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匹大红妆缎:王熙凤让宝玉写的字,竟是黛玉嫁妆清单:一女两卖

 安阳源易缘 2021-05-02

40匹大红妆缎:王熙凤让宝玉写的字,竟是黛玉嫁妆清单:一女两卖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是红颜知己,但他俩的姻缘,根据种种草蛇灰线的伏笔,注定是有缘无分。

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96回中,章回题目: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王熙凤设调包计,让宝玉糊里糊涂娶了宝钗,林黛玉也在宝玉和宝钗拜堂成亲时,魂归太虚幻境。

在高鹗笔下,林黛玉被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合伙设局,抢走了宝玉,很多读者为孤苦无依的林妹妹鸣不平,认为她的下场太惨,被最爱的外祖母抛弃,被王熙凤抛弃,被舅舅贾政无视,同王夫人一起,把一个孤女逼上绝路。

其实,如果你认为林黛玉仅仅是被夺走了挚爱,就轻松死了,那就太天真了。

脂砚斋曾在品评《红楼梦》时说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又说:“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林黛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么和宝玉分开的?因为80回后内容的遗失,成为所有红迷心中永远的遗憾,但既然脂砚斋“字字看来皆是血”,如果仅以宝钗替嫁,黛玉病死做结局,似乎配不上“哭成此书”的悲痛。

其实高鹗的续写,也算有些功力,但对黛玉之死,仅仅处理成病死,就太肤浅了,其实笔者认为,在80回前,曹翁早已通过一个不经意的伏笔,将黛玉死前的经历刻画出来了:被迫外聘,没有明媒正娶,没有做正头夫人。

大红妆缎:是林黛玉的嫁妆清单,王熙凤向宝玉报信,竟被忽视

第28回,宝玉在王夫人房中刚吃完斋饭,就急急忙忙去贾母处找黛玉,经过王熙凤门前时,正碰见王熙凤“看着小子们搬花盆呢”。

王熙凤一见宝玉,立刻笑着说:“来得正好,进来替我写几个字儿。”

粗看这个情节,很多红迷觉得很正常,因为荣国府上下都知道王熙凤不识字,所以让宝玉帮忙写字,都觉得很正常。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王熙凤虽不识字,但她身边,常年有一个叫彩明的丫头,帮她记账。


 而且记账这种事,一般都是很私密的。王熙凤如此精明的人,平时放高利贷、克扣主子、仆人的月钱这种事,经常做,她怎么可能让宝玉帮她记账?而且平时,王熙凤从来没用宝玉干过这样的事,怎么这次突然叫宝玉写几个字儿了呢?

所以说,王熙凤让宝玉写几个字儿,是故意让宝玉写,让宝玉看的。

王熙凤让宝玉写的是几个什么字儿呢?

“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

对于王熙凤让写的这几个字儿,宝玉首先就有了疑惑,说道:“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

王熙凤说,你别管,横竖自己知道就行了。说罢又问宝玉,:“我还有个事不知你依不依,你屋里有个丫头,叫红玉,我和你说说,要叫了来使唤。”

宝玉急着去找黛玉,满口承诺:“只管叫了来,不必问我。”


那么,王熙凤叫宝玉写的这个单子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一张嫁妆单,“大红妆缎”,可不是结婚用的礼服?

那么,既然是嫁妆单子,是谁的嫁妆单子呢?笔者在之前的文章《林黛玉最后嫁给何人?不是宝玉,不是北静王,而是大权在握的王爷》中分析过,正是黛玉的嫁妆清单。

这个红玉丫头,原名林红玉,黛玉在灵河岸边时,是绛珠草,“绛”指红得发紫,所以说,“绛”就是“红”, 林红玉就是林黛玉。

 王熙凤这时候要宝玉屋里的红玉,实际此处正在写黛玉被荣国府偷偷外聘了人家。而一向不谙俗务的宝玉不理解,这正是王熙凤偷偷向他报信:他的黛玉,马上就要另嫁他人了。

偷的锣儿敲不得:黛玉被偷偷许配给别人,宝玉浑然不觉。

那么,既然这是一份黛玉的嫁妆清单,黛玉出嫁这么大的事,荣国府的主事人贾母、王夫人、贾政等就不可能不知道,但宝玉却浑然不知,还兴高采烈地去找林妹妹玩,只有一个原因:王夫人等人,将黛玉外聘这件事,对宝玉封锁了消息。

王夫人不让对宝玉说黛玉外嫁的事,王熙凤作为王夫人手下的兵,就不能违抗命令。


但王熙凤毕竟是站队宝黛姻缘的,她想传递消息给宝玉,又要隐晦,这就出现了让宝玉写几个字儿的下策。

只可惜,宝玉不通俗务,没有领会凤姐的心意,让黛玉从他眼皮底下被拐走了。

其实,黛玉被外嫁,王熙凤偷偷向宝玉传递信息,还隐藏着一个事实,黛玉被外嫁,是偷偷摸摸进行的,而非明媒正娶。要不然,即便宝玉再呆,锣鼓喧天办婚事,宝玉不可能不知道。

脂砚斋在绛珠草来历旁曾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

所以说,黛玉的化身有很多个,其中尤二姐正是黛玉被外嫁的一个化身。

当日贾琏娶尤二姐作二房,因贾琏在国丧家丧两重孝中不能婚娶,又因为害怕王熙凤之威,因此贾琏在贾珍父子帮忙下,瞒着荣国府所有人,偷偷把尤二姐娶了,安置在外室小花巷内。


尤三姐说起贾琏偷娶尤二姐时,曾非常愤怒地说:“我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姐姐(尤二姐)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得,我也要会会那凤奶奶去……”

偷的锣儿敲不得,这正是黛玉被外嫁时的境况,被贾家拐了出去,偷偷摸摸地作了权贵的外室二房。

2对金项圈:黛玉被一女两卖,两位王爷争一女

在王熙凤提供给宝玉的这份嫁妆清单中,除了40匹大红妆缎,还有40匹蟒缎,上用纱100匹,以及4个金项圈。

其实,这几件嫁妆里大有玄机,先看这4个金项圈。金项圈,宝钗也有一个,上面刻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字,正好和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儿,实际就是定情信物的意思。

定情信物,自然都该是一对儿,男女各一,而此处的金项圈,不是2个,而是4个,是2对儿,什么意思?正是黛玉被贾家一女两嫁了。


关于一女两嫁的情况,就在《红楼梦》开头便有,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被拐卖后,拐子养她到十二岁时,一女两卖,把她分别卖给了冯渊,和四大家族之一,薛家的薛蟠。

最后,薛蟠更加财大势粗,把冯渊打死,生拉活拽着把甄英莲拖入薛家,作了薛蟠的妾。

对照种种线索,黛玉在80回后,也可能被一女两卖了。那么她被卖给谁了呢?

再看嫁妆单中的“蟒缎”和“上用纱”。

蟒缎,明清时代规定,蟒缎平民及5品官职以下的人不得使用,所以嫁妆单里既然有40匹蟒缎,说明黛玉被外嫁的2个人,都并非等闲之辈,至少都是官阶5品以上的高官。

其次,嫁妆里还有100匹上用纱,所谓“上用纱”,是宫里或皇亲国戚才能用的纱,说明对方极可能都是王爷。

是哪两个王爷呢?

笔者在《林黛玉最后嫁给何人?不是宝玉,不是北静王,而是大权在握的王爷》中也分析过,黛玉的一个分身,正是唱戏的小旦蒋玉菡。


蒋玉菡明确说,北静王赠送了他一条大红汗巾,而忠顺王爷上贾家找宝玉,讨要蒋玉菡,说明黛玉被外嫁的两个人,一个是北静王,一个正是忠顺王爷。

而北静王平时和贾家来往极为频繁,说明贾家和北静王是盟友,而贾家到最后的结局是大厦将倾,按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原则,北静王最后的结果,恐怕也是和贾家一样倒了台。

而从忠顺王爷和贾家素来没有来往,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对贾政丝毫不客气来看,忠顺亲王和贾家并非一派。既然北静王是倒台的一方,那么忠顺王爷最后应该是斗倒了北静王的一派,是胜利者。

薛蟠比冯渊势大,打死了冯渊,抢夺了甄英莲,相应的,忠顺亲王斗倒了北静王,要强娶黛玉。

不过,黛玉与香菱不同的是,香菱最后无可奈何,成了薛蟠的妾,而黛玉《葬花吟》里“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说明黛玉守身如玉,为保清白,在被玷污前,早就自尽而亡,为爱殉情了。

这才是黛玉“字字是血”的结局,于无声处听惊雷,曹翁在家长里短间,竟蕴藏着这么恐怖的情节,让人不得不为他笔下的黛玉鸣不平——她太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