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玉米市场有四道坎,“降价潮”要来了?还能突破1.5元吗?

 农民的小帮手 2021-05-03
进入5月后,国内玉米行情依然不稳,期待的3000元/吨的大关没有到来,多地都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山东个别深加工企业报价达到了3000元/吨,集中在2800-2900元/吨区间较多。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的5月份玉米价格会迎来一定幅度的上涨,从5月初来看,还没有发现大涨的势头,小幅度的下跌却提前上演。不禁要问,5月份,玉米价格突破3000元/吨,也就是1.5元/斤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综合多种因素,5月份摆在玉米市场面前有4道坎,这4道坎会阻止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因此,想要突破1.5元/斤,需要看这4道坎的影响程度,具体如下:

1、进口玉米的影响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预测,2020-2021年度我国的进口玉米数量将达到2200万吨,而2019-2020年的进口玉米数量为1000万吨左右,再往前,每年不超过400万吨。
进口玉米数量的上涨,一方面说明玉米需求量大,供应存在缺口,另外一方面,还会影响到国内的玉米价格。根据3月份玉米进口量统计数据,进口玉米单价约为1664元/吨(不含关税)。这个价格和国内目前2800-2900元/吨的价格相比,优势特别大。
不过相对的一个好消息,当进口玉米的数量达到720万吨以后,关税是65%。如果按照3月份的玉米进口价格,加上65%的关税,价格达到了2760元/吨左右,虽然和国内玉米价格相比,优势已经很小,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优势。

2、《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星替代技术方案》的发布

玉米是养殖业主要的饲料,养猪、养鸡消耗玉米量较大,根据市场上的情况,如果供应量不变,消耗量越大的情况下,饲料价格也就越高。
随着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饲料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猪鸡饲料玉米豆粕减星替代技术方案》的发布,很好的减轻了玉米的供应压力。
方案中提到,选用小麦、高粱、大麦、稻谷、米糠及木薯对玉米进行替代,并且对饲料也提出了相关的替代方案,至多可以将玉米用量降至0,大大减轻玉米市场的供应压力。
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好事,替代饲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利润,但是,降低了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从农业角度来说,对于种植户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

3、工业领域的定向投放
市场有传言,5月份会工业酒精企业定向销售稻谷、小麦,并且总计约2000万吨。如果这个传言能成真,也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一个坎。玉米除了用作饲料外,在工业上需求也比较大,过多的玉米需求,会刺激玉米价格上涨。
当玉米价格过高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选择小麦来替代,而如果上述传言能成真,相对低价的替代品势必会影响玉米的价格,当工业上对于玉米的需求降低后,市场总需求降低,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难度加大。不过,目前还未确定,需要继续关注。

4、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

2016年玉米最低收购价取消,改为通过“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以后,市场的玉米价格1元/斤已经不低,让一些农户放弃种植玉米。
而2020-2021年,玉米价格大幅上涨,1.4-1.5元/斤的玉米已不罕见,能够预测,玉米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导致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文件,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将增加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
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产量也会随之上涨,市场玉米供应充足,进而会影响到价格,玉米上涨难度增加,降价或许是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结果。
综上所述,上面提到玉米市场的4道坎,主要是从种植户的角度来分析,因为会导致玉米价格上涨难度加大,这是种植户不愿看到的情况。
至于玉米价格会不会达到1.5元/斤,小帮手个人也预测,5-7月期间,有这个可能性,一旦进入8-9月份以后,尤其是10月份玉米大量收获上市后,估计玉米价格会有相对较大幅度的下跌,但不希望降到1元/斤左右的价格。大家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