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Martin2016 2021-05-03

日前,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研究成果,评估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间居民整体健康行为,并进行溯源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力求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该报告显示,健康投入较高的城市主要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中深圳、杭州、广州、南京、上海位列前茅显示出健康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作为南京八大产业链主攻方向之一

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

事关市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抢抓“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机遇、健康需求机遇、技术变革机遇,找准找实产业强链补链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标识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一季度,全市八大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有力,收入总额接近3700亿元。其中,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实现收入750亿元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建立企业梯次培育库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扩大产业链“朋友圈”,已成为助力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

金斯瑞的基因合成供应全球第一,传奇生物CAR-T细胞药物国内第一、全球第四,世和基因癌基因技术全国前三,国内基因测序行业20强企业已有12家落户我市。

这是我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已集聚的一批“创新天团”。

近年来,随着创新名城建设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市生物医药创新力量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市科技部门通过孵化初创型企业、壮大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科创森林”初具规模。

2020年,180家企业进入梯次培育库,培育独角兽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6家5家企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化药企业。

按照产业链发展方案,我市将制定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集中力量、捏紧拳头支持龙头和骨干,力争到2022年,全市主营收入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再通过3年努力,超百亿元企业达到5家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布局建设31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新药从研发到进入临床再到上市,要经过药靶表征、候选药物、药物代谢等10多个关键环节,对大多数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要打通这条漫长的产业链,平台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南京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针对新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全流程、全周期,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高标准谋划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高通量测序仪40台,测序规模及通量能力亚洲第一、全球领先;药物临床前毒理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在双(多)特异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溶瘤病毒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临床前评价,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平台包含新药检测中心、基因测序中心、质谱检测与分析中心、生物样本中心及国家大数据中心五大服务阵地,致力于优化整合区域生命健康服务领域资源,助推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布局中的“基因之城”建设,构建从样本交汇、多组学发掘、数据演练到服务新药创制的生命健康产业全链条研发服务体系,为生命健康产业领域中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分析检测、研发服务、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科技信息、创业孵化等“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围绕“加速产业集聚,打造产业链集群”,我市重点打造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江宁区生命科技小镇、南京经开区新港医药产业化基地、栖霞区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高淳区医疗器械产业园6个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构建形成协同有序、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

截至目前,全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已布局31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2家、市级7家,涉及药物筛选、动物实验、药效药理、制剂工艺、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共性制造等不同环节,总投资额约36亿元。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发挥板块核心优势

4月27日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溧水区介绍建设“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相关情况。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这一定位内涵丰富。

作为全省唯一的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溧水区先后举办两届“健康中国”发展大会,全力打造“健康中国”示范样本。

溧水区发改委主任徐正宏介绍:

“中心”是区域地理中心、经济中心,也是区域创新中心、开放中心和消费中心;

“新城”则是要成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是生态文明的典范,是健康中国的样板,是充满活力的热土,是品质城市的标杆,是现代治理的窗口。

目前,溧水提出了“1—5—10”的总体路径,即聚焦“一个定位”、打造五大名城”、实施“十大工程”

“五大名城”,即:制造名城、健康名城、会展名城、教育名城、文体名城,是建成“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的具体体现。

其中,健康名城目标是:打造健康中国示范样本。目前溧水区已集聚了宝能、绿地等旗舰舰集团,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均创成三级医院,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已基本建成。

“十大工程”中包含的“健康溧水示范工程”,将重点推进六大经济功能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符合乡村振兴样板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江苏省康复医院

围绕开展“产业质效提升年”活动,我市相关板块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过硬的成效,抓好今年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推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强链补链取得更大进展,加快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江北新区

继续做优做强一流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切实打通“从科研到产业再到市场”的通道,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聚焦重点领域,打造独具创造力、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强化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富有“磁力”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环境。

江宁区

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为重心,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强链补链;坚持龙头引领,提升产业规模;深挖平台资源,推动校地融合;用好专家资源,提供智力支持;强化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做好顶层涉及,编制“十四五”产业规划,加快打造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

栖霞区

锚定目标,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盘活资源,着力提升创新能级;深挖潜力,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抢抓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红利。

高淳区

围绕目标任务,切实推动关联企业集聚,抓好重点企业培育,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强化各类要素支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南京经开区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盘活资源,激发存量潜力;坚持项目为王,全力做大增量;促进双链融合,实现协同发展;打造优质平台,拓展新兴业态;优化发展环境,营造一流生态。

“小目标”——全国第一方阵

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南京抢抓“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机遇,推动医药、医工、医信、医疗、医养、医体“六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目标是:到2022年,全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超3200亿元,产业创新力综合排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将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平台对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建设的支撑作用,高质量建成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专业服务平台、临床试验平台,切实增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能力,推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01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体系

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谋划规范的数据脱敏和使用机制,打造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为创新研发和发展慢病管理等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服务和支撑;择机筹建满足创新研发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大型动物实验平台;扶持一批专业化CRO、CDMO服务平台,进一步缩短创新药物研发周期,控制成本并降低研发风险。

02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能力

在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投资资金的多渠道、多方式,组建利益一体化的投资主体,分担政府硬件投资压力,形成各方合力;在管理和运行方面,要鼓励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化服务团队,使平台能够满足企业研发所需的一揽子服务需求;落实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绩效奖励政策,鼓励平台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需求提升科研服务能力。

03进一步推进平台资源共享

加大对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范围的宣传和推广,增强供需间的配对;积极探索建立以项目牵引为抓手的协同合作机制,在研发、转化的关键环节,发挥不同平台的作用,延伸和扩大平台的整体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创新券等补贴政策,继续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实验仪器的共享共用,有效提升其使用效率。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南京这个产业定下的“小目标”

全媒体记者:原玲

编辑:江沁涵

执行主编:冯薇

主编:梁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