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梦得《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天下有忧 2021-05-02
叶梦得《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①。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②。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③。

【注释】
望日:旧历的每月十五日。
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①“起瞰”三句:写作者年老偶病,在大风之后的寒夜,登上高城,遥望北方大片沦陷了的土地,无奈与客同饮,借酒浇愁。起瞰(kàn):起身登城,俯视四周。关河:指北方大片被金人占去的领土。
②“叠鼓”二句:天将破晓,鼓棰小击,声声细密而急促;闹鼓声中,武士飞马上场,拉弓搭箭,射向目标。叠鼓:接连不断地打鼓(指早晨报时的鼓声)。雕弓:指弓背饰有花纹的弓。
衰翁:词人自称。当筵(yán):席间、当场。虎士:勇士。双雁落遥空:形容箭术的神乎其技。
③云中:宋代云中路(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为宋、金攻辽盟约中预定归宋之地,后金背约吞并了该地。此指边境地区。汉时魏尚、李广曾在此击溃匈奴。又:指云中郡,为汉代西北边防重镇,魏尚、李广都曾在此击破匈奴,立下战功。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兴八年(1138年)。当时,宋朝北方的大片国土都已为金国占领,南宋王朝只剩下了半壁河山,建康城成为扼江守险、支援北伐军的重镇。词人此时再度担任建康府知府,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乐府雅词》此首题作:“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这里转录《全宋词》,以便鉴赏本篇时作参考。

赏析:
《水调歌头·霜降碧天静》是宋代词人叶梦得于绍兴八年(1138年)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写了霜降时节的凄清秋色;下阕写习武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对自己年老体衰报国无力的悲慨之情。全词笔力雄健,词情沉郁而又苍健。

词的上阕前四句写“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表明到了深秋,气候已经开始寒冷起来。“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写词人年老偶病,在大风之后的寒夜,登上高城,遥望北方大片沦陷了的土地,无奈与客同饮,借酒浇愁,说的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中的活动。“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二句写武士操练、演习骑射的热闹场景:天将破晓,鼓棰小击,声声细密而急促;闹鼓声中,武士飞马上场,拉弓搭箭,射向目标。以上写的都是客观的景物和事象,却又处处表现着作者的内在心情和心理。如:写秋寒以表现作者的老病忧国;写“起瞰”、夜饮等活动,以表现作者的国愁;写骑射活动场面,以表现作者的爱国豪情和民族自强的精神。景中有情,象中有意,所以才能写得情景历历,意象生动,境界鲜明。

下阕抒发议论,但议论都被情感化、形象化,而且设客争笑问难,生活气息极浓。所发感慨,同上阕写出的时令、气候、活动场景紧密相连,所以毫不感觉突兀。“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说词人已到垂暮之年,有位客人同他说笑话,问他这个病弱的老人:你平生的豪迈气概跑到哪里去了?你往昔奔马骑射为谁争雄,还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今你哪能比得酒筵上的武士,举手拉弓,弦声响处,便见有双雁从远空堕落。结尾“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二句,词人回答了自己因年老力衰而不能为国效力,抒发了“真堪愧”的悲凉、痛苦心情,然而他还在“回首望云中”,向往历史上抗击异族侵略者的爱国志士。词人不是一般地悼惜流年,感叹病老,而是热切地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只因为报国有心、回天无力而抱愧和感喟。虽有力不从心的悲慨,却仍然豪气逼人,给人以激励和振奋。

这首词以音乐性的语言描写出演武场上的各种声响:风声、鼓声、弦声、笑声构成了一支雄壮的交响曲,而“碧天、“高城”、“关河”又形成了阔大的立体空间境界。活动于其间的人物也英武豪雄,技艺高强。全词气势雄浑,感情真挚浓烈,所传达的一腔报国热情感人肺腑。

近代学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石林居士(叶梦得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著书百卷,藏书万卷,其词与苏、柳并传,不作柔碲妇人语。此词上阕起结句咸有峭劲之致。下阕清气往来,十句如一句写出,自谓豪气安在,其实字里行间,仍是百尺楼头气概也。

关注《题石林词》评说叶词,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这篇《水调歌头》系梦得晚年作品,用关注的话来评判,是符合实际的。毛晋《石林词跋》也说作者叶梦得晚年“不作柔语殢人,真词家逸品也。”(吕晴飞)

【评点】

关注《题石林词》: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起、结句咸有峭劲之致。下阕清气往来,十句如一句写出,自谓豪气安在,其实字里行间,仍是百尺楼头气概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