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国: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渊)于邢国,是周朝的53个姬姓封国之一,先后传二十世,历五百余年。周初邢地是戎狄频繁活动的地区,西周邢国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骚扰周疆的重任,历史上邢国多次率领诸侯与北方的戎狄作战,邢侯搏戎在当时中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春秋末年,邢国衰弱,北方戎狄侵犯,邢君南迁,公元前662年邢国为卫国所灭,邢国国君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为邢氏。 肥国:西周时期白狄建立的国家,是春秋时期今石家庄地区的主要方国之一,国都位于今藁城西南七里。晋文公重耳执政时,为了向外扩张,公元前587年以栾书为中军元帅,尽得今石家庄南部,兵峰直抵肥、鲜虞边境。公元前530年,晋国选派大将中行氏荀吴进攻鲜虞、肥国,战前荀吴假称要与齐国的军队会合,向鲜虞借路通过。鲜虞迫于压力答应后,晋兵立即进入肥国都邑昔阳(今藁城西南七里城子村)。八月,晋兵俘虏了肥国的国君肥子绵皋,肥国灭亡。 鼓国:春秋时鼓子国,祁姓,子爵,白狄建立的国家。鼓国国境即今河北晋县(一说藁城市),后灭于晋。 中山国: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来,晋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后来中山桓公复国,国力鼎盛,有战车九千乘。前296年,被赵国所灭。 代国: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地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都代王城(今蔚县代王城镇)。汤封同姓,代子立国。春秋时代末期,公元前475年赵襄子将其姐姐嫁于代王,赵襄子北伐夏屋(代县草垛山)诱代王,使厨人操铜斗击杀代王及其随从,赵襄子一举平代地,代亡。 沙国亦称涉国:西周时的侯国,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一带。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称涉侯国,地归属赵国。 燕国: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在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封公奭(shì)于燕,建立了臣属于周的诸侯国燕,又称北燕。其都城遗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董家林村。前7世纪时,山戎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时被迫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以躲避山戎的侵扰。公元前222年,秦灭燕。 蓟国:商代到春秋中期的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蓟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伊姓(一说祁姓),尧的后裔。蓟国建国于商朝,周朝初年,蓟国重新建国。直到春秋中期,蓟国亡于燕国。周武王在分封黄帝之后于蓟的同时,又分封召公于燕。燕强蓟弱,约在公元前7世纪蓟国为燕国吞并。蓟城成为燕国的都城。 鲜虞国: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古称鲜虞水。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所以叫鲜虞族。约在西周中后期就聚居到现石家庄一带,逐渐占据原邶国之地。他们以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随着晋国日益强大,鲜虞国联合周边的同族人建立的鼓国、肥国等对抗晋国,后鼓、肥被晋灭之后,勉力支撑到公元前489年,被赵鞅率师击破,不久灭之。 从此,鲜虞在史籍中消失。 軧国:西周诸侯国。“軧”与“泜”相通,即因处泜水(今槐河)流域而得名。軧国的都城在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张村附近,疆域也在今元氏一带。春秋时期。北方的鲜虞、肥子、鼓等戎狄乘其他列国纷争时南下攻軧国。大约在公元前662年(周惠王十五年)前后灭掉了軧国。 无终国:约公元前十一世纪, 周武王兴兵伐商,建立周朝。为安定天下,加强统治, 周武王对兴兵伐纣战争中的有功之臣,按战功大小,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按级封侯。当时,少数民族山戎族一支部落的首领被封为子爵,封地无终山。在无终山(今河北玉田县城西北6.7公里处)一带建立了无终子国。 令支国:商朝时即存在,历经商、周、春秋三个历史时期,是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年代最久远、辖地最广阔的奴隶制诸侯国之一。在今迁安、迁西和滦县北部地域,国都在黄台山附近,后被齐国所灭。 孤竹国:约公元前1600年前,孤竹先人为先商部族墨氏一支。商部族南下中原时,墨氏一支留在故土作为其后盾,源源不断将战略所需物资运抵中原,为商祖最终问鼎中原,“殷革夏命”起到重要的战略支撑和经济支持。商末,孤竹国为西周分化。西周在其西部建立了燕国,管控孤竹及其北方属地和方国。箕子东迁时,大部孤竹先民同往朝鲜。因此此时的“孤竹国”已名存实亡。孤竹国疆域,逐渐被新封赏方国压缩于燕南地区。随后,又析孤竹为令支,孤竹国属地再次缩小。公元前664年山戎出兵伐燕国,燕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为救燕出兵伐山戎,斩孤竹而南归,至此,孤竹国鲜见史书记载。 甲氏国:赤狄建立的国家,依《春秋大事表·四裔表》顾栋高的考证:“甲氏在今直隶广平府鸡泽县”,即今河北省鸡泽县。其地在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邢台市以南,可能是狄人占据邢国故地以后迁居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