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建德】探幽严州府的千年古韵

 德清居士图书馆 2021-05-03

严州府是一个四省(浙、皖、闽、赣)交汇的交通连接点,古严州是一个商业极其发达的地方,从目前所遗留的房屋和街道店面可以依稀推见。

兰江和新安江交汇的三江口往下就称建德江,对建德江三江口写的最美的一首诗,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读着这首诗,闭上眼睛就能想象出一幅多美的月下山水画浮现出眼前。

梅城确实很美,美得令人流连忘返,安静得如古代大户人家幽居于后花园的大小姐,仿佛是在现代文明中被遗忘的千年古城,是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桃花源。梅城的美,不仅是在山水,更在人文。

自古梅城的文风很盛,明代是科举的鼎盛时期,也是严州府城修建科举牌坊的鼎盛时期。因为科举的成功,使得梅城陆陆续出了科举中的状元,进士,举人,这些读书人中举后,陆陆续续出任了朝廷的大官,所以梅城陆陆续续修建了几十座牌坊。

牌坊,又叫牌楼,源于我国古代里坊制之坊门,至明清时已演变为一种标志性、纪念性建筑。《通训定声》云:“坊又为望,建坊言众所望,古制旌表节孝、巍科、上寿,皆给帑建坊。”故牌坊除具有“立邑里之名”外,更具有标榜功德、旌表功名、颂扬节烈、褒奖孝义、表彰忠勇等象征意义,是以诏为国制。而梅城古街被称为“中国牌坊的历史博物馆”

 因为战乱,文革等历史原因,留存的牌坊已经几乎没有了。为了弘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的优良传统,梅城已陆续修复(或重建)了三元坊、状元坊、建德坊、思范坊、贞节坊等牌坊。 

梅城总府前街上的三元坊,就是为纪念明朝商辂连中三元而建。商辂在明宣德十年,连中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第一名,为明朝唯一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者。初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为纪念这位乡贤,在省城杭州、州城严州、县城淳安为其建三元坊。该坊后因火灾被毁。清道光年间,商氏后裔重建。1942年8月,毁于日寇炸弹,于2019年7月重建。

状元坊位于梅城老邮电局和西门后街之间的路口,始建于南宋,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2019年6月完成了重建。牌坊保留着徽派风格,四柱三门皆以巨石凿制,刻有狮子、凤凰、花卉、鸟兽等浮雕,造型美观、雕刻精细。

牌坊上“甲第魁首”,说的就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而这位主人公就是严州的方逢辰。

在梅城古镇的十字街口看到一组成品字形排列的牌坊,很值得细细地观察和解读这三个牌坊。

这座“先忧后乐”坊是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石牌坊,最高的三楼正中央有"钦定"二字,北面的字牌是“先忧后乐”,额枋上写着“思范坊明嘉靖已末年迁地于清末”,估计是说牌坊是明朝嘉靖年立,清末迁地于此。这一座先忧后乐坊,就是为了纪念范仲淹而建,因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转身到牌坊南面,顶上依然是"钦定"二字,中间的字牌是“思范”,额枋上写着“范仲淹字希文,宋景祐中由右司谏秘阁校理知睦州,创龙山书院,建严子陵祠于钓台,作严先生祠堂记”。据说,范仲淹非常钦佩严子陵,在上任乘船过富春江严子陵隐居处时,写下《五绝》、一首:"子为功名隐,我为功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整座牌坊庄严雄伟,基座上面两面各立两个石狮子,牌坊的细部雕饰的也很精美,抱柱石上雕刻着“双狮滚绣球”等图案。

 

再看另外两座牌坊,东面的牌坊叫“汉富萅治”坊,字牌下方还有密密麻麻的字。这个“萅”查了一下,意为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坊的说明大意是:建德是从富春县(富阳原名)分出来的,可以指代。明万历十一年,建德知县俞汝为曾经在县衙前建立过富春治坊。

牌坊的背面顶部有“御制”两字。立柱上方雕有云纹,字牌是“龙兴之州”,下面一行字“严州星纪南斗吴越分野古为富春之所属地素有越角吴根之称”,抱柱石中间是“双龙戏珠”图案,两侧分别是“星纪”和“南斗”。至于“龙兴之州”,据说宋朝的太宗、高宗、度宗三位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经领过严州的地方官职务,所以严州被认为是“龙兴之州,潜藩之地”。

西面的“理学名邦”坊看去比较简洁,也是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石牌坊,檐下斗拱板雕有“御制”牌,牌坊正面上枋正中额刻“理学名邦”四字,两侧次间刻有“伊洛”和“渊源”各二字。额枋上写着“南宋理学辐辏於严陵,乾道间张南轩栻、吕东莱祖谦同司职严,常讨究于学宫时,朱晦庵与南轩同宗伊洛,朱熹来严陵讲学或以书相与探讨证周氏之太极,研吴氏之知言。三流齐归,一时光燿东南,其后继之,以陈北溪、钱融堂、赵彦肃等从三贤遊,而受教者甚众,理学之盛,足誉名邦”。抱柱石上理学贤人聚会浮雕,栩栩如生。所谓理学三贤会聚,即朱熹、吕祖谦和张栻三位贤人。牌坊背面正搞基建无法拍摄。

梅城品字型三牌坊,气势雄伟地立在太平桥东的三个方向,接受游人的来访和瞻仰,牌坊上的文字大都是有出处,来自有关古代文献,让现代人感到有点深奥难懂。但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牌坊的南面是一座“太平桥”,这座桥曾经是连接集镇南北的“要塞”,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太平天国时期,“长毛”进入梅城的城南烧杀抢掠,却不进城北祸乱,所以百姓纷纷从这座桥进入城北以求太平,所以取名太平桥。

行走在梅城府前街,稍留心便会发现这处古老的住宅。这儿曾是浙大一名教员的娘家,因当时学校迁至梅城后,人多房少,竺可桢教授一家就居住在这。


斑驳的墙体,还能看出当初的精雕细琢,原本白色的墙体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布上了自然侵蚀形成的浅黑色。就那样伫立着,庄严神圣。在这里,学生们见证了浙大师生当年艰苦不忘治学的精神,也亲历了浙大师生当年生活过的老街古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很快延烧到浙江。11月,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及部分家属,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开始西迁,流亡办学。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历建德泰和之夜月,倚宜山湄潭之秋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浙大西迁”、“文军西征”启程了,而他们的第一站便是梅城。

除了历史遗迹,马头墙、青石路、木雕栏以及白墙黑瓦,人潮拥挤的正大街逛逛也是必须的

梅城的美食也极有特色,严州干菜鸭、严州烧饼、梅城手工面等很是美味

在老街狭长的小巷,两边均为民宅,斑驳的老墙,灰黄的色彩,沧桑中不乏历史的久远感,老街巷子名很有特色,水巷子、黎屋巷、蓝屋巷、月宫巷、西箭角、珠条街等,富有诗情画意。

梅城古镇以前还是商贾聚集地,其中以天后宫——福建会馆最具代表性

怀旧风的新华书店和电影院,还有老字号

六眼古井位于前街文化馆对面,整个井身是用石板砌成六角形的,井深7.7米,水深5.7米,口径1.65米,上有6个井圈。明宣德年间马量福出资建造,明宣德八年,严州知府万观题“德沛甘泉”表彰此举。

行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抚触着痕迹斑驳的墙面,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和路人讲述着昔日的故事,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