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晃州行小记:水舞晃州

 书韵闲话 2021-05-05

有人曾说:喜欢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于我,却是因一条数年前偶遇的河,而与依河而生的一座城相遇,继而喜欢上了这座边陲小城。


舞者,活力绽放,舞水河,一条如名字般跳跃者舞动生命活力的河。从贵州瓮安汩汩流出,一路轻盈延绵数百公里,流经之处皆绚烂。

舞过晃州,便孕育出了新晃这座钟灵毓秀的边陲小城。

四月底,红尘已是柳暗花明春事深。因工作之需,我来到了这座边远的小城。她的偏远是始料未及,绵绵青山一路蜿蜒,始终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尾迹,只知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上了一道坡又下一道坡,转了一道又一道弯,车还是这样不厌其烦地在山中间穿行,举目四顾所及皆为山。从清晨至日暮方达目的地,眼前便豁然开朗。

暮春时节雨下了一场又一场,山色蒙蒙,像给小城披了一件薄纱,她就这样若隐若现于我眼前。晃州,山水之宠儿,碧山将其轻揽入怀,舞水婀娜缠绕而过,不失山的沉稳,又浸染了水的灵动,宛如一幅清灵山水画徐徐展开在我眼前,舟车劳顿的疲惫也随之消散。

如果说对于晃州的好感源自她近山傍水得灵性,远离俗世生安宁,那这座小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则更让我心生欢喜。

小小一方山城,新旧时期文化遗址竟有数处,夏商周时期这里便是禹贡荆州之区域,自西汉东汉、到三国晋南北朝、又往隋唐,归属之地舞阳辰阳几度易名,抑或又随龙标夜郎而居其下,直至民国终置晃县名至今。千百年这座宁静的小城虽始终不得其名,然一直静处边陲一隅,于攘攘熙熙的历史洪流中,处改朝换代的颠沛流离下,不争不扰默默盛开每一季繁华,不给谁看只为自己精彩。

城中有一地标建筑,晃州风雨桥。阳光下,“晃州风雨桥”这五个烁金大字熠熠生辉,招引着我。点撇竖捺苍劲有力,透着小城的古朴与厚重。

风雨桥横跨舞水,五座鼓楼一字排开,四矮一高对称排列,错落有致庄重大气,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美。黛瓦盖面,青砖走角,飞檐翘角直冲天。128根红漆圆柱列队从桥头至桥尾肃穆庄严。门楼内雕刻着晃州名胜风景,民族文化,栩栩如生,置身其间恍若隔世,误以为行走在秦时甬道或是隋唐巷陌。

虽然这座风雨桥修建才20年,但古城千百年的沧桑风雨洗涤城里的一砖一瓦,一楼一阁。厚重的历史早已深入这座小城的骨髓,脚下踏着的每一寸泥土,身边弥漫的每一缕空气,耳边吹过的每一丝风,都裹挟着她的隔世苍凉。

深厚的底蕴与庄严的历史使每一位来小城的人心生敬畏。脚步少了往日行走山水间看云起云落的悠闲,于是每一步都轻轻,怕因自己的莽撞扰了她的宁静与端庄。

伫立桥中间,水之央。万千感慨无由而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太白听闻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尉的忿忿不平犹在耳际,尘世却已沧桑巨变,当初被贬的不毛之地如今改天换地成了美丽新侗乡,先贤有灵又怎知后世模样?

风雨桥上听风雨,舞水河畔看沧桑。聆听过晃州的欢笑,抚慰过她的悲伤,经历过她的血雨腥风,也享受过她的岁月静好。看悠悠舞水不竭,从古流到今,如同翻阅一本晃州的历史稿本,这座山城就这样不经意间种在我的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