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之前,我们先来学习这篇经典文章——《触摸春天》,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作者的构思方式,并尝试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
思维导图画出作者的思路这篇课文属于写事的散文,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 下面我们先对文章进行分段,然后画出作者的思路来。 第一部分: (1自然段)介绍安静是个盲童. 第二部分: (2自然段) 春天来了,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第三部分: (3-6自然段)安静在花丛中拢住蝴蝶放飞蝴蝶. 第四部分: (7 自然段)“我” 的感想: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第一部分就是一句话,介绍一个叫安静的盲童。 这样的开头方式很简洁,只粗略地介绍了孩子的最大特征:盲人。但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个特点展开的。作者没有写花来的领色,因为文章的主角是看不到的,只能闸到花香第二部分点出了主题,百童在春天的花香里触摸春天、在花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续纷世界。 根据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分析,绘制出对应的思维导图: 那么课文第三部分写了什么呢? 写作者在做早操的时候,看到安静捉蝴蝶的场景,进而通过对安静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想象她内心的世界,再通过这种内心的五彩缤纷世界来感悟人生的道理:哪怕是在失去光明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内心世界。 这无疑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打击,都不会真正影响到我们去感悟这个世界,得到另外一种幸福。 希望小朋友们能注意这种写法: 观察场景——人物细节: 神态,动作——想象人物心里世界 最后——感悟人生道理。 根据对第三部分的分析,绘制出对应的思维导图: 在最后一部分,作者写出了内心的感悟,在整篇文章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我们下面画出本文的整体思维导图: 学习构思 举一反三从这张图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作者是如何写这篇文章的呢? “介绍绍主角”(什么样)——“春天来”(什么场景下)——“盲童触摸花朵”(发生了什么)——“盲童捉到了蝴蝶”(故事的高峰部分)——“盲童触摸到了春天”(内心世界刻画)一-“作者的感悟”(文章的结尾-主题) 如果让你来人生感悟(关于老师的事),你会怎么写呢? 一起来看看写作的思路吧! “介绍主角”(什么样) --“故事发生时间”(什么场景下)--“老师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批改作业,写教案”(重点:细节描写一内心世界刻画) --“感悟”(结尾-主题)。 小试牛刀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果要求你根据本课文,写一篇以“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为题的作文,你可以详细地画出它的思维导图吗?快来试试吧! 若没有写作的头绪,可以一起来看一下作者的写作技巧! 现在写作的思路是不是更加清楚了呢?尝试用以下思维导图,写出“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吧! 通过思维导图完成了这一篇作文,是不是非常的满足?也了解到写作并不难?只是缺少方法?把你完成的思维导图和作文一起分享给我们更多的小伙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