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丰收锣鼓》教案
2021-05-02 | 阅:  转:  |  分享 
  
第四单元农家新曲

欣赏《丰收锣鼓》

教学目标

1、欣赏《丰收锣鼓》,了解吹打乐。2、通过听赏区分段落,并能运用想象力,体验乐曲的意境,体会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热爱新农村热爱祖国。教学重点

1、了解吹打乐

2、区分段落,并能运用想象力,体验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

区分段落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精彩的表演(播放视频)

师:好,同学们知道这段音乐是哪个地方的特色?叫什么吗?

(锣鼓)

师:这是软锤锣鼓,它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万荣县高家庄的汉族锣鼓音乐。因鼓锤用麻绳特制而得名。在众多的锣鼓艺术中,独树一帜,是全国罕见的汉族特色锣鼓艺术珍品。上周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软锤锣鼓敲起来粗犷豪放、慷慨激昂,时而如猛虎归山,时而如潺潺流水,鼓点节奏变幻多端,表现了黄河流域一种粗犷、强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师: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曲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首先,请看教学目标。(出示教学目标)

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丰收锣鼓》,并思考:

1、观察《丰收锣鼓》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小组讨论:

1、乐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认为乐曲分几段?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回答:

1、生:二胡、琵琶、扬琴、云锣、唢呐

师:二胡拉弦乐器

琵琶、扬琴弹拨乐器吹奏乐器

唢呐、笛子、笙吹管乐器吹打乐

云锣、大鼓打击乐器

吹打乐是中国民间传统乐器合奏形式之一,它是由名族打击乐器和民族吹奏乐器两大部分组成。

特点:风格粗犷,篇幅较长,气势宏大,表演人数众多。

思考2

生:描绘了人们在田野里丰收的场景。

师:描绘了一幅田野丰收的景象,表现了我国农民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

区分段落

引子乐曲开始在由慢到快的鼓声中,乐队奏出雄厚、响亮的的旋律,高亢有力,气势宏大,把人们带入喜获丰收的热烈欢腾场面。

第一部分①热烈欢快,节奏紧凑,描绘了你追我赶的热闹欢腾场面。

②是①的进一步发展,但旋律起伏,显得流畅抒情。

两个主题重复演奏,彼此呼应,表现了在劳动中人们相互帮助,融洽无间的情景,最后出现了锣鼓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第二部分较为抒情

思考:与第一部分相比?情绪怎样?

开始由唢呐奏出号召性旋律,其他乐器奏出衬托性短句,给人以一呼百应的感受,紧接着是一段优美、抒情的旋律,接着,笛子、弹拨乐器交替演奏了一段轻松、活泼的旋律,表达人们舒畅、欣喜的感情。

第三部分

笛子奏以明亮的音色和散板,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

云锣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的旋律,让人联想起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

一开始由潮州锣鼓奏出气势磅礴的音响,在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变化再现后,打击乐又用京剧锣鼓中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加以发展,使情绪不断激越高昂,最后,再现第一部分的第二个主题,乐曲在热闹欢腾的高潮中结束。

四、活动

听赏《赶摆路上》,跟着音乐律动。





板书

情绪

引子高亢有力

第一部分热烈欢腾

欢快

第二部分轻松、活泼

第三部分恬淡、闲适

第四部分激越高昂





课后反思

?本节课有很多的不足,首先这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聆听乐曲,了解打击乐器的声音,同时了解这些乐器的作用,能够体会每一部分的音乐形象。

在上课过程中,我过多地去讲解乐器的声音,在分析每一部分时,音乐要素的分析还有欠缺,同时,让学生自己体会回答的部分相对较少,没有很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聆听乐曲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让学生熟悉主旋律,可以哼唱主旋律,而这一部分,我没有很好地去把握。应该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锣鼓这打击乐器上,同时,每一部分中打击乐器起到的作用更应该让学生了解。希望以后可以改进,这也是欣赏课中的一些不足。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