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产地 为凤尾蕨科植物半边旗的全草或根茎。 全年可采,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根茎采挖后,除去叶须、根和鳞叶,洗净,趁鲜切片,干燥。生于海拔850m以下的林下或石上。 分布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别名甘草蕨、甘草凤尾蕨、半边莲、半边蕨、半凤尾草、半边风药、凤凰尾巴草、单边旗、半边梳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短,匍匐,密被狭披针形、黑褐色鳞片。叶疏生;叶柄粗壮,直立,长20-50cm,深褐色,或近基部呈黑色,光亮,裸净与叶轴同;叶近革质,两面无毛,卵状披针形,长15-50cm,宽10-25cm;上部羽状深裂达于叶轴,裂片线形或椭圆形,劲直或呈镰形,全缘,基部下延;下部约在2/3处有近对生的半羽状羽片4-8对,疏生,顶端长尖,全缘,上缘不分裂,下缘深裂达于中脉,裂片线形或镰形,基部下延;叶脉明显,单出或分枝。孢子囊群线形,连续排列于叶缘,子囊群盖线形,膜质。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辛,凉。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黄疸型肝炎,结膜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疖肿,湿疹,毒蛇咬伤。 《中药大辞典》 辛,凉。" 止血,生肌,解毒,消肿。治吐血,外伤出血,发背,疔疮,跌打损伤,目赤肿痛。 《中华本草》 苦;辛;凉 归肝;大肠经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泄泻;痢疾;黄疸;目赤肿痛;牙痛;吐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水熏洗。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