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悄然搅局家居行业:一条小毛巾多种大创新,改变传统擦脸体验

 爆侃数码圈 2021-05-02

说到小米,你会想起什么?

很多人会说小米改变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用“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消费品”的产品理念消灭了中国山寨智能手机。

但作为全球最大的IOT平台,小米早在2013年年底就开启了生态链计划,作为小米创始人兼CEO的雷军当时就明确表示未来5年内将要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而截至到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资超过300家公司,涉及的行业除了我们熟知的手机、家电之外,家居应该是其布局最广的领域了。

今天我们去看小米生态产业链做出的成绩,我们会发现作为传统家居行业的搅局者,小米从“插线板”开始就迫使传统家居品牌不得不降下身段,这其中包括扫地机器人、净水器、台灯、电饭锅等等用米粉的话说:性价比不是便宜,是同等性能价格最好,同等价钱产品最好,其本质是把商业效率摆在第一,只有具备超高的效益、永恒的效率,才能保持永恒的性价比。

也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同时在产品质量与产品设计等方面小米几乎成为了行业公敌,但即便如此其依旧能做到所向披靡,其中在毛巾领域小米凭借密封毛巾的开创者——最生活毛巾成功搅局,并达到了7000万+条的傲人销量。

如果与我们传统使用的三五块钱毛巾相比,最生活毛巾价格确实不算便宜,但是问题在于同材质、同类型产品中最生活毛巾是体验感最出色的,也是价格最亲民的,不然为什么会被称为“最具性价比的毛巾”呢?

可能会有朋友好奇,不过毛巾而已,怎么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存在?难不成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答案其实就是最生活毛巾近些年一直坚持雷军的创业理念“极致、专注、口碑”。

最生活毛巾最早创立的时候,是一个名叫a-life的品牌,产品几乎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家居产品,但这种大而全带来的最直接效果就是杂而不精,而创始人朱志军在多次拜访小米创始人雷军之后,最终下决心将公司的1000多个果断砍掉,只剩毛巾一个品类,并立誓要把简单做到极致

作为纺织品,想要做好毛巾,最重要的自然是材质,也就是棉花,而中国最好的棉花莫过于新疆的长绒棉,当然,这也意味着其毛巾成本的直接翻倍,毕竟普通棉花1.2万元/吨,而阿瓦提长绒棉要2.8-3万元/吨。

最生活毛巾全部采用新疆阿瓦提长绒棉作原材料,相比所谓的埃及棉和美棉,我国阿瓦提长绒棉在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占据着绝对优势,以这一棉花为材质的毛巾,吸水性和柔软舒适度都要比另外两种棉花好

因为阿瓦提长绒棉在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这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上,都比埃及棉和美棉占有绝对优势!

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朋友问,市面上使用长绒棉的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最生活毛巾如何保持自己的风格呢?答案就是:尽量保持长绒棉的天然特性。

与传统毛巾制作工艺不同,最生活毛巾在生产过程中,朱志军团队坚持不上浆,不添加柔顺剂同时在配色方面也不像其他品牌一样搞一些乱七八糟的颜色,全部采用纯浅色,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染色对纤维结构的破坏,也就保证了长绒棉天然的优质吸水性。

当然,口说无凭,数据与体验才最具说服性。

先说包装,通常情况下我们见到的毛巾都是一沓一沓的,而且也是用最普通的塑料袋子装着,超市什么的更是直接堆在货架或者挂着,各种尘埃什么的很不卫生,而最生活毛巾首创密封式独立包装袋,每条毛巾在出厂前都经过无菌臭氧消毒,从产品下线到消费者手上,全程无污染,干净可靠!

打开包装之后,用手摸一摸毛巾,我们可以看到32支双股捻合工艺加上精美斜纹包边,毛巾边边角角不存在杂乱的线头,厚实紧密,细节做工毫不含糊;由于最生活毛巾采用新疆长绒棉作为材质,相比传统毛巾厚度几乎增加了一倍,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踏实感。

而用手摸一摸,长绒棉天然的柔软蓬松感与舒适亲肤感真的是触手可见,就像婴儿的皮肤一样。

在第三方的权威检测试验中,最生活毛巾吸水性≤1.6秒,是国标优质毛巾标准的好几倍,小伙伴们自己也可以试试,整个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到毛巾中,确实相当不错。

对于毛巾来说,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透气性。普通的毛巾由于透气性不足,挂在卫生间不易晾干,很容易发生细菌滋养,甚至发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而最生活毛巾的透气性有多强呢?大家看下面的图就知道了。

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菌方面,最生活毛巾采用一线品牌内衣用的瑞典医用级抗菌、抗螨材料Polygiene,对于敏感性肌肤的朋友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

想一下,毛巾可是用来清洁我们宝贵的肌肤,如果用跟抹布一样脏的毛巾擦脸,光是想想就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吧!所以在选择毛巾这方面可要勤劳点和谨慎点,而最生活毛巾兼具柔软、舒适、吸水性与透气性,不可谓不强。

目前最生活毛巾青春系列3条装不到50元,绿、白、蓝三种配色也不会搞混,正好适合一家三口正好区分使用!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