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说说小约最近参与的一个线下活动,收获不少,在此做个分享。2020年已过半,疫情未清、洪水未退、美国依旧不要脸......越长大,越现实,越觉得梦想这东西变遥远了。甚至,也成了我们羞于提出的字眼。从不曾否认梦想的力量,但也从不曾仔细思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我还是愿意用“目标”来替代这种渴望,好像这样更接地气,更有可能实现。曾听朋友说起过行动派的“梦想清单”活动,只以为是“做个总结”而已,亲身经历后,刮目相看了。我理解的“梦想清单”,是以“行动派年中复盘大联动”为依托,通过复盘过去,规划未来,以达到完成自己梦想的活动。仔细分析,感觉这梦想清单更像是“SWOT分析+复盘总结+目标分解+社交扩展”的综合体验,效果确实不错,对我有很大帮助。活动中“新社交关系的扩展”颇为有趣,真心去沟通,才发现每个人都可以那么的可爱,也看到了更多的人生可能与选择。时常会有一种“你的生活好有趣”、“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惊喜。某种程度上,这让我突然有了一种可以“走出自己”,去发现新生活的感觉。也可能是重复的生活太单调、乏味,突然遇到新刺激一样,心理抑制不住的惊喜和激动。主动“跳出自己”,去寻求新事物的刺激,是提升生活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丰富自我认知的好方法。做自己久了,难免会悄无声息的陷入“低效负循环”中。若能打破既有模式,必定会有新思考、新收获。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以往所坚持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是为了坚持而坚持的?有多少是真正需要的?其实现方法是不是只有我自己坚持的哪几种?...... 这是一个帮你“总结、分析过去,规划、分解未来”的工具,它从6个维度帮你梳理过去,也从6个维度帮你分解并完成目标。通过阅读、课程、网络等学习方式,获得的一系列的资讯。和自己或是与外在的人、事物接触产生的感受状态、情绪管理的能力。我们可掌控和创造的空间,居住、办公、自然、工作环境等。无论是总结过去,还是分解未来,都不能只从单一的维度出发。毕竟,我们不是只为其中一项而活着的。这6个维度都高度相关、相互影响。比如:我在习惯上,因为总是晚睡早起,这就导致了自己在其他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工作效率变低、没时间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心累、疲惫等。我一个朋友,他们公司因为疫情差点倒闭,后来虽有新股东注资,但是公司仍然运行艰难,业绩提升压力很大,导致自己的个人时间经常被占用,整个人都消极了好多。其实,他只要换个工作,找个同行业的,同岗位的工作就可以了,这也是环境不对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单一维度看问题,容易钻牛角尖,更容易放大某个问题,也容易忽略其他问题。问题都没搞清楚,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在制定和分解目标方面,“成长规划地图”依然能助力不少。通过分析整体情况,会发现之前被我们放大的和忽略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每个维度只要提升一点点,就可以使综合结果得到大大的改善。就像《微习惯》里说的,每次至少做一个俯卧撑,既容易上手,又容易坚持,最后结果会大大超出预期。 行动派,致力于为全球华人青年提供高品质成长服务的教育平台,旗下有行动派社群、行动派大学、行动派出版、行动派文创等板块。自2014年发展至今,吸引了超过200万的高粘性粉丝,其影响力覆盖全国200+个城市及英国、韩国、新加坡等海外9个国家。中国高速发展的以 80、90后为主体的学习成长型社群,全球华人青年互帮互助成长公益组织。行动派伙伴圈/校园盟/手帐小组,遍布北上广深等200+个国内城市,以及英国和新加坡等9个海外国家。行动派社群倡导“学习、行动、分享”,鼓励年轻人“敢行动,梦想才生动”,吸引了超过 300万高粘性粉丝。小约经常会参加一些线下活动,偶尔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分享内容涉及:好玩的地方、好吃的东西、地方文化、趣闻等,欢迎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