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屎藤

 木子的书屋 2021-05-03

除湿通络又祛风

   鸡屎藤学名Paederia foetida又名臭藤、臭鸡矢藤,为茜草科鸡矢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鸡矢藤的全草及根,夏季采收全草,晒干。《纲目拾遗》云:搓其叶嗅之,有臭气,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鸡屎藤及诸、诸之名皆源于其臭气。





      每年的9-10月份,是鸡矢藤的收割季。除留种的外,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凉干即成。或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供药用。





   鸡屎藤,多年生草质藤本。其茎呈扁圆柱形,稍扭曲,无毛或近无毛,老茎灰棕色,直径3-12mm,茎皮常脱落,有纵皱纹及叶柄断痕,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嫩茎黑褐色,直径 1-3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白色或浅绿色。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或披针形,长5cm,宽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全缘,绿褐色,两面无柔毛或近无毛;叶柄长1.5-1.75cm,无毛或有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前者多带叶,后者疏散少花,花序轴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常生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



  鸡屎藤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恶心,但其实使用价值挺高。经过适当的加工,鸡屎藤也可以用来食用,有些用来煲汤,制作糖水、汤圆等,臭味消除,反而回味无穷

    鸡屎藤入药,味甘、酸,性平,归心,肝,脾,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消肿、止咳、止痛功效。

    用于治疗风湿性筋骨痛疼,跌打损伤,外伤性疼痛,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支气管炎;外用于皮炎,湿疹及疮疡肿毒。

   《生草药性备要》载: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 《本草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根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 《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 《植物名实图考》载: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有的药书载其为补药,能够补气。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验方:

    1.治小儿疳积:鸡屎藤12g,猪肚 1副,猪肚处理干净,切条,放入妙锅中,加清水和鸡屎藤根一起炖煮2小时,除去药渣,加盐调味。喝汤,食猪肚。

   2.治背疽:鲜鸡屎藤适量。捣烂,敷于患处即可。

   3.消食健胃、化痰止咳:鸡屎藤叶50g,大米 500g,鸡屎藤叶和浸泡过的大米放在石臼中研成粉状,然后用水和匀,掐成约小指大似小虫状的粑仔。等锅中水烧开后,下粑仔,再加适量红糖即可。

    4.治气郁胸闷,胃痛,食积腹泻:鸡屎藤30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5.治红痢:鸡屎藤120g,路边姜60g,猪瘦肉300g。猪瘦肉洗净,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路边姜和鸡屎藤一起炖煮1小时,除去药渣,喝汤,食肉。



著名火神派名医李可视鸡矢藤为肝病必用之药,著名处方有四逆参灵夏鸡汤和附桂理中鸡矢藤汤,两方中其鸡矢藤用量均达60g,恒有良效。

对各种消化道疾病疼痛用元胡伍鸡矢藤,疏肝胆而健脾胃,而以行气止痛。

对于一些跌扑外伤性疼痛或一些痛经患者而不愿多用药者,常用150g鸡矢藤单用煎水,几剂也可收良效。

对于疥疮妇人各种阴道炎湿疹等一些湿热性疾病,常采用鸡矢藤伍白藓皮苦参黄柏冰片类煎水冲洗外用,可取殊功。

治食积腹痛腹泻,可单用鸡矢藤煎服或配山楂、神曲山药等同用,一到二天可缓解其症状。

治脾虚食少而消化不良,用鸡矢藤可与党参白术、麦芽砂仁叩仁同用,可解食欲不振而缓解腹胀腹痛之功效。

鸡矢藤相对于来说,大部分人都可以吃,但是还要注意,孕妇不可服药,一些严重疾病,

鸡屎藤还可以作食品用,琼粤两地还爱搓碎叶子取汁或和糯米一起搅拌做甜品吃。

如果遇到要服用鸡矢藤的话,最好问问医生而遵从医生的嘱咐,避免自己服用错误而成误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