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五年时间纂写《苏赫纪念文集》(十一)

 天下掌故 2021-05-03
         我用五年时间纂写《苏赫纪念文集》(十一)
                     万壑松风

        清道光十九年(1839)一个蒙古族男孩降生于现赤峰市巴林左旗土碧流台镇木富州村,聪颖庄重。七岁入庙,十四岁晉葛根(藏传佛教活佛体系中高僧),曾两次入藏修习。后曾随同十三世达赖喇嘛远赴喀尔喀(漠北   现外蒙一带),光绪32年(1906)又回到青海塔尔寺,被达赖喇嘛册封为法王堪布,赐印章,并将塔尔寺珍藏的顶级珍宝金字《甘珠尔经》賞赠给他,带回巴林左旗,安放于昭慈寺大殿藏经阁。


       金字甘珠尔经成书于清季,约在公元1616至1911年间。
      《 甘珠尔经》为藏文《大藏经》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医学、农学等诸多内容。是藏传佛教的巅峰之作,国家特级文物。曾出国展览多次,为宏扬华夏历史文化做出贡献。
       这部《甘珠尔经》装帧设计,佛像绘制,书法材质等皆为极品。经頁(叶)用纸为瓷青纸,此纸深蓝色,以黄金研为细粉再以桐油加蛋清等调成金漿书于纸上,色彩对比奇妙兼印象深刻,触目辉煌  ,历久弥坚。

       经书的书写彰显大师呕心沥血 的成果。笔触流畅工整,一絲不苟 ,凌厉锋锐、粗细有间。护精板两端都绘有佛像,经页(叶)以内板、经衣、外层护板成函,共计111函。
       世存泥金藏文《甘珠尔经》仅四部。一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在四川德格印经院;一在西藏大昭寺;一在赤峰市博物馆。

       赤峰市的这部《甘珠尔经》在1966年“艰难探索”时期险些焚毁于革命小将手中,是苏赫与赶赴现场的巴林左旗文物工作者不顾自身安危抢救了这部国宝。
       为了让《苏赫纪念文集》的广大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这部国宝的珍贵,我于2016年与市博物馆领导同志多次恳请和接洽,说明在《苏赫纪念文集》中展示苏赫参予抢救的《甘珠尔经》照片的重要性,经馆方批准,在一位副馆长和多位保管员在场的共同鉴证下开启充有氮气空间(防腐防虫防火)的库门,我亲手拍摄了《甘珠尔经》的相关照片。(闭庫时仍须充入氮气)

       在此最诚挚的感谢市博物馆领导和相关馆员的关照和付出的辛劳!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苏赫纪念文集》的主编和责编将这些直观展示苏赫功绩的图片全部摒弃,一张不用。
     这是真心纪念苏赫先生吗?
       衷心向博物馆的领导和同仁致歉!因为我自己认错了人,使你们的热心付出付之东流……
       再一次的致歉!


万壑松风——本名孙国辉 退休前曾供职市政协文史资料部门,热心学习赤峰近现代史料和摄影,曾出版《赤峰摄影史》及举办肖像摄影艺术个展,文学作品曾被国家及外省报刋选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