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丘祖《青天歌》,是成道仙歌,神奇就在其中。。。

 一凡图书馆875 2021-05-04
Image

每一篇美文都会带给您精神的盛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道 

                      ImageImage

雁过无痕,叶落无声,

美丽是些共鸣而实在的东西,

无处不在的守侯着您,

如儒释道智慧。

Image


作者:三一道人      朗读:梅林




Image

《青天歌》是长春真人丘处机成道之后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只有三十二句的诗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将丹道次第尽泄无遗,无愧为修真灵文,性命经典。在这里,三一道人应一位师兄的殷切邀请而对此诗作了完整的注解,字句中也不乏作者自己的修行体验。愿此注解能够消除修学人心中的疑惑,共成道业!

Image

Image

一、 缘起

一师兄多次请求注解丘祖《青天歌》,因这诗著名又合她心意的释义少,古文注解又太深奥难于理解。此仙歌是丘祖成道而作,陆西星王道渊等有注解过。短短三十二句把全真龙门派的性命双修丹道的原则、次第、火候、证验、本质等说透了,得来惊觉浮生梦,不直下承当修炼,愧对祖师拳拳之心也。是指导修行的重要经典之一,又朗朗上口,深究可参悟到修行迷津。

混然子王道渊作《青天歌注释·序》言:“是歌演音三十二句,乃按《度人经》三十二天运化之道也。余每诵其音,喜其文简而理直,实修真之捷径,入道之梯阶。前十二句,乃明修性之本体;中十二句,为复命之工夫;末后八句,形容性命混融、脱胎神化之妙也。”

痴学后人,以丘祖为榜样,克己复公,净尽私欲,湛然青天,明悟虚无,明心必真性启发,家月自来,法身道备,青天永在。

二、丘祖简介

Image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生于金皇统八年(1148年)正月十九日山东登州栖霞,享年80岁。全真王重阳弟子,龙门派祖师,合道得证大罗金仙果位,天仙状元。元朝成吉思汗称其为活佛。

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的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

而当真人成道后,忆起前世宿缘,自言并无宿慧大福,全凭苦志潜道,今生累功大愿大行。故为真正的凡人修仙传奇。

其师重阳真人赠诗给丘祖,诗曰:

细密金鳞戏碧流,能寻香饵会吞钩。

被予缓缓收纶线,拽入蓬莱永自由。

丘处机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蹯溪集》和《鸣道集》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蹯溪词》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辑于《疆村丛书》。丘处机西游经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

丘处机真人倡导内丹心性说理论和三教合一思想,继承钟吕性命双修丹道,又有龙门丹道特色。

清朝乾隆帝赞丘祖“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据说丘祖遗蜕今藏在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北京白云观丘祖殿中的瘿钵之下。

二、备释

Image

《青天歌》全文:

青天莫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遮万象。万象森罗镇百邪,光明不显邪魔旺。

我初开廓天地清,万户千门歌太平。有时一片黑云起,九窍百骸俱不宁。

是以长教慧风烈,三界十方飘荡澈。云散虚空体自真,自然现出家家月。

月下方堪把笛吹,一声响亮振华夷。惊起东方玉童子,倒骑白鹿如星驰。

逡巡别转一般乐,也非笙兮也非角。三尺云璈十二徽,历劫年中混元所。

玉韵琅琅绝郑音,轻清遍贯达人心。我从一得鬼神辅,入地上天超古今。

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闲唱壶中白雪歌,静调世外阳春曲。

我家此曲皆自然,管无孔兮琴无弦。得来惊觉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

青天莫起浮云障,云起青天遮万象。万象森罗镇百邪,光明不显邪魔旺。

青天,虚无为体,自性也。浮云,五欲杂念也。喻比先天之性和后天之念也。真空性体本如青天,无私欲无杂质。轮回侵染,浮云念起,心随境走,随念所迁,遮掩太虚本性,其出弥远,五官流外失职而光明不显,六尘蒙蔽则邪念魔扰。

故修行无非先炼己克私,二六时中澄心去欲,净尽六尘,入真空明心,内景发动万象森罗,不迷不惑,一体归位,心君泰定,见性明心,百邪不侵,自然本性自显。不然,贪嗔痴所摄,光明自性不显,魔扰邪入积累量变渐盛,心随欲走,随波遂流,轮回不止,云起遮万象难见光明也。

故保青天不失,扫荡群邪,清宁自若,常寂光明,去圆满圆明它,炼虚合道,这就是修道的本质和原则。

Image

我初开廓天地清,万户千门歌太平。有时一片黑云起,九窍百骸俱不宁。

常保清静存真,守无存有,似守非守,天元丹法下手,三二月恒持不怠,突然入真空明心,为开悟初时,六根震动,气脉打开,血气周流畅通,炼精化气,天地为时一清,先天一气返得。性空命固,黄中调理,身心太平,万户千门喻比百骸具爽,道乐其中。

开悟如同仙,水停波尚涌,因人习气重,常有欲念生起,百骸不宁,水火不济,如黑云遮日,闭锁本体自性,波翻淫海,投间煽乱,心动神疲,甚至违戒道心皲裂。

是以长教慧风烈,三界十方飘荡澈。云散虚空体自真,自然现出家家月。

是以常回光返照,决烈其志,物来要应过,心不随境走,不随六根而漏,不应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降伏其心。洗心涤滤,自然十方肃清,清澈无障。

欲去念不生,真性自显,存真圆通,阴阳济泰,云消月出,大定真空,金丹自结,内景证验,一轮明月照西川,赫赫入体万古春,中黄直透无影踪,炼气化神始修。

月下方堪把笛吹,一声响亮振华夷。惊起东方玉童子,倒骑白鹿如星驰。

炼性纯熟,再入真空大定,虚极而动,金丹出体,虎啸出窟,如笛中空而吹振声出,响彻身心内外,即华夷喻比。

初出阳神嫩如童子,如洁玉。东方者,甲木生火於寅位。由下而上直透三关,惊起,突然也,迅逆从百会而出,如倒骑白鹿。

一时半刻,其为出阳神经历,星驰电走,径上昆仑,出体显化,震电动鸣,又真意收回,直入中宫温养,还丹炼就。慢慢调神出体,初近体温养,慢慢离远,真空炼化,让阳神老成。不可一下远去,难回肉体,魔又可扰而不知归,幻觉入蕴,而让肉体久而生灭。无肉体真火还丹炼形,去阴滓流质,难粉碎虚空,炼虚合道。故肉身是修道之宝,不可遗弃。

逡巡别转一般乐,也非笙兮也非角。三尺云璈十二徽,历劫年中混元斫。

阳神出体于空回入于身,如逡巡往复,出无入有,炼神还虚,非笙非角之音,别转和光同尘,宁谧乾坤,退火进符,中和温养,混融煅炼。

云璈,打击乐器,又名“云锣”。古称“云璈”,民间称“九音锣”,它可以演奏旋律。《元史·礼乐志五》:“﹝宴乐之器﹞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

三尺以象三田,十二徽以准年月,一息工夫以夺回十二月造化。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调神出体,如打云璈震出。常调阳神出体,以历劫年,以破十魔九难,七还九返,行内事,煅炼阴质,融虚空,壮阳神,契法则,混融归元。

Image

玉韵琅琅绝郑音,轻清遍贯达人心。我从一得鬼神辅,入地上天超古今。

煅炼混元,脱去杂质,绝音郑卫,无淫糜邪音。身如琉璃玉质,无有异杂,去滓炼形,如玉韵琅琅,使人奏之而神气爽清,闻之而心耳俱畅,神清气和,脱落根尘,煅杂身轻,天无浮翳,四气朗清,喻吾身中和畅通之妙。

从此以后,则鬼神钦仰,听令束首,辅翼成功,入地升天,丹道圆成,变化自在,造化在手,六通俱备,超脱古今,应化无穷。

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不辱。闲唱壶中白雪歌,静调世外阳春曲。

唯道是身,五行不拘,不随世变,天地有坏,阳神不坏。自在纵横,随心所性,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入石不障,入空不迟。自有神韵仙气,荣华不惹,五欲不生。

只一心完性,阳春白雪,身中造化自运,清清朗朗,常寂常静,了无迁尘可入,真心常明,一体完焉。炼虚合道,圆成大丹,超出三界。

我家此曲皆自然,管无孔兮琴无弦。得来惊觉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

 歌中所言笛乐歌曲,皆是寓喻。取相而比,终篇道破,言我家此曲乃罔象之象、希声之声,管无孔,琴无弦,无情作用,迥与世俗之乐,仙凡不同,非器之乐,乃自然丹道之曲,与道合真,九转丹成。  

若不惊觉,贪迷淫音,享乐浮生美梦,轮回不止,无有出期。与其碌碌终生,不如及早醒悟,于修行中参透今生,了明青天之旨。彻悟根本,妙觉圆明。

得来丹道圆成为真,浮生一切有为法若梦,速觉悟当下。体悟虚空青天为体,永证金刚不坏之阳神法身成就,粉碎虚空,先天而天违为,后天而天奉行。身中昼夜常有道乐满身,升无上妙道,圆明道备。

 Image

三、诗赞

青天一歌天上曲,次第而升丹道赴。

月华随步慧风送,九转圆成妙觉露。

Image

作 者 简 介  

        三一道人,研修于北大,宗派师承尚不公开,也有家传,佛道文化行者,修道天书院发起人,普渡堂顾问,钟吕丹道研究会筹备发起人。倡导“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的生活禅、生活道。主修钟吕丹道和禅法。爱好笛子、书法、太极形意、养生辟谷等。发表文诗于香港道教学院《弘道》、江西《道源仙踪》、广东《恒道》、四川《道缘》、陕西《三秦道教》、《上海道教》、《中国楹联家》、《中华国粹网》、《修行圈》等刊网多篇。著有《心经密解》、《清静经述论》、《心印经蠡测》、《阴符经阐真》等。诗联获奖若干,获得过北京“四海杯”邀请赛诗词类金奖、山西蟒河镇茱萸文化节诗联一等奖和“中国优秀诗人”、“新时代杰出文艺家”、“当代作家百强榜”荣誉称号等;多幅楹联被嵩山少林寺荣誉收藏和入编第一届“六祖杯“诗联征集活动及中联会主编的《中国对联作品集》等。

清 静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