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号正在以一种错误的方式走在正确的路上

 zhzpig 2021-05-01
1


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微信8.0版本以后的视频号,获得了中文互联网可能有史以来最好的项目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正向的改变包括但不限于:

视频号关注、朋友、推荐三大tab全部改为全屏沉浸式夜店风,视觉效果好了很多;

提供了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分发入口资源;

发现栏增加了直播和附近二级入口,使得直播和本地视频增加了分发渠道;

搜索、看一看、公众号、个人资料页打通视频号入口;

私密赞基本解决了隐私问题,帮助微信场景中的短视频消费和互动降低了社交负担。

以上所有手段,都在提高视频号的流量和体验,微信这一招是“筑巢引凤”,希望利用微信的流量资源吸引内容创作者、网红、明星等KOL跟风来到视频号。

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创作者纷至沓来,更多的内容供给,又能进一步吸引用户留存、分享,越多用户留存和分享视频,会正反馈给内容创作者,吸引他们创作更多更好的视频,以及通过粉丝变现。

最近一个季度,有更多的抖音、快手KOL将视频号纳入重要分发渠道,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点赞、分享来参与视频号的内容分发。

看起来这是一个美妙的正循环闭环。

2

如果早3年,微信或许可以按照这个节奏从容地等待一切开花结果、瓜熟蒂落。

但是时间来到了2021年,短视频的月活已经来到10亿附近,行业日活已经达到7亿左右,这是一个最接近社交体量的行业,而且仍在以快于社交行业的速度增长,对于微信来说,不幸的是领先者是完全独立于腾讯帝国的抖音,他背后的字节跳动几乎已经取代阿里,成为腾讯最大最头疼的竞争对手。

微信没有这样的时机闲庭信步,它必须奋起直追。

微信毫无疑问具有全国最大的用户群,以及仍然有最长的单一APP用户时长和活跃度,但是这种C端的优势,仍然无法短时间天然抹平视频号在B端——也就是内容创作者方面的劣势。

具体的表现是:至今视频号最优质的,或者说最有吸引力的tab流仍然是朋友tab而不是推荐tab,更可惜的是,即便你想主动多玩玩,点开推荐tab,视频号推送的视频仍然缺乏足够吸引力,而我关注了一些号主,他们同时也是抖音、快手的创作者,我发现他们仍然更多地活跃在抖音快手,尤其是抖音,更多新视频,更多首发,以及更多与用户的互动。

推荐tab流内容也缺乏足够吸引力,如果你在推荐栏刷长一点时间,一些视频内容明显不行,有些只有几十个赞的内容也混迹其中,而且看不到任何爆发的潜力。另一方面,视频号在推荐匹配度方面也稍欠火候,我不是短视频重度用户,但是也在视频号点了至少100次赞了,按理来说视频号背后的机器应该给我设置了丰富的标签,推送我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本来它甚至不必须根据用户点赞来了解用户喜好,观看完成率、分享、评论、收藏等隐性的互动也是可以分析出用户的喜好的。

但是我看视频号推荐tab内容的时候,仍然感觉像是隔靴搔痒,有一点点有趣,但是不够有趣,而且杂乱无章,并不足以留住我。

这说明视频号的内容供给仍然不足,或者他的推荐机制不够精准,或者兼而有之,我偏向于认为是兼而有之,且供应不足的问题更严重,也更难解决一些。

关注tab体现了用户的深度偏好,是强兴趣驱动的流量;朋友tab体现了用户的朋友们的偏好;是社交驱动的流量;推荐tab是机器学习推荐的,是弱兴趣驱动的流量,也应该是未来最大的流量入口。张小龙在2021年微信大会上说得很明白了,视频号成功的最重要标准,就是推荐tab流量占据主导,比如比例达到70%以上,那么就说明用户对视频号形成了深刻的主动消费认知,要不然还是社交的长尾变现,那么它的最终价值是相当有限的。

也许正是看到这些差距,微信视频号有些急了。

它走在一条正确的方向上,但是最近的某些操作,明显是在用错误的方式:对,我说的是直播弹窗通知。

3

发现视频号直播会强弹窗提醒时,我是很吃惊的。

在我的微信里,这种强提醒始于春节假期,更让我吃惊的是,它们一直持续至今。

我唯一能想到相关的历史,是若干年前QQ弹窗提醒跳出的新闻mini聚合页,以及前些年的公众号发文弹窗提醒。QQ的弹窗至今仍然存在,因为PC端用户能忍受的限度会高些,而且PC屏幕够大,订阅号的提醒则被折叠且不再弹出,只以小红点标注,仅剩下的服务号提醒也被压缩到一月只能发4条。

但是视频号直播的强弹窗提醒还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牺牲C端用户体验的方式来讨好B端用户的行为,在腾讯这个素以用户体验著称的平台出现,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那么微信视频号团队为什么要这么做?

4

这个问题可能要回到短视频平台初期,到底是创作者重要还是用户重要来看。

在一个新的多边平台上,到底是供应方重要,还是消费端重要,这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参考抖音、微博、淘宝、京东等平台崛起的过程,很显然,早期阶段供应方也就是B端用户是比消费端也就是C端用户更重要的。

所以,视频号要讨好B端供应方,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他用的方式太荒谬了。

手机这么小又私密的空间,根本容不下这么强骚扰性质的弹窗,若不是微信社交超强的绑定属性,用户早就用脚投票逃离而去了。

某种程度上,这种未经用户同意的强制推送,甚至有涉嫌垄断的嫌疑——消费者因为在社交方面没有选择空间,不得不接受他的推送服务——这像极了当初微软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的绑定推广关系,美国司法部差点因为这个分拆了微软,最终微软花巨资逃过一劫。

更重要的是,视频号这种讨好创作者的方式,得罪了用户,也不见得真的使创作者受益,且不说牺牲用户体验的行为长远来看伤害大局,随着用户被弹窗骚扰不胜其烦,很多人在弹窗提示的时候,不是选择去看直播,而是选择去取消关注直播的视频号主,因为如果你不关注对方,他的直播就不会有消息弹窗来提(骚)醒(扰)你了。

视频号主每一次直播,收获的可能不是粉丝,而是触目惊心的取关数量。

微信肯定是一个以数据为导向的团队,用户取消的比例可能没有我上面说的那么惊人,但是这种行为一定是显著存在的。

也许微信觉得,视频号相当于订阅号,小红点标注弱引导,直播相当于服务号,坚持弹窗强引导,所以仍然在坚持这种强制弹窗,而且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我想说,服务号之所以能坚持,是因为订阅号足够成功,市场甚至找不到能望其项背者。而且订阅号和服务号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而视频号直播本就从属于视频号,用户因为直播弹窗取关,就把视频号那层关系一起取消了,这是伤筋功骨的。更重要的是,视频号并不是最成功的短视频平台,目前抖音才是。

微信团队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坚持这么做的原因只有可能是真的着急了。

其实内容平台是需要比社交平台重的多的运营的,参照微博、抖音、小红书,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比照电商平台,当然跟电商比运营,内容运营又轻了一个量级。

当初微博、抖音为了笼络内容创作者,一个一个打电话邀请甚至付费请人的事儿可没少做。

当年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竞争,对很多KOL送iPhone,发展到现在抖音重金邀请刘德华,快手重金邀请周杰伦,都只是内容运营投入方面的冰山一角。

我听说视频号团队的运营仍然非常轻,人数也非常少。张小龙仍然坚持希望达成一个靠代码驱动而不是运营驱动的内容平台,而且对于某些明星提出的收费入驻要求嗤之以鼻。

这很微信,也很张小龙,我祝他好运,但是这一点(轻视运营)很可能会让他在视频号上付出代价。

微信这种极简的运营模式,很可能需要调整,脚上需要沾点泥才行。

视频号要拉拢内容创作者,靠直播弹窗这种系统行为而不是人力运营,看起来高效,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反正因为直播弹窗,我现在已经取关了一些不那么必须关注的视频号,对于一些实在舍不得取关的号主,我则对他们的直播弹窗脱敏了,也就是说我已经不care他们直播的内容了。一些当初兴冲冲做直播的号主,现在都不再直播了,很可能是因为直播不仅没法增加粉丝,反而可能掉粉。我的视频号直播弹窗也因此清净了不少。

我并不是全世界,不过我看到的现象很可能是普遍性的。

总体而言,我仍然看好视频号的未来,它成为行业前二的可能性远超过50%,但是它的这种骚操作以及这一行为背后的基因,让我对他的发展稍微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