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潭柘寺的影壁

 刘保富 2021-05-04

我在北京门头沟工作了12年,那里风景名胜没少去。今天聊聊潭柘寺,我记得导游说过,过去北京门头沟潭柘寺周围的山上是“柘树千嶂”,而寺的后山又有著名的龙潭,所以该寺得俗名“潭柘寺”。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潭柘寺毗卢阁顶上大脊两端的鸱吻砖雕的图案是“龙凤呈祥”。一般砖雕图案是龙在上,凤在下;而这幅是凤在上,龙在下。据说是清末恭亲王为讨好慈禧老佛爷《西太后》而特意修建的。除了清东陵的慈禧墓之外,这里是唯一可以见到“凤在上,龙在下”图案的地方。


  

  

图片这二位同志是我朋友。图片背景潭柘寺影壁,心明的“明”字里面多一横。原来:

①古人说耳聪目明,就把目月明定为规范字。

②甲骨文的明字有两种写法:一是由日月两字组成,用来计时,表示月落日出、日月交替之际,即拂晓时分;另一种写法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金文、小篆的明字,均以后一种形体为准。

③1956年颂布《汉字简化方案》时,日、月,明成了新中国“明”字的规范写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