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老人常说“穷不养鸡,富不养羊”,背后真相很少有人知

 西北郭郭 2021-05-04

有句农村老俗话叫“穷不养鸡,富不养羊”,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虽是简简单单一句民俗俚语,却道尽了农村养殖业的辛酸与苦辣。

农村老人常说“穷不养鸡,富不养羊”,背后真相很少有人知

养鸡和养羊,本是农村最常见的家禽家畜养殖项目,好多没有额外经济来源的农民还指望它们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入,维持生活呢。可为什么说“穷不养鸡,富不养羊”?今天,80后养羊人郭郭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其中的真相。

“穷不养鸡”,意思是说太过贫穷的农村家庭不适合养鸡。按我个人的理解,它的潜台词是指:贫穷的农村家庭最好还是不要不切实际,想通过养鸡来改变贫穷的命运,那样将会越养越穷。有没有道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此话怎讲?有3点原因可以解释。

1.鸡这种家禽个头虽小,但食量惊人。只要自己曾经养过鸡或者找养鸡的农户打听下,他们无一例外都会说,鸡这种小家禽真的很能吃。大部分农户养鸡都是圈养,那就需要备足喂鸡的小米、玉米、小麦等谷物类精饲料,贫穷的农村家庭连吃饱肚子都困难,哪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喂鸡?

2.养鸡饲养管理较难,成活率也不高。我家以前老养鸡,正因为成活率不高,后来索性放弃。那时候都是购买鸡苗,买回来放到纸箱子里面饲喂,主要给它们喂小米和玉米粒,可是不出3个月,就已经死了3分之一,最后能活着长大产蛋的母鸡连一半都不到。

3.养鸡的利润有限,不能改变贫穷现状。要想通过养鸡多赚钱,就得实现规模化。可是农村穷人哪来多余的钱投资养鸡?最多也就养几十、几百只稍微改善下生活条件,就这点养鸡的利润,远远不可能改变贫穷现状。

农村老人常说“穷不养鸡,富不养羊”,背后真相很少有人知

“富不养羊”,意思是说农村的有钱人都不会选择养羊这个“烧钱”的职业。事实也的确如此,我就没见过哪个有钱的农村人会选择投资又脏又累、风险很高的养羊业。养羊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人,谁还会吃这个苦、担这份风险?其实关于农村“富不养羊”这种说法,我也总结了2点原因。

1.养羊又脏又累还操心,富人不愿受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人,他们懂得享受生活,还有几人愿意讨“养羊”这份差事吃苦受罪呢?我家养了30多年小尾寒羊,从粉碎草料、每天放牧,到清理羊舍、母羊接生,无一例外干的都是脏活累活。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真的成为富人,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家的这群羊来一个“清仓大处理”,这么多年钱没挣到多少,但这份罪真是受够了。

2.养羊是个高风险行业,很可能会赔钱。富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在决定投资某一个行业之前,肯定会进行方方面面的风险评估。而养羊业的风险根本就没办法提前预估,要不然也不会有“家财万贯,带毛不算”这一说法了。农村富人之所以富,那是他们具备了精明的商业头脑,盘算来盘算去,最终发现投资养羊不划算,还可能赔得一塌糊涂,趁早放弃才明智。

农村老人常说“穷不养鸡,富不养羊”,背后真相很少有人知

写在最后

“穷不养鸡,富不养羊”,看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千年俗语还是非常有道理。穷人养了鸡,不仅不能改变贫穷状况,而且还有可能比以前更穷;富人养了羊,吃苦受累遭罪不说,搞不好以前积累的财富也会付诸东流,那可都是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江山”,经不起随意折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