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梦想童年594 2021-05-03

将星闪耀的唐朝,名将层出不穷,能被唐人视为名将,想必定是不同凡响。

唐肃宗时,追封西周开国名臣姜尚为武成王,诏令京城及各州皆设太公庙,并以张良、韩信、白起等七十四位历朝历代的名臣名将配享姜尚两侧。其中有十位被尊为十哲,其余六十四位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在这武成王六十四将中,其中就有十人是山西的,现在就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进行一一详解。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卫青,河东平阳人,在今山西临汾西南,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前129年,卫青被封为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七百余人,取得龙城大捷,被封关内侯。公元前127年,卫青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公元前124年,卫青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因功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公元前123年,卫青率军二出定襄,斩获万余人。公元前119年,卫青两路出兵,远涉漠北,和单于兵相遇,漠北大战,卫青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匈奴重挫,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霍去病,河东平阳人,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名将、军事家,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

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随卫青漠南击匈奴,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初战便封侯。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浑邪王、休屠王部。霍去病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此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21岁的霍去病与卫青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经此一战,匈奴单于逃到漠北,而漠南无王庭。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关羽,河东郡解县人,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200年,降曹的关羽,被任命为偏将军,在官渡之战中与张辽同为前锋,阵斩颜良而还,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公元219年,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刘备占据汉中。关羽也水陆并进,围攻襄阳和樊城,水淹七军,全歼于禁援军,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想法。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张辽,雁门马邑人,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201年,张辽与夏侯渊同围昌豨于东海郡,张辽洞察敌情成功劝降昌豨,东海郡在此后保持了长达5年的平静。公元205年,袁谭败亡后,张辽受命安抚海滨一带,征破辽东公孙度的营州刺史柳毅。公元207年,张辽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公元209年,江淮豪强陈兰、梅成作叛,张辽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公元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东吴军队遭受了重创,张辽威震江东,官拜征东将军。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梁大尉永宁郡公王僧辩:王僧辩,太原郡祁县人,在今山西省祁县,南朝梁名将,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548年,东魏降梁大将侯景与梁宗室萧正德勾持,举兵反叛,进攻梁都城建康。湘东王萧绎派王僧辩为大都督统领一万军队赴救建康之危。公元551年,王僧辩被拜为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降臣侯景,大获全胜,因功升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公元552年,与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平定侯景之乱。王僧辩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斛律光,太安狄那人,在今山西省寿阳县,敕勒族,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相国斛律金之子,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552年,斛律光随从文宣帝的大军出塞,用兵库莫奚。斛律光为先锋,打败库莫奚军队,掳获甚多,因功官加晋州刺史。公元558年,斛律光领兵夺取了北周的绛川、白马、浍交、翼城等四戍,因功任朔州刺史。公元564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派遣柱国、大司马尉迟迥、齐国公宇文宪、柱国庸国公可叱雄等,率兵十万攻打洛阳。斛律光率五万余骑急行军赶赴洛阳,两军在邙山大战,尉迟迥等人大败,斛律光射杀了周将可叱雄,获首级三千多级,尉迟迥、宇文宪幸免一死。武成帝高湛亲临洛阳,迁任斛律光为太尉,又封冠军县公。公元571年,参加汾水之战,大破北周柱国辛威和韦孝宽,北周军队败逃而去,斛律光乘胜追击,为北齐拓地数百里,别封中山郡公。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唐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在今山西省朔州市,祖籍太安狄那,在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622年,尉迟敬德跟随李世民到临洺讨伐刘黑闼,李世民被刘黑闼的队伍四面包围,尉迟敬德率领勇士冲进包围圈,大败敌军,李世民和江夏王李道宗乘机突围。随后,尉迟敬德又跟随李世民打败徐圆朗,多次立下战功,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职务。公元626年,尉迟敬德参加玄武门之变,受封右武候大将军、吴国公。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不久,突厥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合兵二十万,大举入侵唐边,很快进至泾州、武功一带。当时唐朝在长安的兵力远不及突厥,各地的援军又来不及赶到,情况十分危急。尉迟敬德临危受命,任泾州道行军总管,在泾阳与突厥交战,大破突厥,擒获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千余级。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裴行俭,绛州闻喜县人,在今山西闻喜东北,唐朝初年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基次子,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679年,突厥首领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落相继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单于都护府所辖的二十四州都造反响应他,叛军有几十万人众。都护萧嗣业奉命征讨没有成功,反被阿史德温傅击败。高宗下诏授裴行俭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大败叛军,计俘叛乱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以功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身兼文武两职。公元680年,裴行俭大破东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及阿史那伏念所部,并以反间计逼阿史那伏念等来降,尽平东突厥残部。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王晙,太原晋阳人,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唐朝时期宰相、名将,长安县尉王行果之子,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714年,吐蕃兴兵十万入侵临洮军,驻军于大来谷口。王晙率所部两千人与临洮军会师,又挑选精兵七百人换穿吐蕃服装,分为前后两队,乘夜偷袭吐蕃军营。在距离敌军五里时,王晙命前队大声呼喊,后队击鼓响应。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赶到,惊恐之中,自相残杀,死伤惨重。后王晙又趁夜命精兵袭击敌军,再次大败吐蕃。与薛讷会师后,王晙乘胜追杀,一直追到洮水,将吐蕃掠走的牧马全部夺回,王晙被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爵清源县男,兼任原州都督。公元716年,王晙平定突厥降户叛乱,迁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朔方军大总管。公元721年,王晙镇压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郭元振,并州阳曲县人,在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爱之子,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公元701年,郭元振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北却突厥、西走吐蕃、大兴屯田,促进凉州地区得以安定发展。公元706年,郭元振改任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都护。郭元振守边多年,虽无显赫武功,以建设、安抚见长,故能安远定边。他武纬文经,不战而屈突厥、吐蕃之兵,对于保持边疆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唐朝人眼中的山西十大名将详解

除了这十大名将,像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乐羊、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庞涓、三国魏国车骑将军郭淮、三国曹魏右将军徐晃、北魏大都督贺拔岳、唐右领军卫将军薛仁贵、唐薛仁贵之子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薛讷、唐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唐左领军大将军王君廓等,也都是山西人,他们也都是功震天下的名将,与上边十人相比,几乎也不逊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