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英雄牌”钢笔梦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5-04

《我的'’ 英雄 牌”钢笔梦》

马玉宝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上小学初级部,到了三年级,老师说,再做作业可以用钢笔了。大部分同学们回家都带钢笔来了,看到同学用的钢笔五花八门,因那时经济普遍拮据,大部分同学用的是哥哥姐姐倒下来的旧笔,也有极小数家庭条件稍好的,父母去 龙岗 供销社,给买支元而八角的简易塑料钢笔。我的第一支笔是哥哥倒下的,第二支是父亲去供销社花五毛钱买的,笔杆白色透明,一直用到上高小毕业都还用着。墨水是花二分线买的墨水颜料块,放进瓶里,倒满水过一会就行了。用着这样的钢笔倒也其乐融融。

忘记是哪一年腊月放寒假后,和小伙伴们跑五里路去赶龙岗集玩,在龙岗供销社文具门市,忽然看到一盒钢笔,一数共十支,细看标价纸牌上写着:英雄 铱金笔 ,产地上海,定价三元五角。有红色丶蓝色丶黑色三种颜色。我们几人随即喊售货员拿出几支看看,看后个个爱不释手,都说好,但一看价格,你看我,我看你,都傻眼了,谁也掏不出三元五角钱。看了一会,恋恋不舍地又递给售货员,放进货柜里。

在赶了个逛荡集后,伙伴们在回家路上,讨论的主题还是:钢笔。最大困难是没钱。怎么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也没想出什么办法攒钱。

春节后有一天,看到生产队的场园屋子墙上,挂着一个纸板,上面写着:收大类每斤二分,收鸡粪每斤五分,现钱交易。我赶紧去和同伴们说了这个好消息,大家一致同意:利用星期日,拾大粪捡鸡屎攒钱。我们都回家让父亲给拴了大粪篮子。说干就干,天不明,那个大一点的伙伴,就来敲我大门,起床后,我们三人揹上粪篮子就顶着黎明星出发了。从我们村一路向东,到一个村就兵分三路,绕村一圈,如泮家庄子丶陈家楼丶双埠丶雷家崖头丶和庄,不知不觉到了上林村,粪篮子才半下,也就十来斤。此时太阳已老高,到了早饭时间,肚子里饿得已咕咕叫唱二簧了。于是三人一合计,抄近路从马家洼村走山路回家。回到家后先找上生产队保管员过了秆,每人各拾了不到十几斤大粪,卖了三毛来钱。理论帐还可以,拾上十个早上就够了。但现实是,拾大粪的并非我们三人,有时在一个村能碰上五六个甚至十来个拾大粪的,一次也就捡几斤,到了清明节了,也就攒了不到两元钱,还要平时买本子丶铅笔丶橡皮擦支出,“小金库”的钱数一直不见增多。再说,过了清明,气温开始升高,生产队也停止了收大粪。哎!罢了,反正攒不够钱,向父母要钱,肯定不答复,这支“英雄'’铱金笔是买不上,更用不上了,也就不再老专想它了。

上初中时,我的钢笔杆已经裂缝没法用了,给老爹一看,老爹把他用的那支(据说是我叔父当兵时在连队当文书用的一支,复员转业后送给我父亲用)黑色钢笔送给了我,我一直用到1973年1月高中毕业,在毕业回家的头一天晚上,同学们都互相留言,这个使,那个用,也不知丢到那旮旯里去了。反正毕业了,笔也完成使命了。

此后的四十多年,高中毕业当民师,公社通讯报导组借用,上师范以及毕业后又回龙岗干教师,手中一直没离开笔,但用的钢笔也都是杂花牌子,乱七八槽,没一支象模象样的正牌子,上海产的英雄铱金钢笔,一直没买上更没用上。上师范时,走到营子供销社花两元钱买了支南京产铱金笔,一直用了十余年。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0年夏,孙子五岁上幼儿园大班,暑假里听说小伙伴们都报了硬笔书法兴趣班,嚷着要报名。我说好吧,报!这不,花了1200元,报了 青州 名师书法小班,共上22个半天。报上名后去佳乐家超市买钢笔,一到超市,我又看到了五十多年前看中的但却一直没买上的,上海产英雄铱金笔,价格涨的不算大,不到四倍,十一元五角一支。又听说,该厂刚刚宣布破产,以后不产了,超市摆的是“绝笔”了,再不买就买不到了。正好孙子也看中了,我说:'’天昊(我孙子名),使劲用一只手抓一把,看看能抓起几支,咱就买几支。'’孙子听后高兴极了,两只小手一下子抓起了八支。行了,就买这八支。付了钱,爷孙俩高高兴兴带着笔回了家,然后拿出一支放进孙子包里,其余放抽屉里。结果五个半天下来,一支“英雄”钢笔'’报销'’了!学习班结束,“用”坏了三支。我对孙子说,你这“用笔”办法真疼人啊!你可知道,爷爷小时候就眼馋这个英雄钢笔,做了几十年“英雄”牌钢笔梦,一直没钱买。爷爷这辈子上了十几年学没用上英雄钢笔,参加工作后又不舍得买,一直没买上更没用上“英雄”钢笔。你这好,一个暑假“用”坏了三支,替爷爷“圆梦”了。孙子听不懂爷爷说的话,一点愧疚表情也没有,还说用坏了爷爷再给买。

想想过去的生活艰难,再看看当下的物质繁荣,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啊!惊叹社会变化简直太快了。

(写于2021年1月2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