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艳所有人!

 亮哥eoim8x8y62 2021-05-02
图片

 ©

博物馆之旅

五一假期来临。你会留在自己的城市,还是前往别人的城市?如果你的行程还未填满,不妨浏览一下「回响之选」。

「回响之选」致力于发现不一样的城市景观。这次,我们精选了一批国内小众博物馆,以飨读者,通过文化和艺术,我们看到城市的另一面。

“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因为天灾人祸的意外丧失了这些文明的馈赠,那么走进博物馆,看着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宝藏,我们虽然是普通人,也依然能把这些文明的馈赠一点一滴重建起来。”

博物馆,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

图片

全新的雅典卫城博物馆 

© 设计团队: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景德镇 御窑博物馆

传统复活·Rraditional Revival

御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从 明、清、民国时代的老民居及私家民窑,到49年后建造的厂房,再到90年代末的商品住宅,丰富、多元的城市肌理,塑造了极其特殊的、厚重的地段环境。

图片

御窑博物馆的地域性实践融入了对场地的解读,这种复杂的分析涉及到了城市学、考古学、人类学、气候等相关知识领域。© 设计/朱锫建筑事务所  摄影/是然建筑·田方方

图片

从传统建造工艺的转化到现代科学的空间设计理念之间的对应相交,从建筑空间中向外界环境的延伸与自然衔接……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更多元更融合的状态。

瓷窑、作坊、居住三位一体构成了城市的基本单元,景德镇的雏形和结构也因此诞生。设计以御窑场所为基点,取古窑券拱为意象,从旧窑砖中所留存的温度开启,建筑呈现出东方拱券型制造型,匠人般的温度感流淌其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反映生活方式,建立与城市的连接。自由的拱体结构巧妙地与周边环境产生了有机的缝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筑拱体的结构近似三明治,内外两层砖中间为混凝土,混凝土拱为主体结构,以抵御地震时的侧推力,外部采用新老窑砖混合砌筑,映射当地传统建造方式。



深圳 坪山美术馆

文化聚落·Settlement Culture

我们所希冀的理想城市生活是什么状态?也许可以在“深圳坪山文化聚落”的打造上寻找答案。坪山美术馆就位于其中,与大剧院、图书馆一起构成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城市单元。这是一次当代文化艺术空间介入城市脉络的大胆尝试。

图片

从公共平台望向城市公园。© 摄影/苏圣亮

图片
图片

上图:坪山美术馆东立面。© 摄影/苏圣亮

下图:坪山美术馆西立面。© 摄影/张超

坪山美术馆所处的地块连接着高密度街区与城市自然公园,充分吸纳地块两侧的人群聚集于建筑之中,实现城市与自然的连接。一天中的任何时段,人们都可以自由穿越美术馆建筑群落,从住宅到公园,或是惬意的沿街漫步。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室外到室内,自由的体验与自然的融合伴随动线一起延伸。

图片

屋顶露台及美术馆连廊 

顺德 和美术馆

文化反哺·Culture Feedback

2015年9月,广州顺德·和美术馆(HEM)与建筑师安藤忠雄正式签约,历经五年,这家由家族投资、非营利性的民营美术馆正式亮相。这是一次跨国界、跨功利的艺术反哺,一部仍在成长和完善的家族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一所融合自然之美与生活哲学的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图片
图片

怀揣着“希望通过文化艺术”的交流,带给人们和谐安泰生活的愿望,和美术馆正式落成。

图片
图片

美术馆的室外景观以“水”为主要元素,巨大的水池缓解着炎热的天,花园里不设置围墙免费向公众开放,最大程度接纳包容着人与城市。

在这里,安藤标志性的建筑语言与岭南特有的园林自然属性相结合,建筑借鉴古建筑中“天圆地方”的正朔文化,展现对东方传统哲学观的理解。圆形中心向外逐层偏移,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光线给予空间浪漫的诗意,与室外景观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室内到室外随处可见的弧型元素,将“和”的概念贯穿始终。

图片

人与空间、人与自然、人与城市都是文化呈现的一部分,将其整合传承是一种责任,从个人到公众,需要更多时间。

南京 四方当代美术馆

边缘自由·Free Edge

距离南京市中心约一小时车程的四方当代美术馆,“藏匿”于四方当代艺术湖区内,毗邻佛手湖和老山森林公园,与城市若即若离,却又紧密联系。这是一座典型的现代视角下、经过解构后重新诠释的中国水墨风建筑。美术馆以山水画的开卷为形态,仅用黑白两色,就将水墨晕染的江南美景置身画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隐匿于山林之中的四方当代美术馆。

大量玻璃的铺设让美术馆仿佛悬浮在湖畔山野之间,犹如一个倔强又骄傲的方盒子,建筑的终端可以远眺南京景色,四方所呈现出的这种“边缘感”,却给予艺术形态自由生长的空间。这种遥远的互动,串联起艺术与城市的内在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方美术馆设计的初衷,是尝试突破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时间的边界,从而为当代艺术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纯净的“理想之地”。

武汉 浮生艺术馆

城市纪念·City Memorial

人与城市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我们常常被命运相连。疫情前后的武汉,从热闹,到沉寂,再到恢复平静,重返喧哗,这些声音,是人与城市的生命流动。于是在2020年10月,武汉出现了这座以声音传递情感、感受平凡的艺术馆——浮生美术馆。以此来表达对武汉这座城市经历的一种纪念。

图片

人生走到一半,进入了一种中间状态,这种漂浮感同武汉仿若拥有着某种联系。@ 设计/于舍 摄影/如你所见·王厅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这个装置由三部分组成,箱子里的楼梯、地面的铜镜、天上的悬石。


设计师于昭从“水”这个元素出发,长廊形成空间序列,呈现出一个类似“神庙”的空间。不同比例关系增强空间仪式感,伴随声音,开启生命祷告。室内的光线和天色混合,产生微妙的色彩变化。滴水的声音是在空中飘浮,“安静”是此刻最好的力量。

图片

武汉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城,不论何种状态,它都能找到处世的态度。

图片
图片

空间中的水,更像是面镜子,映衬各个方向的镜像。

上海 章堰文化博物馆

重新生长·Regermination

章堰村位于上海西郊的重固镇,是上海古文化发源地,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中国的土建金字塔”。修复与保留,从内部生长而出,这些正是在设计修复章堰文化馆时的关键词,一段时光,最终变成一种熟悉又崭新的日常。

图片
图片

章堰文化馆由琚宾所主持的水平线设计事务所设计,包括多个展厅、茶室、书房、庭院等。@ 摄影/是然建筑·苏圣亮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新设计修复的艺术馆重点突出一个创作主旨,每个元素、各种关系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叙事。在有限的空间内造园,使人产生完整的多重感受。

章堰文化馆彰显出废墟与新生之间的时空复杂性,但是在其中的感知却远远超出了时空范围。当生活失去了深度的历史性和精神性回应,人性便消失了。章堰文化馆的意义,就在于对久违人性的唤醒。

图片
图片

新旧之间,构成具有故事感的画面。

图片

章堰文化馆自建造伊始便保留了场地上的六棵参天古树,所有的建造都围绕着树而进行。它以谦逊的姿态引起了人与建筑的共鸣,时间边界被打破,也被记住。

 ©编辑部的话

博物馆从不是高高在上的浮空楼阁,它从城市中生长,吸收着历史与城市基因,也因公众“人性”而变得鲜活生动。如果你来到一座城市,请多留些时间,走进博物馆。


今日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