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联手封杀车险互联网比价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1-05-04

1、市场案例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从2014年起,一些主打车险报价比价功能的第三方平台就开始出现,如今,这些平台虽仍处于发展的初创期,但势头凶猛。而随着201 5年3月保监会颁布,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等地为改革试验地区。所谓的车险费率改革就是要求保险公司自主定价,鼓励竟争,这意味着针对不同的车型、不同的车主、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有差异巨大的报价,从而形成车主比价的空间和需求。

2、车险比价平台

随着今年3月(2015年3月20日)国家保监会,《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保监产险2015年24号文)的颁布,互联网车险比价平台这个原本并不起眼的行业突然热闹了起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10家主打车险比价功能的平台上线,其中较受关注的是0K车险、最惠保和小马车险,而且操作也十分方便。大家只需打开手机,点开微信输入相关公众号,并点击关注就可以了。

根据市场调查,车险比价平台的出现集中在2014年前后,随着商业车险费率改革路径的逐步清晰,以及2015年初谷歌宣布进入车险比价领域,越来越多的车险比价平台涌现出来。保险界人士认为比价平台的出现及发展,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分食庞大的车险市场蛋糕,才是比价神器出现的动力。

据统计,2013年度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达到4720亿元,其中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的车险业务仅占市场规模的1%,而在车险发源地英国,每年通过比价网站销售的车险业务占比大约有55%-60%、在美国,也陆续出现了很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比价网站。针对接近5000亿的国内车险蛋糕,哪家平台若能分得其中的二三成,都能成为千亿规模的大鳄。车险比价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互联网车险第三方比价平台的兴起,也是因为击中了传统的车险购销环节的几个痛点。如车险价格高,车主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所有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和报价,各保险公司优惠幅度不透明,车险代理人违规操作等等。

传统的车险销售渠道主要有保险公司柜台、4S店、电话车险及保险代理人等等,各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比如买车险安全可靠的保险公司柜台和4S店都存在折扣低的问题;电话车险可以打85折,但是很多车主反感于电销人员的电话骚扰。很多车主选择从熟悉的保险代理人处购买,价格一般低于 电销,但是代理人素质不一,要防范价格猫腻、骗保、卖假保单等情况。

而以小马车险、0K车险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车险第三方比价平台,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多家公司报价,价格透明,投保方便,保单100%保真,并且实际成交价格还更低。这些平台未来颠覆传统车险销售渠道不是没有可能。

综合上述分析,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车主需求,车险第三方比价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我认为这些平台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育车主比价的消费习惯,二是拓展客户服务模块,增加用户黏性。

3、警惕的保险公司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三方平台,保险公司作何反应呢?先看一则新闻:

近日,在中国保险业协会召开的车险联席会上,中国人保提议,行业联手“封杀”车险比价。该份提议表示,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车险比价网站,通过各种方式向车主提供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报价和比价,目前的车险比价平台及其推出的微信公众号,仅录入车牌号就能获取该车辆车主姓名,保险起期信息和车辆信息,不同车辆获取的报价信息有差异,有的车能获取4家公司报价,有的只能得到2家。该份提议称,部分平台获取客户数据后,提供给车主车险的报价是混乱的,人保提出比价将诱导客户唯价格导向,同时切断了保险公司与客户的直接联系,如果第三方比价网站获取大量客户资源,反过来会要挟保险公司支付高额中介费用。因此,建议行业联手封杀车险比价。

人保为何会有如此建议?车险比价后,价格会更加透明,同时,一些小保险公司可能采取低价策略吸引客户,但这将会引起车险市场的价格战。当然,这将直接影响几家车险巨头的直接利益。人保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 更多的是期望客户购买车险时,多根据品牌、服务、产品本身来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考虑价格。车险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财险品种,保险公司都十分器重,但从整体上看,新车投保市场大多还是掌控在4S店手中,从目前推出的多款比价平台的操作模式来看,其对4S店保险业务的威胁似乎不大,比价平台冲击的主要是险企的续保业务。

4、未来发展

面对比价网站和平台,保险公司可以说不吗?或者说第三方比价平台未来是否存在发展空间?从短期来看,或许可以,但长期来看,总会有保险公司愿意先松开口子,随着加入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会对没有加入的公司产生一种倒逼的压力,最后也不得不加入,或许,面临比价是一个必然选择。不过,从积极的角度看,在车险费率市场化之后,保险公司的车险产品可以更加细分、多元,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某些险种领域取得价格优势,通过比价平台实现到官网的引流,这或许也能给保险公司带来意外的收获。

至于说第三方比价平台未来是否存在发展空间?因为以互联网为主题的保险创新,绝大多数是渠道的创新,或者营销手段的创新。而在逐步放开定价机制的背景下,在承保、风控、定损、核保阶段,数据库(整车、车型风险、配件、用户驾驶数据)与数据处理分析模型,将成为在车险市场化背景下的核心资源。从产品销售开始,到后期的用户数据更新与理赔服务,互联网渠道将真正成为车险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第三方比价平台就是新兴的渠道,拥有获取车主、车型、驾驶习惯等第一手资料的优势。在保险产品, 投资险险种已经在互联网端打开了突破口,伴随着的车险费率的改革,车险互联网化后,势必对整个车险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