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美丽上海随手拍# 历史风貌保护区

 王继洪 2021-05-02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松江府的地域在今上海苏州河以南地区。松江府的府治(衙门)在今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松江二中附近。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松江博物馆始建于1915年1月24日,原名松江县教育图书博物馆,馆址设在旧城县议会。1937年毁于战火。1957年组建松江县博物馆筹备处,馆址设在松江醉白池宝成楼。1981年,在中山中路233号兴建松江县博物馆新馆。1984年2月建成,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10月1日开馆。李一氓题写馆名。2003年12月,松江区人民政府对馆内原有陈列厅进行改扩建,于2004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着力展示迄今为止松江地区出土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西林塔地宫、方塔地宫出土的宋元明清珍贵文物。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的园林。全园占地面积182亩,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东有爱民街、西有三公街,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方塔系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在形态结构上,因袭唐代砖塔风格。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券门上的月梁,外檐之罗汉枋、撩檐枋等均为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构件较多的一座,方塔顶上的塔刹高7.85米。1977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栏杆等。松江方塔形体优美,玲珑多姿,为我国南方古代建筑中所少见,是国内保护最好的古塔之一,成为古城松江的象征。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照壁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在抗战初期,府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惟独照壁幸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照壁高4.75米、宽6.1米,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湛,立体感强。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方塔园北面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原是上海河南路桥北境的天后宫大殿,建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是天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物。因处身在促狭环境,被一校舍包围,为保存古迹,迁建在方塔园中以恢复古建风貌。园内的天妃宫前身为顺济庙,位于小东门十六铺一带,1853年遭毁,1883年易地苏州河河南路桥头重建,名天后宫。1980年,移到方塔园内,名天妃宫。2001年,天妃宫进行了大修,2002年,天妃宫浦江妈祖文化内涵及其设施得以恢复,并于同年9月开光。天妃宫大殿俊秀,飞檐翼角,基座坦荡,台阶开阔,轩昂伟岸,气势恢宏,存庙堂肃穆之气。大殿面积330平方米,高17米,砖木结构,雕刻精致华丽,体现晚清建筑特色。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堑道位于天妃宫西。长100米,高3米,宽5米的堑道两壁用花岗石砌成,壁侧起伏的土山上栽植各种树木,游人进入堑道如入深谷,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望仙桥位于方塔东南100米的小河上。据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县志记载:“望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足以证明此桥在南宋前已存在。望仙桥为平桥,桥面用浙江武康石筑成,略呈弧形,其线条十分流畅。在桥墩上部的横梁上有一排圆形榫眼,这是早年安置梁的遗迹,由此可见该桥系属木梁承托的木石结构桥。在桥墩的石梁两头,刻有莲花形图案,极其简练素雅。建园时,在小河近桥处筑了约10平方米的石板平滩,游人可以从桥下欣赏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桥。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兰瑞堂原位于松江镇中山西路包家桥东堍,相传为明代建筑,清初为江西巡抚朱椿的住宅,故亦称朱家厅。“兰瑞堂”额系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工部尚书张祥河题写,但已不复存在。因这座建筑的部分梁柱为楠木所制,当地人俗称楠木厅。该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架,硬山顶,哺龙脊。堂的梁、枋、椽等构件均不施彩绘,整座建筑结构简洁素雅、气势浑厚。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长廊位于楠木厅东,北起接待室,南抵水榭,随地势自然起伏。这座具有明代风格的游廊长约70米,宽2米,木结构,西面有低栏,可在廊中观赏方塔和榭旁湖景。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五老峰位于接待厅旁的小庭院里,是上海有名的峰石之一。五老峰原在明代画家顾正谊的濯锦园中,位于松江城东北前塘,明末园毁,仅存此峰,1973年迁入方塔园。五老峰是五座貌似老人的峰石,均高约4米,外形以“皱”为主,兼备“漏、透、瘦”的特点。根据各峰的形状,分别称为迎客、送客、瘦、高、矮老人。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何陋轩,轩为竹结构,茅草大屋顶,方砖地坪,面积230平方米,轩外有孤形围墙,环境十分幽雅。小岛西北河面植荷花。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古寺柱础位于方塔西面。1976年在清理地上浮土时,发现古兴圣教寺大殿两块巨大的石柱础,每块高0.9米,重约3吨。从柱础上可推测木柱的直径为0.82米。由此可见该寺规模的巨大。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府隍庙遗址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陈化成祠堂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心之园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明代石像生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美丽上海随手拍# <wbr>历史风貌保护区——松江府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