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鹿原》:人生三大真相,越早明白越好

 茶境 2021-05-01

图片

《白鹿原》问世以前,陈忠实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一部“去世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垫做枕头的书”。

《白鹿原》问世后,他如愿以偿。

史诗般的作品,这是很多人对《白鹿原》的共识。

陈忠实以厚重深沉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段恢弘壮阔的历史,白鹿两家三代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上演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他们热腾腾地活过,苦哈哈地熬过,真切切地爱过,切齿齿地恨过……

故事里的悲欢离合折射的又何尝不是真实的人生。

从《白鹿原》中我们可以窥知关于人生的三个真相。

图片
活着,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中国有句老话,人活着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这句话形容原上的老百姓再合适不过了,苦难经常像影子一样紧身相随。

贫穷,饥饿,灾荒,瘟疫,一个个接踵而来,压得人们喘不过气,人活着最基本的需求吃得饱穿得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奢求。

兵匪混乱的年月,城头的大王旗朝夕变幻。

政府军来了交一次粮,土匪来了搜刮一层,军阀来了剥削一番。

穷苦的老百姓反抗不了洋枪洋炮,只能在繁重的赋税徭役下忍辱负重地活着。

战乱的岁月里,日子虽苦,还有希望。

图片

对于一辈子靠土地吃饭的老百姓来说,旱灾才是最让人绝望的。

连着七八个月没下一滴雨,土地龟裂干硬,耕翻不动,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

新的庄稼种不上,老百姓跪在尘土里绝望地哀号,欲哭无泪。

白鹿原上整整一年颗粒无收,野菜野草,树叶树皮都被吃光了。

人人饿得奄奄一息,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甚至饿死了人,这不但不会引起悲哀,反而会让人感到庆幸,可以节约一份吃食延续其他人的生命。

好不容易旱灾过去了,日子没好过几年,又发生了瘟疫,再一次让白鹿原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

瘟疫像风一样蔓延,村里人一个接一个倒下去。

有的一家都死绝了,尸体无人掩埋,村里的野狗都吃得膘肥体壮。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穷人富人,都在这场无法抵御的大灾难里颤抖。

苦难像座山一样把人狠狠地摁在土里,翻不了身,挣扎不得,呼喊不得。

然而白鹿原上的人还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熬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瘟疫过后,幸存的人们继续清理庭院,垦荒种地,坚忍地活着。

面对生活的大灾大难,抗争不了,只有坚定地熬着,熬过黑暗,才能迎来黎明。

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困惑无数人的问题。

图片

白鹿原上的百姓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而且是厚重无比的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活着是比死亡更难的一件事。

相比那些自暴自弃,不珍惜生命的人,白鹿原上的百姓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坚韧的生命意志,绝望中透着希望的生活态度,让人动容。

生活不曾善待任何一个人,然而人只有顽强地活着,未来才有希望,日子才有奔头。

图片
人品,是你为命运埋下的伏笔

白嘉轩和鹿子霖是白鹿原上两位头面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村人中很有影响力。

白嘉轩德高望重,正直传统,虽然腰杆弯了,眼瞎了,但一直受人尊敬。

而鹿子霖表面上有头有脸,背地里耍阴招使诡计,被人不齿,落得个疯疯癫癫的下场。

归根究底,行走在世间,人品才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白嘉轩仁义宽厚,他对待长工鹿三,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有事一起商量,有饭一起吃,资助鹿三的儿子上学读书。

饥馑的年月里,他也不愿辞退鹿三,还教导子女尊敬鹿三,从未将鹿三当作下人看待。

他一身正气,敢于担当,带领农民反对苛捐杂税,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交农运动;

在家乡积极地创办学校,给贫苦的孩子读书的机会;

他修祠堂,立乡约,戒赌戒鸦片,把白鹿村治理得风清气正,不良习气一扫而空。

他以德报怨,心胸宽广,黑娃打断了他的腰,使他永远佝偻着身子,但当黑娃被抓捕时,他去探监,送吃的,还四处求情要解救黑娃。

白嘉轩一生都坚守耕读世家的古训,行得正,站得稳,一辈子都活得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他活成了白鹿原上人人尊敬的族长,也活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图片

鹿子霖就不同,他精明世故,见利忘义,贪财好色。

不管谁当政,鹿子霖都凭借自己圆滑的处事方式,保住自己乡约的位置,谋取最大的利益;

他嫉妒白嘉轩当族长,因为白嘉轩本人品行端正,无从下手,就诱骗田小娥勾引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目的就是要揭白嘉轩的脸皮。

结果白孝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败家子,抽鸦片,卖房卖地,沦落为乞丐,白孝文把地卖给他之后,他还故意让人拆了白家的房子,让白嘉轩难堪。

他好色成性,原上稍有些姿色的女人,他都想方设法勾搭上,过寿时,干娃坐了四大桌。

看到曾经的同伙被枪毙后,他吓疯了,和黄狗住在一起,从狗食盆里抓剩饭,最后,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夜晚冻死了。

鹿子霖到死也没弄明白,他为什么一辈子都斗不过白嘉轩。

图片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人品,他的人品早就为他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品行不好的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服众,而只有品行端正的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和爱戴。

有人说,一个人最好的财富,不是钱财,而是人品;

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不是能力,而是品德!

好的人品才是生活的通行证,支撑一个人走得更高更远。

图片
觉醒,是走向新生的开始

古老贫瘠的白鹿原上,很多人一辈子都活得混混沌沌,麻木地生,麻木地死。

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因循守旧的注定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而在一次次变革中能顿悟觉醒的,才能迎来新生。

在这一群年轻的后生中,惟有黑娃的觉醒最彻底。

作为长工鹿三的儿子,他不甘心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在白家做个长工,他渴望到外面去闯荡,见识更广阔的的世界。

他叛逆反抗,一次次打破传统社会的枷锁,和田小娥自由恋爱,放火烧军阀的粮仓,参加革命,斗贪官,砸祠堂,闹得轰轰烈烈。

后来,他辗转逃命,做了土匪,洗劫过白鹿村,打伤了白嘉轩的腰,为田小娥报过仇,坐过牢,越过狱。

再往后,他接受了招安,难得的是,接受了招安的黑娃最后决定读书。

他拜原上德高望重的朱先生为师,开始学习孔孟之道,没想到却成了朱先生一生最得意的学生。

土匪头子开始学习圣贤书,黑娃的觉醒是脱胎换骨式的蜕变。

他说,我闯荡半生,混账半生,糊涂半生,现在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

从无知到求学,从鲁莽到知礼,从兽性到人性,黑娃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觉醒。

他的一生,不停地反抗命运,又一次次被命运打趴下,却从未屈服。

每一次叛逆反抗,都是一次觉醒,生命的热情被反复点燃,黑娃也在一次次觉醒中走向了新生。

图片

有人说,人有两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

过往的人生无法重来,逝去的时光不复存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放下过去,觉察自身,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

图片

《白鹿原》的扉页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仅仅是纸上的一个名字,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不仅仅是作者的虚构,故事戛然而止,意蕴却深藏心底。

生活往往经历千难之后,还有万难,灾荒饥馑的年代逐渐远去,但现代社会里孩子上学,老人生病,工作压力,健康威胁,人际关系依然考验着每一个人。

人生就是这样,关卡无数,幸福是生活的剪影,苦难是生活的常态。

一关接一关,每一关都很难过,但只要心怀希望,咬牙坚持,走一步再走一步,山重水复之后又何尝不是柳暗花明?

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直面苦难的勇气和胆量,愿每个人都在有限的人生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 | 画屏,期待在写作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