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目前已经成为各大品牌手机的推崇亮点,但是虽然都是快充,却目前市场的快充协议众多,其实所谓的最终协议统一仍然艰难,目前现状,最可能有机会一统江湖的应该是USB协会主导的USB PD协议,随着PD协议的完善,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数码界各种各样的充电协议最终有了统一。而随着USB PD的迅速普及,华为、苹果、三星等各大厂商纷纷开始支持USB PD协议,USB-IF (USB Implementers Forum) 于2012年发表第一版USB Power Delivery规范 (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0, Version 1.0),其规格使供电能力大幅提升到最高100W (20V 5A)。随着更多功能的加入,规范不断更新,现已来到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 Revision 3.0
稍有了解的人可能认为, USB-PD 协议的充电器输出是以 Type-C 输出的,这与我们常见的 USB-A 接口输出不同,但是这并不能单纯作为判别是否为支持 USB-PD 协议的充电器,有 Type-C 输出的,不一定是支持 USB-PD 协议充电器;支持 USB-PD 协议的充电器,一定是 Type-C 输出的。
而我们在挑选变压器时只需要考虑它的功率是否能达到我们待充电设备的最大功率即可。当前通过USB协会的操作,基本上所有的手机都是通过USB接口来进行充电的,USB PD 3.0 不允许 USB 接口通过非 USB PD 的协议来进行电压调整,无法协同调整电流电压也就无法实现快充,所以大部分的快充得乖乖加入对 USB PD 的支持。 此外,谷歌在最新的 Android 7.0 OEM 规范中强调:使用 USB 接口的手机,快充技术必须支持 USB PD。 软件硬件同时限制,留给其它快充标准的可发挥空间就不多了。目前 USB PD 已经收编了众多快充标准,其中就包括高通 QC 4.0。 这么一说,貌似 USB-PD 这个东西的确有着蛮不错的口号与理念,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好的想法与变革,是需要在行业内强大的号召力才能够将想法转变为现实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号召力,恐怕也只能是嘴上功夫,换来的也只有白日做梦了,但是USB 协会明显具备啦这个实力,各位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