了嘛。把菲律宾当地的航空兵力以及水面部队全部消灭掉,然后在封锁起来了就可以了。这样一来,美国的国民一定会在社会上大声呼吁要求政府援救菲律宾。这样的话,美国的舰队肯定要出动。

Image

Image

数十年后,横山一郎对于大和、武藏之类巨舰在战争中未能发挥作用一事依然耿耿于怀

然后,我方便可以做好充足的准备坐等敌人送上门来了。结果我们把敌人攻过来的落脚点都给打掉了,还怎么引诱敌人上钩。拿菲律宾充当诱饵的话,是再合适不过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不用专门大老远跑到夏威夷去偷袭珍珠港了。

还有就是,山本长官虽然对于东京的防空非常关心,但要谈到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的话,只征用了一些渔船布置在了日本的东部海域。只需要一艘驱逐舰就可以把它们全部击沉,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应该正正经经的制造一批巡逻艇装备部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支均衡的海军呀。

然而,在当时的日本是既没有巡逻艇,也没有护卫舰。这样的所谓的战争准备,根本就是处处不设防。后来,虽然也建造了一些速度较慢的海防舰,但为时已晚,已经来不及了。

再有,像“大和”、“武藏”这样的巨舰,因为是舰队决战用主力舰,所以必须要打那种能让它们派上用场的仗。就算是无法办到,至少也应该在炮击瓜岛的时候拉上前线试一试吧。与“金刚”或者“榛名”相比,那个炮击的威力应该要强上许多的,那样的话,瓜岛的结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

本文根据1981年5月13日采访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