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以两手拇指指腹着力,分别在患儿前额纵、横分抹5~10遍。 (2)以指按揉百会、太阳、内关、神门、足三里穴各1分钟。 (3)患儿坐位,家长站其身后,两手指微曲,五指自然分开,以指腹着力,轻轻叩击患儿头部1~3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全掌着力,自大椎穴开始沿脊柱依次按揉至骶尾部,反复操作5~7遍。 (5)以拇指点揉心俞、肾俞、命门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心脾两虚型:症见患儿不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多梦易醒,健忘,神疲乏力,面色?白,四肢不温,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心经100次。 ②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③患儿坐位,家长站其后,双手放于其两腋下,自上而下搓动,反复10~15遍。 (2)肝肾亏损型:症见患儿好动,不安静,学习困难,头晕健忘,腰酸无力,大便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少而干。常用手法加 ①补肾经300次,揉肾顶100次。 ②搓擦涌泉穴1~3分钟。 ③按揉太溪穴1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