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发财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我们生活的便利化,不仅依赖于高速发展的时代,更多惊喜来源于生活中的巧思。
最近,国外网站发起了一个话题——“晒出最让你惊艳的创意设计”。其中有很多照片令人惊喜。 设计很重要吗?创意很难吗? 看完这24张图,可能你会有新的认识。  比如这个带“轨道”的长椅,它的灵活性,可以让你随时调整位置,选择坐在树荫下还是阳光下。 我认为带轨道椅子这个想法固然很有创意,但更令人感动的是设计师能发现,“有人希望一直坐在树荫下”的这个需求。  设计和创意之于人类的意义,就是能让我们更加“舒适”,这里的“舒适”不光指椅子够不够舒展身体,床够不够软,视觉够不够美……
更在于能不能考虑到我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一一解决它。 有时候相比于解决问题,设计师们发现问题的眼睛更重要。
 某超市的婴儿车专区,还有这样一段由不同材质组成的路面,让选购婴儿车的人可以通过婴儿车在经过不同路面上的运行状况和产生的噪音大小,来判断这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婴儿车。 同样,这也是一个“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的典型设计案例。  设计一个产品或建立一个公司,不能只站在设计者的角度上去构思和建造,打磨产品与用户的交互体验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发现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问题。  同样是购物,有人被热情的销售搞得尴尬不自在,而有的人则希望寻求帮助。 一家超市便把篮子分成了两个颜色,如果你使用粉色购物篮,那么会有导购前来帮你;如果你用了黑色购物篮,则不会有人上前打扰,你可以享受自己逛街的自在安静。   有一家这样的餐厅,如果你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很好,餐厅会额外给你一个折扣,叫作“好孩子奖励折扣”。 一个小小的巧思,用折扣的方式,巧妙地敦促了家长对孩子进行管束。   外出乘坐飞机常担心自己的行李超重,这家公司发明了一个可以自行称重的行李箱,成本没增加多少,但因为这个巧思,销量却翻倍了。  某家公司新发明的圆形冰箱,打开冰箱门后,里面的隔层都是可以旋转的,解决了传统冰箱动辄,需要“翻箱倒柜”找东西的问题。这个药盒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记录上一次你打开它的时间,对于忘性大的人很有帮助。有公司发明了这个带磁铁的臂带,安装东西时可以暂时把小零件吸附在上面,即使干活时失手掉落,它也极大概率会先附在我们的手臂上。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历史文物古迹,旁边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勾线画框,走到它面前,你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个古迹几百年前的样子。还有一些设计充满了人文关怀,比如这个垃圾桶,设计了一个专门放瓶子的地方,这样拾荒者便不需要弯下腰在里面辛苦地乱翻了。为孩子专门设计的核磁共振仪器,外观变成了潜水艇的样子,只为了缓解孩子们的害怕。新加坡的人行道,如果刷老人卡和残疾人卡,绿灯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方便他们更好地通过。一些美术馆里的世界名画旁边,已经有供盲人触摸的画作了。这些设计会让你有那么一瞬间发现,虽然我们这个社会飞速发展,但还是有那么一片天地,是留给那些有点跟不上时代的人的。比如电梯脚下加一个按钮,那些双手抬着重物的人,就不会没办法按电梯了。比如安装工具里做好一个步骤分类,而不是给你一大包零件让你找,我们的效率就会提高很多。比如在床笠的里面加一个小小的标注,“床头、床侧、床尾”,我们就不会每次都套到一半才发现不对。比如给椅子挖一道小小的凹槽,孩子们挂书包的问题就解决了。还是回到开篇第一件事,设计的开始在于“发现问题”。 比如有人看到我们常常爱用衣服一角擦眼镜,就直接把衣角里面设计成一块儿眼镜布。比如有人发现如今数字电视普及,便在遥控器的背后设计了打字的键盘,方便我们搜索想看的东西。 比如炒菜时铲子有时候无处安放,只需要设计一个小小的凸起,就能让它悬空在桌面上。比如发现我们用公厕时,容易把东西落在置物架上,便把门把手设计成置物架,这样就肯定不会再落下东西了。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这样设计,再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起码车座不会灌满积水。服务设计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这个领域本身就非常强调跨领域,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发现那些我们忽略的痛点,尽管再微小,发现,然后,解决它。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