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樟林曾经有座“石城”

 风吟楼 2021-05-04

樟林曾经有座“石城”

陈为峰

清代樟林的政治地位日益提升,逐步成为苏湾都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作为其“行政机关和兵营”所在地,石城便是这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图片
石城现貌(今萃英小学所在地)

  在红头船故乡樟林古港,当地百姓仍习惯将如今的萃英学校一带称为“城内”。我曾到那里走了一遭,发现在萃英学校前面偏西地方的住户门牌地址栏上写着“原城内市场”字样,而在萃英学校的后围墙,竟有一条叫“城墙脚”的小巷。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妇见我在询问老城的故事,告诉我,这里还遗留一块当年垒城的城石呢!

  在老妇家门口不远的墙根处,我看到这块据说曾经是“石城”有机组成部分的石头。这块赤褐色的花岗岩石头长约50厘米,宽高各约25厘米。我虽然不能断其真伪,但萃英学校一带的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绝非等闲之地。带着求知的欲望,我一头扎进文史资料中,寻寻觅觅,终于在李绍雄先生之《樟林沧桑录》一书中找到答案:在清代,樟林的确有过一座“石城”,其址就在如今萃英小学所在地。

  其实,樟林的历史比人们想象的更为久远。北宋年间,樟林的先民已散居于莲花山麓的石壁头一带。因满山遍野长着樟树,先民就将居住的地方称之为“樟林”。由于居住环境恶劣,倭寇猖獗,于是先民有了建筑新寨、抱团取暖的迫切愿望,遂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初三由蓝城居、徐荣章等15人联名向潮州府呈文申请建樟林寨。潮州府即批“有利民,准筑”。从此,樟林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樟林寨的规模不小,周805丈,仅少于后来建筑的澄海城125丈。立东西南北正大门,小道下水门及小东门,计共6门。每门各设炮柜。寨围马路内外各存7尺,以便巡防拦水。沟河周环,各于外马路之外凿1丈8尺,沟堤之外,与淤泥相间处共5尺,并环植榕树。阳寨落成之后,“民赖此以安生,官军资此以巡防”。

图片

据说是当年垒城墙的石头

  当年樟林百姓本以为有高高的寨墙佑护,可以平平安安度生,怎耐“树欲静而风不止”,建寨之后,灾难频仍,土匪海盗三番五次掠劫樟林寨,嘉靖四十二年(1563)九月二十一,竣工才7年的樟林寨被海盗所毁。清康熙初期,清廷对东南沿海实行消极的防范措施。经三次斥地迁民,最终樟林寨连寨墙也荡然无存。

  自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创建阳寨到康熙八年(1669)这113年间,樟林先民在各种天灾人祸中艰难生存。严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锤炼出刻苦耐劳、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在一代又一代先民努力下,樟林终于发展为“海鲜盈市”、商务活动十分活跃的滨海集镇。为行政管理上需要,康熙八年在澄海恢复建制之后,有关部门决定由署县事通判阎奇英主持,在原樟林寨的中心位置筑建“石城”。所谓石城,特指城墙为统一的花岗岩石块砌成。该石城的周长140丈,高1丈4尺,置东、西、南三城门。北面无门,虽比原来阳寨小很多,但兀立于周围低矮的民房中间,显得格外巍峨。

图片

石城后面小巷

  如果用现代流行语言来说,樟林阳寨可称为“安居工程”,而石城则是“行政机关和兵营”所在地。建城之初,筑守备署一座,营房26间,并配守备1名,领兵500名。乾隆八年(1743)将营房扩建至74间。右营守备镇守于此,分辖马、步、战、守兵660名,配坐马24匹,战马15匹。设外海战船4艘,内河快桨船2艘。嘉庆十五年(1810)加米艇5艘,专辖水陆汛地18处。设随汛操巡兵24名,坐马2匹,专防本汛又辖防东陇汛、鸿沟汛、盐灶塘、九溪桥汛等。随着樟林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石城的建设又有新的发展,建文公祠、朱文公(熹)祠,建社仓和驿塘。这“驿塘”可谓是当年的邮电局和宾馆。樟林的政治地位日益提升,逐步成为清代苏湾都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樟林石城便是这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

  然而,随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樟林石城丧失了其权力机构功能,人去城空,加之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摧残,崩塌之处甚多,遂成危城。民国十四年(1923),樟林石城被拆除。拆下来的石材用于修建樟东路和南社港。

  在樟林石城遗址,先后建过乐观戏院、萃英学校和樟林中学。后樟林中学被撤,又恢复萃英学校称谓。早期的萃英学校,校舍虽小,但师资雄厚,在澄海颇有名气。一代散文大师秦牧少年时曾就读于这所小学。

本文来自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馆,汕头日报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