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川源果蔬园艺产业园 规划方案 北京王木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7年
一、基本情况(一)产业园名称:延庆区妫川源果蔬园艺产业园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情况:北京王木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9年,现有159户社员,出资总额120余万元。园区规划面积500亩,已实现投资1500余万元。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三)产业园现状:妫川源产业园是延庆区新崛起的一座绿色农庄,座落于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古城西3千米,柳沟凤凰古城东2千米 ,井庄镇王木营村域内。周边环境清雅,风景宜人,绿自天成。产业园现有有机标准种植蔬菜面积200亩,其中:蔬菜日光温室36栋,春秋大棚5栋,占地180亩,养殖鸡、羊、蜜蜂等场地占20亩。林地绿化占300亩。现有员工177人,其中帮扶残疾职工就业127人。自产绿色时蔬、提供特色餐饮,以乡村生态休闲度假游带动产品销售,提供有机蔬菜种植体验、农产品科普展览、农业技术咨询与辅导和生态餐饮、住宿、采摘、婚礼会议等一系列服务。 二、项目建设期限从2017年1月-2020年12月,建设期为4年。 三、项目总体设计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保持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产业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产业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产业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在对产业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开发“体验经济”,通过产业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产业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体现季节变化,打造四季景观,发展蔬菜文化。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由粗犷的大地景观转化为具有江南特色的精致园林。 2、着眼技术消化转化 引进外来技术,消化吸收后,进行创新转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开展种苗资源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推广,辐射全区、京津冀。作为将来经济增长点来建设。建设面向京津冀的种苗研发基地、培训基地、生产示范基地。 3、打造延庆东部旅游集散中心的著名节点 打造“妫川源”品牌。吸引东部旅游集散中心永宁的游客,扩充妫川源-永宁-井庄旅游产业带的内容和规模。作为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的参观点,向学生普及农学和生态环保知识。 (二)项目规划原则园区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循坏和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米,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可促进的良性循环。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业为主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观光业,适当发展加工业。 1、生态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园区的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园内部讲,整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产业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特别是和王木营村庄的发展有机结合,利用村庄提供住宿服务,补充园区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和柳沟、永宁协调好关系,吸引游客作为驻足节点。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农场本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 2、经济性原则 园区将充分发挥高科技公司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再开发新的建设项目,而是利用原有设施进行改造提高。同时,园区本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将重点开展采摘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产业园自身良性循环,因此在园区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 3、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与体验、自娱自乐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园区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结合产业园本身空间广阔、地貌丰富等特点,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园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农场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4、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园艺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产业园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充分体现延庆民俗文化特色、妫川文化特色、蔬菜文化特色、慈孝文化特色、生态景观特色 (三)规划建设目标1、兴建以果蔬园艺产业为主题,集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餐饮、棋牌、垂钓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观光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结构为:果蔬园艺观光区、采摘体验区、观景品茗区、休闲住宿区(在王木营村中建设,接待500人),餐饮(王木营村中建设,日接待2000人的规模)。 2、在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立足产业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产业园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产业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食、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品尝时令瓜果、采摘新鲜蔬菜。发展以果蔬园艺产业为主的休闲、体验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业项目,成为井庄镇的沟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四)规划建设内容开展园区整体景观改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观赏果蔬景观创意的设计与示范、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示范与工厂化生产展示、新型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开发等五项主要工作,改造温室大棚,共需要资金4105万元。 本项目重点是提升园区的景观创意展示的丰厚度,增加园区设施蔬菜观赏园吸引力、增加观赏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以观赏、体验、采摘为基础,将品种、技术、景观设计、生产配套产品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带动井庄镇的沟域经济乃至成为延庆区的果蔬观光园的建设提供典范,促进我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以打造蔬菜花园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对园区整体规划、蔬菜品种搭配、观赏路线设计、造型设计等,将“蔬菜花园”、“瓜艺长廊”、“家庭园艺展示园”等主题融入观赏园的设计中,通过集成示范的方式将景观创意表达出来。 1.园区基础设施整体改造(2085万元)。 (1)道路改造:改造进园路1000米,从森林中修建进园复线,并修建园区参观步道4公里,形成曲径通幽效果。道路用棚式结构,摆放盆栽造型蔬菜,棚之间用瓜廊连接,在道边设置科普画廊。在王木营村头设置道路指示牌“王木营蔬菜专业合作社向东3000米路北”。同时让公交公司在园区门口设立公交站,80万元。 (2)排水系统:鉴于近期由于降雨过多,形成内涝,需要建设排水系统,在大棚外修建排水沟,0.6米宽,0.8米深,砖混结构,通过渠道将水引至园区西南角,沿林地北侧引入西侧河套,南区东西608米,南北486米,北区东西324米,南北670米,西南角距河道1200米,入河渠道规模为1米宽,1.2米深。如下图,各点高程标示在图中。并在园区西南角建设集雨池,容积100×50×4=20000立方米。总长度为=608×12+486×3+324×15+670×2+1200=16154米。需要资金360万元。 (3)公共厕所及生产看护房 建设标准化高规格的公共厕所两处,附带污水处理系统,回用于农业生产,40万元。建设生产看护房65.47米2,10万元。 4)植树绿化:虽然现有区域林地较多,但多数是大杨树,单调单一,园区开展多种花卉的种植培养,主要以宿根花卉为主,延庆地方花卉为主,体现延庆地方特色,同时发展猪苓等林下经济,40万元。 (5)路灯亮化:采用节能灯技术,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采暖过程严格禁止煤炭使用,40万元。 (6)建设停车场、分拣间及包装用房 在杨树林地中开辟3000平方米停车场。砂石铺就80万元。建分拣间及包装用房942.85米2,140万元。 (7)大门建设及管理用房在靠近公路边建设仿木艺术造型大门,吸引游客。旁边建设汉钟离望母雕塑,在场区建设自动门。60万元。管理用房620.19米2,95万元。 (8)休闲活动区: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安排有采摘、走迷宫、酿酒(果酒/葡萄酒)、编织、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归自然,追究野趣,体味“住一天农家屋,干一天农家活,吃一天农家饭”乐趣的理想渡假园区,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园区建有森林迷宫,其中以石扳铺设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系统,并在各个结点布置了休闲的桌椅和老井供游客使用。80万元。 (9)科研实验及检疫检测 科研实验用房2610.94米2,400万元。检疫检测用房679.33米2,110万元。 (10)建生物质肥料及病虫害防治用房 生物质肥料用房758.95米2 ,120万元。病虫害防治用房992.27米。150万元。 (11)田园风光建设:以老石扳铺设田埂,并架设老式水车灌溉系统让游客真正参与到农事活动中来。其他包括在园区内放养了鸭、鹅、牛、羊等家禽家畜,建有老式茶楼、木楼会议室、茅草亭、长廊、栈道、木制长桥、乡村作坊等休闲项目供游客观赏、休憩。80万元。 (12)垂钓区:农业园建有一个专业垂钓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专业垂钓池养殖有多种常规鱼,特种鱼垂钓塘每个塘养殖一种稀特鱼。40万元。 (13)品尝体验区:农业园建有较大规模餐饮区,餐厅颇具乡村建筑风格,设施齐备。可同时供200人就餐。可接待婚宴和大型会议,餐厅菜肴大部分使用农业园种、养的优质生态农产品,游客可现采现做,享受具有独特风味的农家菜。40万元。 (14)儿童乐园:园中新建儿童乐园,在环境优美的树林中的儿童乐园设有小朋友们喜爱的小猴抬轿子、火车快快跑、弹跳蹦蹦床、开心小木马等多项游乐设施,安装了滑梯、漫步机、摇篮、秋千、组合训练器、单(双)杠等20余种娱乐健身器材,还有摸鱼池、吊床、露营帐篷等,伴着悠扬的童乐,骑着心爱的小木马,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尽情玩要的场所。40万元。 (15)垃圾处理:建设垃圾消化处理设施,同时消化村内可堆肥垃圾,用于循环农业,解决好蚊蝇孳生问题,其它垃圾清运至村垃圾站。80万元。 园区整体景观改造资金预算 名称 | 规格 | 单价(元) | 数量 | 金额(万元) | 道路改造 | 水泥 |
| 500米 | 80 | 排水系统、集雨池 |
|
|
| 360 | 公共厕所及生产看护房 |
|
|
| 50 | 植树绿化 |
|
| 500株 | 40 | 路灯亮化 |
|
| 20个 | 40 | 停车场、分拣间及包装用房 |
|
|
| 220 | 大门改造及管理用房 |
|
|
| 155 | 科研实验及检疫检测用房 |
|
| 3290.27 | 510 | 建生物质肥料和病虫害防治用房 |
|
| 1751.22 | 270 | 休闲活动 |
|
|
| 80 | 垂钓改造 |
|
|
| 40 | 餐饮改造 |
|
|
| 40 | 儿童乐园改造 |
|
|
| 40 | 田园风光建设 |
|
|
| 80 | 垃圾处理 |
|
|
| 80 | 合计 |
|
|
| 2085 |
2.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示范基地建设(200万元) 按照“生态、有机、养生”的建设理念,围绕其“蔬菜种植”、“绿色养殖”、“有机肥料培育”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圈,以科普模型、科普互动、科普多媒体展示、科普知识培训、微信公众号传播等多种形式,通过直观、清晰的科普展示手段,营造出具备循环经济、有机养生特色的科普氛围,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北京王木营妫川源蔬菜种植基地的科普价值。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展示区建设、互动培训区建设、科普资源库建设以及微信公众号建设。 (1)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展示区建设 本项目围绕王木营蔬菜基地“蔬菜种植”、“绿色养殖”、“有机肥料培育”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圈,分别在有机蔬菜展示大棚、动物喂养区、有机肥料发酵区以及门厅和葫芦长廊的位置进行科普模型、数字科普视窗、科普展板、科普标识牌、科普互动导览机等科普设备的建设,为整个基地营造出一种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普氛围,达到思路清晰、布局明确的科普宣传效果,通过模型、图片、文字、视频、声音、实物展示多种角度的示范,增强参观者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知识的认知。本部分的建设内容包括: 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模型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模型建设在基地门厅的位置,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对基地的整个循环经济链条进行介绍,使参观者在进入基地的第一时间就对基地的循环经济建设思路及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了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示范基地”的命名缘由及发展定位。 ②数字科普视窗 在有机蔬菜种植展示大棚设置1块55寸室内数字科普视窗,播放定制的《走进有机蔬菜》上、下两集科普动漫及有机养生相关科普文字、图片、视频资源,详细介绍棚内各类有机蔬菜从培土、育种、灌溉、施肥、除虫、授粉、采摘的整个种植流程,使参观者直观的了解有机蔬菜的真正含义。 在葫芦长廊配置1块65寸户外数字科普视窗,播放定制的《身边的循环经济》上、下两集科普动漫及循环经济相关科普文字、图片、视频资源,使参观者在从大门走向有机蔬菜种植展示大棚的路上就能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强化科普宣传效果。 在树林的动物喂养区配置1块65寸户外数字科普视窗,播放定制的《绿色养殖》上、下两集科普动漫及延庆动植物、饮食健康养生相关科普文字、图片、视频资源,介绍基地饲养的小动物的种类、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粪便的处理等,教导参观者分辨绿色养殖产品与传统养殖产品的区别及优势,使参观者了解到小绿色养殖在整个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增强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知。 在有机肥料发酵区配置1块65寸户外数字科普视窗,播放定制的《肥料探秘》上、下两集科普动漫及循环经济相关科普文字、图片、视频资源,从肥料来源、发酵过程、肥料的去向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参观者直观的了解有机肥料制作的全过程。 ③科普展板 在蔬菜展示大棚建设异形科普展板45块,以大棚内种植的各种农作物形状作为展板形状,配合相关农作物的科普说明文字,生动立体地进行农作物知识科普展示。 在葫芦长廊两侧建设科普展板40块。葫芦长廊长45米,高3.2米,每侧建设20块科普展板,介绍基地主要农作物种类、有机种植过程、循环经济模式等科学知识。 ④科普标识牌 妫川源蔬菜种植基地蔬菜农作物众多,建有37个种植大棚,内含50多种蔬菜农作物。本项目将配备290个生态农业科普标识牌,分布在基地室内及户外各个区域,分别介绍基地的有机种植、绿色养殖、循环经济等科普知识,使参观者在基地游玩的同时,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有更深入的了解。 ⑤科普互动导览机 在基地门厅、有机蔬菜展示大棚各配备1台科普互动导览机,参观者经过时,导览机会自动启动,以声音配合视频动画的形式,介绍所在区域的功能及相关科普知识。 开发科普互动导览系统,对相应的文字、图像、视频资料进行处理整合,参观者可根据需要操作导览机,进行科普学习,提高示范基地科普教育的互动性,改变传统的人工讲解导览模式。导览系统能够存储丰富的科普资源,参观者能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科普内容进行了解。科普互动导览系统操作简明,互动性强,可更新更换科普内容,可随基地建设持续升级利用。 (2)科普培训区建设 本部分建设内容包括对基地儿童科普互动区和科普大讲堂的科普培训区建设,儿童科普互动区突出科普性和互动性,让少年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知识;科普大讲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专家讲座视频、科普展板、科普资源等形式集中介绍和讲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普知识。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①儿童科普互动区建设 在儿童科普互动区建设1块数字科普视窗,1台科普互动导览机,1面翻板科普墙,以及“蔬菜种植全程虚拟展示交互系统”,分别以科普动漫、视频图片文字科普资源、翻板游戏、触摸互动体验的形式宣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知识,其中: 翻板科普墙由一个个可转动的方形木板组成,木板的一面为问题,另一面为答案,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动木板就可以获得答案,寓教于乐,能有效的宣传普及生态农业方面的科学知识。 “蔬菜种植全程虚拟展示交互系统”,以基地有机蔬菜种植的全流程为内容,通过触摸点击的方式,使青少年儿童直观快速的了解有机蔬菜种植的各个阶段,交互的形式增加学习的兴趣,提升科普的宣传效果。 ②科普大讲堂建设 科普大讲堂配置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内容的科普展板6块、数字科普视窗1块,分别以传统图文展示、科普多媒体资源播放的形式输出科普知识,营造浓厚的科普学习氛围。 (3)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资源库建设 为基地的科普互动设施、数字科普视窗、科普大讲堂、科普展板、科普标识牌、微信公众号制作专家讲座、科普动漫、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的科普资源,打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资源库,保证基地宣传内容的新颖与多样性。具体建设内容:制作专家讲座视频2部、科普动漫4部,整理文字、图片、视频科普资源1套。 专家讲座视频的内容涵盖循环经济与有机养生两个主题,聘请专业领域专家对科普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分析,不仅具备科普性,更具备领域内权威性。 科普动漫在数字科普视窗上进行播放,共4部,分别为《走进有机蔬菜》、《身边的循环经济》、《绿色养殖》、《肥料探秘》,每部分为上下两集,涵盖基地主要科普主题,用生动形象的动漫形式进行科普知识传播。 收集整理循环经济、有机种植技术、延庆动植物、饮食健康养生4类科普资源,其中: 循环经济科普资源以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使参观者了解到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可以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又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实现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延庆动植物科普资源:对基地主要蔬菜农作物、动物的习性、营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制作科普资源,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让基地的参观者对其主打有机农产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有机种植技术科普资源:有机种植是一种在植物成长过程中完全使用自然原料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改良、施肥和害虫控制。用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让参观者了解基地有机种植的过程; 饮食健康养生科普资源: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介绍有机产品对健康养生的优势,从饮食的角度介绍养生信息,同时包含食品转基因技术等具备争议的热点话题。 (4)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微信公众号建设 建设延庆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示范基地微信公众号,设置“关于我们”、“科普中心”、“活动预约”三个一级栏目,其中: “关于我们”下设“基地简介”、“最新动态”、“地图导航”、“有机农产品”四个二级栏目; “科普中心”下设“生态农业”、“有机种植”、“有机肥料”、“有机蔬菜”四个二级栏目,发布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资源库中的相关内容; “活动预约”下设“预约参观”、“预约培训”两个二级栏目。 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扩大基地的影响力,增强基地的科普示范作用,最大的发挥其科普价值。 科普示范基地项目总投入为200万元,其中: (1)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模型2套,16万; (2)建设数字科普视窗6个,其中户外65寸数字科普视窗3个,每个8万,计24万;室内55寸互动触摸式数字科普视窗3个,每个2.2万,计6.6万;合计30.6万; (3)建设展板91块,其中科普展板46块,每块150元,计0.64万;异形科普展板45块,每块2000元,计9万;合计9.64万; (4)建设生态农业科普标识牌290个,其中,小型标识牌250个,每个200元,计5万;中型标识牌40个,每个2000元,计8万;合计13万; (5)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互动导览系统,其中,科普互动导览系统软件开发25万;科普互动导览机3台,每台2.2万,计6.6万;合计31万; (6)翻板科普墙,5万; (7)蔬菜种植全程虚拟展示交互系统,15万; (8)建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资源库,其中:专家讲座视频2部,专家费用+拍摄费用+后期制作1万元/集,计2万;对应数字科普视窗建设地点的科普需求,定制4部科普动漫在数字科普视窗上进行播放,分别为《走进有机蔬菜》、《身边的循环经济》、《绿色养殖》、《肥料探秘》,每部分为上下两集,每集150秒,500元/秒,计60万;循环经济、有机种植技术、延庆动植物、饮食健康养生4类科普文字、图片、视频资源搜集整理,计3.2万元;合计63.2万; (9)建设科普基地微信公众号,15万; (10)建设科普基地网络环境,其中,服务器2台6万,机柜1组0.2万,建材辅料3万,6台数字科普视窗1年的网络通讯费0.36万,合计9.56万。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资金预算 名称 | 规格 | 单价(元) | 数量 | 金额(万元) | 科普模型 |
|
| 1套 | 8 | 数字科普视窗 |
|
| 6个 | 30.6 | 展板 |
|
| 91块 | 9.64 | 科普标识牌 |
|
| 290个 | 13 | 科普互动导览系统 |
|
|
| 31 | 翻板科普墙 |
|
|
| 5 | 虚拟展示交互系统 |
|
|
| 15 | 科普资源库 |
|
|
| 63.2 | 微信公众号 |
|
|
| 15 | 网络环境 |
|
|
| 9.56 | 合计 |
|
|
| 200 |
3.观赏果蔬景观创意的设计与示范(700万元) 主要内容:新奇特观赏蔬菜品种引种与观赏化造型栽培中试,在设施园区建立展示基地。 (1)种子收集与准备(引入品种200个*5000元/个=100万) 小型盆栽品种(90个品种):观赏辣椒20个;观赏茄子5个;观赏番茄5个;观赏南瓜20个;观赏葫芦12个;叶牡丹(羽衣甘蓝)10个;叶甜菜3个(红黄绿);彩椒10个;芹菜5个(红、白、紫、绿)。 大型廊架(树式栽培)藤本蔬菜(60个品种):番茄树5个、南瓜树品种5个、丝瓜5个、葫芦10个、冬瓜5个、砍瓜5个、茄子5个、蛇豆5个、瓠瓜5个、苦瓜5个、老鼠瓜5。 奇特品种(50个品种):巨型蔬菜10个(巨型南瓜、巨型卷心菜、巨型洋葱、巨型韭菜、巨型冬瓜);太空蔬菜10个;太空南瓜、太空番茄、太空茄子、太空辣椒、太空豇豆;芳香蔬菜10(紫苏、罗勒、百里香、薄荷、香芹;)微型蔬菜10个(拇指西瓜、抱子甘蓝3、迷你黄瓜2、樱桃萝卜2、微型胡萝卜3);彩色养生保健蔬菜10个(紫叶生菜、紫、黄、绿花椰菜、宝塔菜花5个、水果苤蓝和紫苤蓝、紫油麦菜、彩色苋菜、紫背天葵、木耳菜,藤三七、醡浆草)。 (2)观赏性栽培示范 露地30亩,日光温室15栋。 观赏蔬菜品种引种、繁育与观赏化栽培研究资金预算 名称 | 规格 | 单价(元) | 数量 | 金额(万元) | 种子 | 不同种类 | 5000元/个 | 品种200个 | 100 | 大棚改造 |
|
| 15栋 | 300 | 育苗费 | 株 | 1元/株 | 30万 | 30 | 滴灌肥 |
| 1.2万/吨 | 30吨 | 36 | 有机肥 | 50公斤/袋 | 600元/吨 | 240吨 | 144 | 试验人工及其土地 | 露地 | 2.2万元/亩 | 30亩 | 75 | 滴灌系统 | 套 | 5000 | 30套 | 15 | 合计 |
|
|
| 700 |
4、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示范与工厂化生产展示(310万元) 传统的观光蔬菜栽培是在现代化大型连栋目光温室中进行的,这种栽培方式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巨额的投入使许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和菜农难以承受,而普通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又不适宜观光蔬菜的景观化种植,这导致蔬菜观光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针对这种现状,本项目拟开展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景观化栽培技术的示范,根据日光温室结构特点对其进行适当改造,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蔬菜株型调控技术、蔬菜产品调控技术、蔬菜生长方式调控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普通日光温室蔬菜景观栽培,并开展工厂化设施蔬菜展示为我园区设施深度开发利用,拓展思路、奠定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蜜蜂黄防腐木、钢架、木架及竹篱笆。结合日光温室景观改造工程,研究以竹艺廊架为衬托的观赏蔬菜种植技术,采用葫芦门、瓜趣桥、休闲廊架、奇瓜异果屏风、番茄树等景观, 使稀奇百怪的观赏蔬菜与竹艺廊架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其它不同无土栽培模式展示,显著提高了观光效果,增加了游客的观光兴趣。 具体实施计划: 1)树式观赏栽培(资金47万元):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每株蔬菜树所需的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等基质为1200元,滴灌设施、营养液池等费用每株1800元,营养液开支为1000元,网架500元(500cm×700 cm),以上4项计算,每株成本4500元,栽培温室5栋,试验人工及其温室改造,4万元/栋,共60株。 2)瓜果艺术长廊(25万元):引进景观设计理念,以竹艺工艺建成观赏长廊,将景观艺术与现代园艺技术有机结合,达到物美、意美、境美的境界。在设施园区主干道及其主要观赏通道架设1000米休闲廊架,每延米250元。 3)立柱式栽培(5万元):引进立柱无土栽培系统100套(100套*500元/套=5万),打造园区蔬菜景观墙,生态餐厅、家庭园艺展示,作为观光栽培,结合地形景观形成“蔬菜森林”、“立柱迷宫”、“立柱走廊”。 4)多层管式水培(平铺、立体、造型管式三类,22万元):引进平式PVC水耕管道系统50组(10根一组,500根*300元/根=15万);引进立式PVC水耕管道系统20组(10根一组,200根*300元/根=6万);新式管道栽培槽100组(100组*100元/组=1万)。PVC管道栽培系统:可以做成“叶菜水耕栽培工厂”,可以设计成“立体管道水耕栽培墙”、“管道迷宫”、“家庭菜园”等多种艺术造型,从而使水耕栽培技术更富有艺术美学价值,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示范与工厂化生产展示资金预算见下表,效果和平面布置见下图。 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示范与工厂化生产展示 名称 | 规格 | 单价(元) | 数量 | 金额(万元) | 树式观赏栽培 |
|
|
| 47 | 瓜果艺术长廊 |
|
|
| 20 | 立柱式栽培 |
|
|
| 5 | 多层管式水培 |
|
|
| 22 | 试验普通日光温室改造及人工 | 栋 | 4.0万 | 8 | 132 | PH值测量仪 | 支 | 3000 | 10 | 3 | EC值测量仪 | 支 | 1000 | 10 | 1 | 营养液自动配制灌溉系统 | 套 | 5 | 10 | 50 | 植物营养液 | 1套2瓶 | 160 | 2000套 | 30 | 合计 |
|
|
| 310 |
4 5、新型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开发(810万元) 目前大多数蔬菜观光园仅仅满足了游客的采摘及观光部分需求,其内在的旅游价值有待于挖掘。为了拓展蔬菜观光园潜在的旅游价值,使游客在游园之中不光有视觉和味觉的享受,还可以亲身体验到农业生产中的乐趣,本项目拟开发观赏和食用兼顾的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以及家庭园艺产品。进行观光园区(家庭园艺)盆景蔬菜规模化生产及其造型技术提升。 主要内容:引进并生产不同型号盆栽4.5万盆,阳台及其庭院种植装置4500套(包括梯形、立柱、墙面壁挂等),主要包括水循环植物栽培立柱(中型)、水循环植物栽培立柱(小型)、自吸式栽培立柱(普通型)、家具型庭院花园、多功能组合花盆等。采用品种的选择、嫁接、整枝、搭架, 以及药剂处理等技术措施,开展盆景造型(拱形、小树形、螺旋形、漏斗式、钟罩式、屏式、三角架式、漏窗式)盆栽营养液肥料配方等技术试验,形成了家庭阳台盆栽蔬菜景观特色,供游人观赏,又可买回在家种植。 具体实施计划:引进不同型号材质盆(槽)30000套、300套家庭无土栽培装置(拱形、小树形、螺旋形、漏斗式、钟罩式、屏式、三角架式、梯形、立柱、壁挂式等)、进口草炭1500包(300L/包)、有机蔬菜专用肥15000包(2.5kg/包,豆饼等植物原料)、进口植物营养液15000套(1套2瓶各500毫升)、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9000瓶、苦参碱9000瓶、印楝素9000瓶、哈茨木霉菌3600袋),滴灌系统6套;普通日光温室9栋。 新型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开发资金预算见下表。 新型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开发资金预算 名称 | 规格 | 单价(元) | 数量 | 金额(万元) | 大棚改造 |
|
| 9栋 | 240 | 套家庭无土栽培装置 | 梯形、立柱、壁挂等 | 2500 | 300套 | 75 | 造型架 | 不同形状 | 50 | 3000套 | 15 | 盆栽设备(盆、槽) | 不同型号 | 180 | 1.5万套 | 270 | 进口草炭 | 300L/包 | 250 | 1500包 | 36 | 有机蔬菜专用肥 | 2.5KG/包,豆饼等植物原料 | 42.0 | 15000 | 63 | 植物营养液 | 1套2瓶各500毫升 | 160 | 3000 | 48 | 除虫菊素 | 1.5%,100ML/瓶,有机认证 | 35.0 | 3000 | 9 | 苦参碱 | 1.3%,100ML/瓶,有机认证 | 30.0 | 3000 | 6 | 印楝素 | 0.3%,100ML/瓶,有机认证 | 30.0 | 3000 | 9 | 哈茨木霉菌 | 50G/袋 | 18.0 | 3600 | 6 | 基质搅拌机 | 台HDL-J-2000 | 2.8万 | 3 | 9 | 滴管系统 | 套 | 2.5 | 6 | 15 | 蓝板、黄板 | 片 | 2.0 | 4.5万 | 9 | 合计 |
|
|
| 810 |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一)项目专家组与技术服务团队项目承担单位:王木营村 王木营蔬菜专业合作社 项目负责人:王留芳。联系电话:13801107211。 技术服务团队: 延庆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延庆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12年,是在延庆区科协领导下的民间社会组织,成员60人,主要由延庆区退休科技工作者组成。延庆区环保局退休老局长,高级农艺师尤秉德任常务副理事。协会联系北京农科院、北京农学院,科委系统,几年来从事延庆农业科技指导、新农村建设指导,每年完成数项科技指导工作。老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协会成立以来开展了农业科普教育、环保科普宣传等工作,编写科普教材4本,几十万字。指导延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先后进行了大庄科沙门村、永宁镇北沟村、沈家营镇前吕庄村、旧县镇常里营村、刘斌堡乡大观头村、张山营镇胡家营村、延庆镇唐家堡村等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现在大庄科沙门新村、永宁镇北沟新村的新农村已经改造完成,村貌焕然一新,沈家营镇前吕庄村小杂粮产业蓬勃发展,旧县镇常里营村、刘斌堡乡大观头村牡丹产业形成规模,延庆镇唐家堡村葡萄产业得到发展,张山营镇胡家营村奥运小镇规划完成。 延庆区农技协:延庆区农技协成立于2005年,是在延庆区科协领导下的民间社会组织,成员160人,主要由延庆区科技工作者组成。几年来从事延庆农业科技指导、新农村建设指导,每年完成数项课题研究。 延庆区农技推广站:是由延庆区政府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0余名,高级农艺师5名。每年完成多项农业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延庆区职教中心:隶属延庆教委,多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有高级教师15名。中心教师55名,编写大量农技推广教材和科普手册。 项目管理团队: 技术负责人:刘建军,农学博士,高级农艺师,农学专业,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项目工作人员: 姓名 | 专业 | 职称 | 所在单位 | 负责工作 | 刘建军 | 农学 | 高级农艺师 | 延庆农技推广站 | 技术负责 | 尤秉德 | 农学 | 高级农艺师 | 环保局退休 | 技术指导 | 丁双六 | 农学 | 推广研究员 | 果品中心 | 技术指导 | 霍高智 | 环保 | 高级工程师 | 环保局 | 文件编写 | 高进兰 | 农学 | 高级教师 | 职教中心 | 技术培训 | 瞿艳江 | 农学 | 中级教师 | 职教中心 | 技术培训 | 鲁亚红 | 农学 | 中级教师 | 职教中心 | 技术培训 | 崔树明 | 农学 | 无 | 王木营蔬菜专业合作社 | 协调组织 |
(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分工明确,确保项目正常、高效运行。在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专家组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组织管理与工作部署、进展考核与监督;项目技术服务团队负责各个建设内容的实际实施,并定期向专家组汇报项目进展与实施情况。 科学规范建立项目管理档案、人员档案及数据库资料保存工作,注重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王木营蔬菜专业合作社各部门人员配置见下表: 理事长 王留芳 | 经理 崔树明 | 部门 | 人员 | 工人 40名 | 办公室 | 1 | 财务部 | 1 | 质检部 | 1 | 采购部 | 1 | 生产部 | 1 | 销售部 | 1 | 工程部 | 1 | 餐饮部 | 1 |
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和逐级管理,逐级考核的直线分层次管理体系。依靠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坚持自主管理,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中心,以责任为纽带,鼓励不断创新。 现有人员50人,项目建成后,基本沿用原有管理体制,成立园艺工程公司,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需增加配置管理工作人员5人,工人10人。 2017年建设观赏果蔬景观创意的设计与示范、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示范与工厂化生产展示项目。改造大棚2栋。 2018年进行新型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开发、教学培训等工作,建立技术服务团队,到京津冀各地开展技术服务。改造大棚6栋。建分拣及包装间、生物质肥料、病虫害防治、生产看护用房及设施。 2019年建成检疫检测用房及设施、科研及实验用房及设施;改造大棚6栋。以良好的环境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到来; 2020年建设管理用房,620.19m2;改造大棚7栋。 五、投资估算 (一)项目估算总投资4105万元。回收期限5年。见下表: 项目 | 资金(万元) | 园区整体景观改造 | 2085 |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普示范基地建设 | 200 | 观赏果蔬景观创意的设计与示范 | 700 | 普通日光温室观光蔬菜示范与工厂化生产展示 | 310 | 新型活体蔬菜旅游纪念品开发 | 810 | 合计 | 4105 |
(二)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410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000万元,缺口3105万元。建设单位将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妫川源积极规划发展旅游项目,教育培训及公益项目,以生态、绿色、健康为主题,全力打造一个集知识、产业、科技、创新、观赏为主的天然、绿色的产业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