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桑葚三味 2021-05-03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因为被迫担任伪官,王维自认无脸见人,因此,每次例行上朝,王维都尽量不和同僚说话,下朝后就匆匆回家。

如果说例行上朝还可以敷衍了事,那么,为安禄山弹奏琵琶则逃无可逃。安禄山动不动就要大宴宾客,每次大宴宾客,必定要他弹奏琵琶,且不允许他有一丝半点推脱。王维无法,只好硬着头皮当着众人的面弹奏。每回弹奏,都低头示人,默然无语。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玉真公主送他的镶玉螺钿紫檀琵琶又回到了他手中。那是在一次宴会上,酒过三巡,安禄山心情大好,当场命李猪儿将这把琵琶赐给王维,并哈哈大笑道:“琵琶虽好,也只有到了你手上,才能弹出天籁之曲!”

这日不用上朝,也没有收到安禄山的旨令,王维松了口气,在家中抄写佛经。忽然,有门童来报说,黄门侍郎韦斌派人前来,请王维到韦斌府上叙旧。

王维自然是认识韦斌说起来,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且相识多年。

韦斌父亲名叫韦安石,为人正直,生性持重,武后执政时期,曾数次当面折辱张易之兄弟,被赞为“真宰相”。唐睿宗复位后,韦安石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力保当时还是太子的李隆基,深受李隆基赏识。在韦安石的影响下,韦斌也容止严厉,有君子之风

729年,韦斌娶李隆基弟弟薛王李业的爱女平恩县主,成为李隆基的侄女婿。746年,李林甫为了扳倒太子李亨,故意诬陷太子妃韦氏的哥哥、刑部尚书韦坚因为韦斌和韦坚是亲戚,韦斌受到牵连,被贬巴陵太守,后改为临汝太守。

当王维担任伪官,在朝中遇到同样担任伪官的韦斌时,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而且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人多口杂,也不便说些什么。

今日韦斌相邀叙旧,定是有什么心里话要和自己聊吧?王维当即起身前往

韦斌的宅邸也在天津桥附近,和王维的宅邸相隔不远。当王维在门人引领下快步走进韦斌宅邸的堂屋时,韦斌心头大喜,正想起身相迎,旁边有一身穿胡服的官员故意咳了一声,韦斌脸上一滞,只好苦笑着站在原地,等王维走近了,才抱拳道王大人,多日不见了”声音中难掩复杂难言的愁苦情绪。

王维心中一沉,早在洛阳沦陷时,他便听说韦斌被叛军抓获,并在安禄山手下担任黄门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一职。以他对韦斌多年的了解,他深知韦斌不是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人,韦斌一定有他的苦衷。

因为有胡人官员在场,王维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好客套地回了一句:“不知大人相召,所为何事?

“今日请王大人前来,只是叙旧,并无他事这是朝中的苟大人,王大人请坐。”说着,趁胡人官员不注意时,迅速向王维递了一个眼色。

王维会意,向苟大人点了点头,撩起袍角,散腿坐在韦斌下首。韦斌拿起酒壶,给三人分别斟了一杯酒,起身举起酒杯道:“王大人来到洛阳多日,今日还是第一次请王大人喝酒,实在是韦某的罪过。韦某自罚一杯,先干为敬。”说着,一仰脖就喝下了一杯。

韦斌并未落座,又给自己满上第二杯,举起酒杯道:“人生有四喜,其中一喜便是'他乡遇故知’。韦某和王大人相知一场,今日重逢,喜不自禁。这一杯,韦某为重逢干了。”王维心头一热,也仰头喝下了一杯。

韦斌忙给王维满上一杯,又自斟一杯,清了清嗓子,意味深长道:“王大人,大唐气数已尽,大燕取而代之,上则顺应天意,下则顺应民心。大人振奋精神,和韦某一起为大燕效力”说着,又抬头喝下了杯酒。

韦斌一口气敬了王维三杯酒,又说了这样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一旁的胡人官员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举杯敬王维道:“苟某久闻王大人盛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难怪皇上如此高看王大人。

自从看到韦斌给他眼色,他就知道韦斌有话想对他说,因此,对于韦斌和苟大人的这番敬酒,笑着接纳了。当务之急,是如何支开这个胡人官员?

正当王维低头寻思时,忽然听到韦斌一叠声的道歉“苟大人,真是对不住,都怪韦某方才贪杯,一时有些上头,连酒壶都不稳了。来人,快好生服侍苟大人更衣。

原来,韦斌方才为苟大人敬酒时,故意拿不稳酒壶,酒倒在了苟大人身上韦斌满脸通红,连连道歉,苟大人虽然有些懊恼,但想到韦斌确实是喝多了后的无心之举,便也不予究,随侍从更衣去了。

苟大人一走,韦斌看四下无人,马上凑近王维,眼角似乎有隐隐的泪光,一脸动容道:“摩诘有了你,我的心愿终于可以了结了。

王维只觉得胸口酸胀,马上握住韦斌的手道:“不知贤弟有何心愿?

韦斌叹了口气,由于时间紧迫,只好删繁就简就说了他的苦衷和隐忧。

原来,安史之乱爆发时,韦斌正担任临汝(今河南汝州)太守。安禄山当时打的旗号是“诛杨,清君”,一些州郡官员本来挺痛恨杨国忠,并不了解安禄山的真正目的,再加上府兵制已经形同虚设,所以河南河北一带迅速沦陷,韦斌所在的临汝也不例外。

韦斌本是忠义节烈之士,被俘后拒不投降安禄山用他的妻儿人质逼他投降。
为保住妻儿性命,并伺机从内部瓦解叛军,韦斌决定采取权宜之计,韬光养晦,假意投降。

因韦斌是李隆基的侄女婿,又是大唐高官,安禄山就让他担任黄门侍郎,以此吸引更多大唐官员投降大燕

不过,安禄山只信任原来的班底,根本不信任韦斌等投降的大唐官员,只把他们当作摆设,并不给予任何实权。不仅如此,安禄山还派他的心腹苟冲到韦斌身边任职,名义上是韦斌的幕僚,实际上是监视韦斌的一言一行

韦斌一直在寻找从内部瓦解叛军的机会,却一直无从下手。紧接着,战局越来越不利于大唐,及至皇上逃离长安,长安沦陷,韦斌彻底陷入了绝望。他本有忠义之心,却一步一步沦落至此,背上了叛臣逆子的千古骂名。他已经百口莫辩他该怎么办?

就在不久前,他在朝中遇到了王维且看了王维写的《凝碧池》。当他读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时,顿时掩面恸哭。透过王维的诗,他读懂了王维的心。同样在安禄山手下担任伪官,王维和陈希烈、长均兄弟都不一样。王维字字滴血的心声,不也正是他最真实的心声么?

因此,韦斌迫切想向王维倾诉他的苦衷和隐忧,以期将来大唐平定天下之日,可以让王维代他向大唐天子表明心迹。

想到这里,韦斌“扑通”一声跪在了王维面前,泣不成声道:“摩诘,我兄长韦陟正在江南率领部队奋勇抗敌,我却身陷敌营,沦落至此,愧对列祖列宗。我这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恐怕等不到逆贼枭首之日了。待天下重归大唐之时,请你叩请圣上,为我做个见证,拜托了!”说着,就向王维下去。

王维心头一惊,忙双手扶住韦斌,眼含热泪道:贤弟,切莫说这些丧气话。我答应你,只要我能等到那一天,一定为你转达圣听,表明心迹。

韦斌强撑着站了起来,颤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塞到王维手中道:“这是平恩公主给我的信物,有朝一日,请你帮忙转交圣上。圣上看到这个,自然就明白了。”

王维含泪点了点头,目光笃定地看着韦斌:“请放心。”

眼看苟冲快要进来了,韦斌赶紧抹去眼泪在王维对面坐下,长长叹了口气,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王维听:身逢乱世,世事难料。千秋功过,谁人评说?

王维紧紧握着尚且带有韦斌体温的玉佩,也在心中一声长叹,说不出一句话来。(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