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与鉴赏】萧平谈傅抱石超大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

 昵称40044036 2021-05-03

图片

齐谢赫的“六法论”中有一条“气韵生动”,六朝以降,逐渐成为画家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傅抱石曾说:“他的六法在原则上是专指向人物画的。这六个标准在今天看,最重要的还是在第一标准——气韵生动。”历代多少画家梦想作品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而用心良苦,但最终达到“气韵生动”这个境界的作品并不是很多。傅抱石的人物画一直秉承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方法,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意味的国画人物,可谓“气韵生动”。

        傅抱石一生所创作的三米横幅超大巨画不过五件,此幅《云中君和大司命》就是其中之一,描绘的是屈原的经典名作《九歌》中的著名神话人物。傅抱石是在饱览经典、含英咀华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在此幅《云中君和大司命》中既可以看到他因为受到奇茂多雾的巴山蜀水的影响,愈加苍莽淋漓的笔墨;也可以看到他因为对于顾恺之和石涛的深入研究,而格外具有高古超逸气息的线条。可以说,傅抱石以其独特的傅氏水墨将屈原的构想和郭沫若的演绎浪漫相结合,创作出蔚然巨作《云中君和大司命》,既成全了傅抱石自己的水墨理想,更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之标杆。

图片

傅抱石  云中君和大司命

114×315 设色纸本 1954 年作 

横看

展览 >>

1、“狮城藏珍: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展”,2003年2月13日至4月27日,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主办。

2、 “其命维新——纪念傅抱石百年诞辰作品展”,2004年8月11日至8月18日,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国画院承办。

3、“傅抱石百年大展”,2004年12月18日至2005年3月27日,台北国立国父纪念馆,北京故宫及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办。

4、“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回顾展”,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0日,保利艺术博物馆。

出版 >>

1、《狮城藏珍: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展》彩色图版50(横跨)51,新加坡美术馆2003年2月出版。

2、《其命维新——纪念傅抱石诞辰一百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彩色图版6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2004年7月联合出版。

3、《傅抱石的世界》彩色图版358(横跨)359,台湾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出版,。

4、《傅抱石精品画集》第17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5、《傅抱石全集》第三卷,第86-89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6、《傅抱石名作精选集萃——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收藏大展》,第120-123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7、《中国艺术大师——傅抱石》第146页-14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版。

8、《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作品选——傅抱石、钱松喦等》第30-31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2月版。

9、《新加坡秋斋藏画》(卷一),第94-101页,新华美术中心,2010年4月版。

10、《傅抱石绘画研究》,第10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图片

图片

《云中君和大司命》完全是一对少男少女的形象,傅抱石让两者的形象脱离神的威严和凝重,转而突出为人世间的温情和生活化的表现,进而将自己的艺术创作从原先的批判和讽刺,转化为进入新时代之后的歌颂与赞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云中君和大司命》构图极富新意,对角式构图令画面以一种叙事性的方式来加以体现。画面中充斥的滚滚云雾,不仅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也很好地营造出了画面的浪漫气氛,令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萧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