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如何做统筹,专业人士专业整理(上)

 12345csdms 2021-05-05
电影统筹 2016-04-03

何为统筹,统筹就是用数学的方法统领工作计划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翻开《辞海》,“统筹”一词是这样定义的:通盘筹划,简短四个字,言简意赅的概括统筹的深刻含义,统筹从表意上讲就是统一筹划,兼顾全局,从更深层的意义讲,包含了这几个方面,即预测,计划,实施,指挥,掌控五个方面。统筹在当今的一切经济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影视剧的制作单位,把生产调度人员的职务称之为“统筹”可见其工作性质的重要。有人说一位好的统筹顶替一个制片主任,这话一定不假,他不但是一个具体工作的操作者,也是摄制组内制片方面的管理者,近日有些制片人嚷嚷怎么统筹的酬金都涨到四千一集了,我说一点都不高,看看他们为剧组付出的辛劳和贡献吧,一个成功剧组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统筹艰辛眼泪和惆怅。

   “统筹”一职源于港台的影视剧摄制组,二十多年前,国内影视剧的生产调度安排是由制片主任一职来完成的,制片主任组织场记和副导演制作分场景表,根据场景表做出摄制组的生产计划并安排拍摄任务。后来随着电视剧篇幅和剧集的不断增加,工作量越来越大,单单依靠制片主任一人的工作显然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借鉴港台影视剧的操作方式,引进“统筹”这一职务,使影视剧的生产计划安排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欧美国家的影视剧制作,一直沿用的制片经理(制片主任)和第一导演助理协同制作生产计划的工作模式,第一导演助理相当于我们摄制组的“统筹”一职,专门负责剧组的拍摄进程安排和演员的调度工作。笔者2001年在美国拍摄电视连续剧《偷渡客》,作为执行制片的我,担任该剧的生产调度安排,为此曾访问了好莱坞的专职副导演Brown(布朗)探讨计划安排和拍摄进程管理,受益匪浅,2003年美国黑森林影业公司在上海拍摄电影《微笑》,我聘为中方经理,期间和从事第一导演助理的tom(汤姆)密切合作,亲眼目睹了好莱坞的工作模式,也见证了第一导演助理的工作艰辛和敬业精神。

    不管是统筹还是第一导演助理,虽然称谓不同,但是工作职能和工作性质却大致相同。既然叫统筹,他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就会和统筹息息相关。统筹一词和我们并不陌生,早在儿时的语文课中,曾有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经典之作“统筹方法”给我的印象极深。我们不妨引经据典,看看统筹的精粹。

《统筹方法》作者:华罗庚

……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

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华老的这篇课文朴实无华,却意义深刻。他把数学和计划,数学和工序。数学和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数学的方法统一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可见统筹的高明之处。数学是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和空间变化的学科,即抽象,浅显,又深奥。用老百姓的通俗讲法,凡事都要算计算计,衡量衡量,比较比较,那个更合算?,那个更合理?那个更科学。影视剧的统筹工作,面对极其复杂的工作,其难度,远比华佬的泡壶茶喝的例子复杂得多,尤其是长篇电视连续剧,一千多场戏的容量,仅仅七八十天的拍摄周期,对摄制组的压力显而易见的。在影视剧的统筹工作中,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编制计划,设计拍摄进程,实时调度管理那?我们就从实战的方法来教你如何做好统筹。

第一时间进组,占领制高点

    这个小标题有点象两军对垒,实战在即的味道.没错,统筹(第一导演助理)能否第一时间进组开展工作,关系到摄制组的计划安排,财务预算,以及拍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有些制片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请导演,选演员,做预算。把统筹视为一般的工作人员,随同其他工作人员进组筹备,这就大错特错了。统筹第一时间进组工作的好处是,可以尽早的完成剧本的分解工作,把剧本的相关信息分类统计完毕,掌握剧本的场景分布,主场景和副场景的比例,主要演员的集数,场次数,主要演员的相互搭戏的场景和拍摄频率,为演员的选择,整体拍摄计划的安排,详细的财务预算,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以至于在导演接手工作时,能迅速的掌握剧本的全部信息,为制定剧组的方针大略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0年我与四川文采文化传播公司合作拍摄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红槐花》时,我和剧组的统筹战旗同志提前介入工作,导演雷献禾进组时,摆在他面前的已经是一份初略的详尽的操作方案和拍摄计划。主场景的分布和数量,内外景的比例关系,主要演员的集数和场次数以及需要拍摄的工作日都跃然纸上,让主创人员眼前一亮。根据这份信息报表,总制片人和导演才敢于大胆的将这几位主要演员的签约时间控制在非常理想的天数内。《红槐花》这部电视剧合计为38集,共有1175场戏,全剧计划拍摄75天。其中的女一号风儿由著名演员宁静担纲,男一号牛儿由张桐扮演,黄志忠出演反一号郑天峰,范明饰演的男二号花子憨,杜园客串反二号郑维新,主要演员的阵容可谓十分强大,主要演员的签约全部按天并参考集数计酬,采用前后搭桥的方法将上述四位名角签约时间控制在10天至55天之间,没有一个超过55天的,75天的拍摄计划,65天全部完成,提前完成了拍摄任务,为制片人结余了大批的经费开支,也为摄制组的顺利拍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今的演员签约,酬金虽然和集数相关,但是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拍摄的天数,即实际工作日和进组时间。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的详尽的,拍摄计划,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这么大容量的剧目是不可能按时或提前完成的。而制定这样的计划和方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是不可能的。而这需要是时间和精力。

    如果统筹晚于导演或其他的工作人员进组,那将使统筹工作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那些已经盲目或草草签约的演员,会因为签约时间的不准确或签约时间段的限制,给后面的拍摄计划造大量的困难。这时的统筹只能进行局部的修修补补,在错误的方案中苦苦犯难而不能自拔。如果你是一位制片人,当影视剧的拍摄项目确定后,第一个要想到的是聘请一位统筹高手开始工作,第一时间内把影视剧的全部信息掌握在手,为下一步聘请演员,聘请导演提供详细的科学的依据。如果你是一位认真的,负责任的统筹,当你接到制片人,制片主任或是导演的约请,你要主动请缨,第一时间介入你的统筹工作,提前做好拍摄计划和拍摄方案,那样您才能永远站在计划和拍摄的制高点上,让剧组工作按照事前设计方案和运行轨迹进行操作,当然这需要制片人,制片主任和导演的鼎力支持和协助。各位统筹(第一导演助理)请记住,第一时间进组工作,第一个开展工作,第一个占领制高点,你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熟读剧本,让自己心中有“数”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在影视剧的拍摄当中,熟读剧本是剧组成员的必备功课,而每天卷不离手的人中,除了演员和导演就属统筹这个职业了,统筹要想统领全局,就要花十倍的精力来熟读剧本,对剧本方方面面都要了如指掌,让自己心中有数。没有对剧本的深入了解,就不可能顺利的完成统筹的相关工作。熟读剧本,说来容易其实很难,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一百多场戏的容量,肯下功夫熟记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是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那就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了。国内媒体播出的要求是,电视剧的长度为45分左右,去掉片头和片尾,正剧的时段在41分以内,那么一部三十集的剧本,文字量在30万至40万之间,堪称是一部长篇小说,这么长的篇幅,要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事。

    不同的职务和角色对读剧本有不同的要求,演员读剧本,侧重于对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熟悉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揣摩角色的发展和变化,背诵自己和对手的台词和道白,而一般工作人员读剧本除了了解剧情,欣赏故事情节,更多的是找出自己的行当需要的信息和要求,比如美术,服装和道具等部门,而统筹读剧本就要仔细和认真的多了,他不但要了解剧情,关注故事发展的脉络和走向,还要记住发生故事的坏境和背景,以及在这个场景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一般人物和环境背景人物,对于参与故事情节的大道具和服装等元素,也在他的视野之中,此外拍摄场景的时间,气氛和特殊效果也是必须加以重视的方面。如果说演员和导演是以艺术的方式浏览剧本的话,那么统筹更多的是就是用数学和数字的方式在浏览和研究剧本的内容。

    统筹用数学的方式来浏览和研究剧本,要求我们引入一个“分解”剧本的概念。影视剧的文学剧本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同,除了有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还有大量的信息,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场景,环境背景的气氛和效果,主要角色周边的环境人物和人物的穿着和打扮,以及构成拍摄场景的陈设和道具,都是构建丰富多彩的戏剧内容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拍摄进度和增加拍摄成本的组成部分。这些分布在故事情节中的大量信息,是随故事的发展的脉络和走向在不时增减和变化,他的无序性和分散形态,增加了拍摄的难度,也给统筹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这些元素概括起来就是,集别,场次,场景名,页数,气氛和效果,主要演员,群众演员,服装道具,美术造型,烟火以及动作场景的设置等等,可谓繁杂多变。所谓“分解”剧本,就是用数学的方法,将这大量的,无序的,分散的信息资源,通过录入,提取,筛选,查询和统计等方法分门别类的归档和组合,变成集中的,有序的,系统的元素,这些元素是统筹在熟读剧本,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和加以整理的地方。

    在电视剧的生产方面,国内的大部分导演直接采用文学剧本拍摄每一个场景和镜头,五花八门的文学剧本和极不规范文字页面格式,给统筹的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我们长期合作的一位编剧,交给我的剧本,从来都是没有场景号的剧本,场景的标示也不规范,比如标示一个家庭的场景名,这一场是男主人公的称谓,另几场可能就是女主人的名称了。很多的场景往往不标示主场景名称,而只标示副场景名,如门前,卧室,厨房等等,有些编剧还会把几个场景的戏剧内容归类到一个场景中去,大小不同的字号和段落,随心所欲的页面设置,这都给统筹的剧本分解带来困惑和麻烦,因此统筹在第一次浏览剧本的同时,还要肩负着修正剧本的繁杂任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在影视剧的制作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剧本的分解,分场景表的制作,生产计划的编制,拍摄进程的管理,已经完全摆脱了手工的操作模式,一个用计算机管理影视剧拍摄的时代已经来临,影视剧的统筹只有成为计算机的高手,借助计算机的巨大功能来分解和熟悉剧本的方方面面,才能胜任统筹工作重担,成为制片管理的强者。

规范剧本格式,为分解剧本做好准备

剧本的分解工作,主要依赖计算机来进行,Excel电子表格软件以及专业的制片管理软件系统,在分解剧本制作分场表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长项就是简单高效,准确无误,快速的将数据植入到系统中来,但是它缺少智能化的判断能力,对剧本的分析更是对牛弹琴,如果完全按照原始的文学剧本的格式来分解剧本,这些不规范的剧本格式将使分解后的场景表面目全非,错误不断后患无穷。无奈之下,规范剧本的工作就这样责无旁贷的落在统筹的身上。统筹在浏览剧本或熟读剧本的同时,要随时随地带着笔和稿纸,将错误的地方记录下来或直接进行修改,对于那些难以把握的地方则要请示导演,编剧进一步处理,统筹工作的辛苦和劳累就体现在这些零零闪闪,点点滴滴,又必须特别关注的地方。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将这些不规范的错误修正过来,才能防止出现大的纰漏。

文学剧本的规范,概括起来包括这几方面:

1.场景号的捋顺。

2.新增场景号的设置。

3.主场景,副场景名称的正确标注

4.内外景,时间,气氛,效果的设置和连续性

5.演员上下场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5.战争场面的规模和烟火数量的判断

6.拍摄页数的设计和统计。

场景号的捋顺看似简单,其实很重要。场景号是每场戏在剧中的唯一标志。在拍摄过程中,不管发生场次的增或减,它都要一号到底,直至拍摄和剪接完毕。当剧本内容增加,增加的场次也不需要重新捋顺和重新编排,而是采用添加A,B,C的方法处理。请切记,捋顺的场景号一旦确定后,才能大量的印刷剧本,这样才能保证摄制组内,场景号的唯一性和稳定性。

拍摄期间,修改剧本,增加或减少剧中的场次或场景是经常的事,减去某场戏,可以直接删掉就可以,场景号可以不连贯。增加一个新的场景号,就要采用在上一场号码的后面加A,B,C,的方法进行设置,比如13场后戏面新增加三场戏,那就增加为13A, 13B, 13C即可。

主场景,副场景名称的标注更为重要,有些文学剧本对场景名称的标注非常混乱,经常不标注主场景,比如上一场戏的场景是“王恒军家门口”下一场的标注就是“客厅”或“卧室”这在人工录入的年代,录入者是可以联想到这是王恒军家的“卧室”或“客厅”如果用计算机的Excel软件或专业的制片管理软件自动录入,那只能是录入成“客厅”或“卧室”了,究竟是哪家的客厅和卧室?计算机哪里知道?这就要求统筹在数据录入前,把这些不规范的场景名,或不带主场景明的地方修改完善,保证计算机在自动录入或半自动录入时数据的准确性。

标准的文学剧本“内外景时间气氛效果 都标志在每场的剧作内容的首行中,也就是在场景名的后面。如果作者没有标示出来,就要根据剧作内容的要求标示出来,此外还要根据剧作的内容的时间关系,使气氛和环境气氛具有连续性和上下场景的衔接。

演员的出场纪录是分解剧本最重要的操作部分,影视剧的故事的情节展现,主要依赖演员的出场表演,来演绎剧中的人物命运,如果出现演员漏场或衔接场景的断档,这是摄制组最大的责任事故。角色的出场表演,有他的连续性和延续的空间,但是有些文学剧本,却只将有对话关系的角色名记录在剧作中,按照这样的剧本分解,就会把本应该出现的人物,或上一场已经出现的人物排斥在本场景之外。修改这部分错误,是统筹最主要的工作,这是统筹工作的重中之重。

战争场面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关系拍摄成本,拍摄进度,和拍摄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分解剧本的阶段,就要将战争场面和烟火的规模大小,统计在分场景表中,为安排战争场面的拍摄计划,落实武戏的拍摄方案,提供详实的信息数据。

每场剧本的页数在摄制组的拍摄计划安排中,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参考因数,但是“页数“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在文本的设置中不同的字号和段落,不同的页边距,都会使每页的字数发生变化,这也就影响到剧作内容的多少了。所以拍摄计划的设定,不能机械的安排一天必须拍摄多少页,要根据具体的页面设置,主要演员的签约时间,以及采用的拍摄方式来制定。在我们常用的制片管理软件中,剧本页面设置是这样设定的:A4打印纸,宋体小4号字,页边距:上下左右各1.8cm,装订线:0.4cm,如果设计了页眉和页脚,需要在版面设置中的“版式”将页眉和页脚分别设成1.4cm即可。段落的设置是,行距:固定值,设置为18磅。这样的设置,保证了一页的文本具有四十行,每行42字左右的,理论上满格字数在1600字左右(含空格,空行),实际字数在700900字之间,大约13页至16页一集。这种文本格式的设置,才能保证在制片管理系统录入的剧本页数,跟实际剧本的页数相一致。

制片管理软件,统筹分解剧本的利器

    顺场景表,是影视剧拍摄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基础报表,拍摄进度表,拍摄计划单,演员分场景表以及拍摄通知单都是以顺场景表为基础制定的,顺场景表是否准确,是否科学,是否可行关系到未来的拍摄工作的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制作成本和拍摄周期提前或延误的重大经济问题。顺场景表,分场景表的制作,经历了手工填表,Excel电子表格制作和计算机专业制片管理软件智能分解剧本的三个阶段。

    1989年我参加了电视连续剧《纪委书记》的摄制组,担任该片的制片主任,为了加快场景表的制作,制定整体的拍摄计划,我曾参与了分场表的制作过程。那时计算机还远远没有普及,采用的是分页标签的方法,按照场景分门别类的加以统计,十二集电视剧容量,我跟当时担任场记工作的杜彩玲同志,两人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才完成场景表的制作,手工制作分场景表,效率低下可见一斑。

1990年后,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Office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发布了5.0版,直观的界面、出色的计算功能和图表工具,使Excel成为最流行的数据处理软件。它具有的列表输入、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可生成精美直观的表格、图表。为影视剧的分场景表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实践证实,制作一部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分场景表,需要六天左右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短剧,电影,及电视剧的分场景表制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大型长篇连续剧的大量拍摄,一千多场戏的剧作内容,相当于十部电影的容量,尽百位的演员的阵容,众多的美术,道具,服装陈设的大量信息,使Excel电子表格越来越显露出它的不足和局限性,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制作一部电视剧的分场景表,再用十多天的时间,查询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现在看来是太长了,更重要的是用Excel 制作的分场景表,只能进行简单的筛选查询和简单的和统计工作,对于大型长篇电视连续剧,需要大量繁杂的数据查询,数据统计以及拍摄当中的实时的数据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胜任了。

    用计算机专业制片管理软件分解剧本,制作全新概念的分场景表和其他功能的报表,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运作了,二十年来我和同行们始终没有放弃数字化管理的探索和研究,几乎与好莱坞同步,1990年初,我们曾尝试将计算机引入到电视剧的制片管理中来,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用DBASE Ⅲ数据库软件,开发出最初版本的《影视剧制片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在DOS操作平台下,可以运行在pc286计算机上的数据库应用软件。1991年吉林电视台拍摄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大雪小雪又一年》采用该系统进行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独有的查询,检索,统计,打印功能,使生产调度安排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使我们耳目一新,体验到数字化管理的好处。

1995年《影视剧制片管理系统》软件荣获吉林省广播电视厅技术进步二等奖。1995年微软公司的Windows95 操作系统在中国开始普及,这个可视化的操作界面,为《影视剧制片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研制注入了生机,当年开发的Windows版本的《影视剧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将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呈现在用户的面前,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增强了应用功能,完成了从DOS操作系统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转变。这些软件从影视生产管理的实践出发,按照中中国人的使用习惯,简化了计算机的操作难度,使复杂多变的生产调度和制片管理变得简单,条理,科学,准确。受到业内人士得好评。

图片

从2002年开始我们着手对原有的《影视剧制片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版,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从《Producer 2003制片人管理系统》到目前的《Producer 2012制片人管理系统旗舰版》的升级和转换。下面我们就以《Producer 2012制片人管理系统旗舰版》为例,讲解分场景表的制作过程以及后面的数据查询,排序,统计,等一系列生产调度管理的方式方法。

图片
数据录入是关键。

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数据管理系统,也是一个傻瓜式的操作软件,关于它的数据录入,系统内有明细的操作指南,本章节仅就实战中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方法跟跟大家聊一聊。

    目前影视剧的制片管理系统软件的数据录入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纯手工的录入方法,比如美国好莱坞盛行的Movie Magic Scheduling电影拍摄进程管理软件,一种是半自动智能录入方式的,比如前面介绍的Producer2012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软件,还有一种是所谓全自动录入方式的。比如前几年喊得很响的中天制片管理软件。美国Movie Magic Schedulin的软件所以坚持手工录入剧本的数据,就是坚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把文学剧本或导演台本的内容准确无误,不丢不落的录入到系统中来,二是把导演,制片人的要求,以及统筹的主观设计,以数据的形式植入到系统中来,这是所谓全自动的录入方法不能办到的事。全自动化的数据录入,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操作思维,它欲借助计算机的智能的判断能力,设置了几种鉴别的方式,将页面上有限的数据自动录入系统中来,那些页面上没有的,隐藏在上下文关联的数据,却被排次在外。它特点是速度快,缺点是录入的数据极不准确,丢掉的数据太多,数据的准确率只有百分之七十,这就是电脑终究不是人脑的具体体现,计算机的所谓智能化,是机械的,有条件的,它是按照程序设计人员的想法去判断,去鉴别的,面对众多个性化极强化的编剧作者,面对五花八门的文学剧本格式,一个编程人员智慧显然是不够的,数据的不准确是制片管理的大敌,修改错误如大海捞针,其工作量远大于手工录入的成本。这就是中天制片管理软件发布仅仅几年就夭折短命的原因所在。Producer 2012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采用半自动的标签录入方法,不仅提高了录入的速度,保全了数据的完整性,又避免了手工打字的麻烦,是当今最科学,最实用的数据录入方式。普遍反映平均每集录入的时间为40-60分钟,边看剧本边录入数据,一天看十集剧本,录完十集的内容,何乐而不为那。初学者最好在规范剧本的基础上录入数据,如果是高手当然也可以边修改剧本的格式,边录入数据内容,这就看个人的应变能力和水平了。下面我们体会一下标签式的录入方式的方法和乐趣。

首先打开Producer 2012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

图片
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最好是该剧的剧名,系统默认的密码为123456,按下确定,新文件建立完毕。喜欢用其他密码的可以进一步修改,认为没有什么保密的价值可以不做修改。点击命令行中的“剧本”按钮,打开剧本导入界面,点击“导入”按钮,把剧本第一集导入系统中。
导入前要求把全部剧本(必须是分集的文件)拷贝到系统文件默认的根目录下(一般为:C:\Program Files (x86)\Producer\Production 2011文件夹内)也可点击桌面的快捷键图标的右键,在属性中可查到具体的目录位置。

图片
剧本导入该界面后,可用鼠标选择相关的内容,如主场景名,副场景名,效果,主要演员,群众演员,道具等需要分解的元素,按下鼠标的右键,出现一个标签列表,点击相关的选项,将选到的数据分别录入到系统中来

图片
图片
其中的“主要演员”的一项,需要录入一个简称,如主演“朱德”可以简称“朱”也可以简称“德”,如果出现重名,系统会有提示。角色简称是为制作“拍摄通知单”而设置的。也为制作“演员出场表”的报表提供方便。演员角色及简称,可以在数据录入前,一次性录入,将简称提前设计好,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录入的时间,并防止重复简称的出现。

图片

其他数据项的录入的方法相同,就是扫描选择录入内容,用鼠标右键在标签中点击分类录入。还有几类的数据是这样录入的,在下拉列表中,有固定的选项,如“季节”,“气氛”只要点击选取相关的内容即可,集别和场次,系统是根据顺序自动添加的,简单得很。这样一边浏览剧本,一边用鼠标录入数据内容,剧本看完,数据录完,就这么简单。

数据管理显神通

剧本的信息数据全部录入完毕后,一个详尽的的顺场景表就完成了,根据这个顺场景表,通过排序,查询,统计,分类等方法,可以演变成一系列特殊的报表。如主要演员的出场表,群众演员出场表,道具,服装出场表,战争场面场景表,各个季节的分场景表等,总之凡是剧本中出现的信息资源,在系统软件中都可以进行立体化的查询和统计,将剧本方方面面的信息以及相关联的信息一目了然的展现我们面前,这就是数字化管理功能在Producer 制片人管理系统的具体体现。

数字化的制片管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一个从“抽象”的文学元素到“量化”的数字信息,并从量能到质能的转化过程。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排序,运算统计,将文学剧本及拍摄台本中提供的拍摄细节和拍摄程序,加工为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为统筹,为制片人实施科学的管理,为生产调度安排和拍摄进程的掌控,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和依据。从上述分析文学剧本和拍摄台本中,我们不难看出,剧本中除了提供演员表演的台词对话以及行为动作的提示外,还有大量的信息,如演员表演的环境,地点,时间,表演持续的长度,配合演员表演的环境设置和道具,演员的服装发饰,剧中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效果,群众演员和环境人物的配合,以及拍摄中需要的特殊器材,灯光设备等等。这些信息,是构成影视剧生产制作的基本元素,也是影响影视剧拍摄进度和拍摄难度,左右生产制作成本的原因所在。将这些抽象的文学元素,转换成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是实施数字化制片管理的关键。通过系统软件的展示,一副长篇电视连续剧的信息分布图和基本的拍摄方案,就显现下我们面前,这也是专业制片管理系统软件和Excel 电子表格软件系统根本区别。

数据录完,分场景表制作成功,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了,还要根据这个场景表展现的数据内容,数据结构以及数据的分布状态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比如场景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主演演员的场景分布特点,战争场面,武打戏份是否能集中拍摄,主要大型道具的分布信息等,还要根据美术选景,搭景,主要演员的合约签订,拍摄景地的分布,内外景和日景夜景的比例,进行必要的调整,这种调整,要根据戏剧演出的效果和拍摄成本两个方面的考量,在制片人,导演等主创人员的商议和研判下进行。其实影视剧的拍摄面对众多繁杂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搭好台”“唱好戏”,搭好台就是选景,搭景,陈设和布置,场景越少越精越好,演员的戏越集中越精彩越好。场景集中,演员集中有利于拍摄,有利于控制成本,有力演员的调度和生产计划的安排。对于只有一两场戏的场景或一两场戏的角色,除非是戏剧特定的要求,都可以在整体调整中加以合并或删改,这种调整和修改是必要的,体现了统筹工作必须要站在制片管理的制高点上,指挥全局,统筹全局的思想。

统筹统管下的数字化管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数据排序,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导出,数据报表打印五个方面。

数据排序

图片
看似一个简单的组合排列,但是在Producer 2012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中,却是一个重要的操作项目,我们看到排序的界面共有二十个选项,有的是单项排序,有的是复合排序,根据我们选择排序选项的操作,改变了数据结构,使剧本原有的具有上下逻辑关系的戏剧内容,以数字的形式显现出各中组合排列。
我们知道数据录入是按照剧本的自然顺序进行的,直接显现的是连续的顺场表,当我们选择“主场景名”排序,就变成了分场景表,:选择“季节”排序,就是一个季节场景表,选择“气氛”排序,就是一组,内景,外景,日内外景的场景表,在“其他选项”中可以设置“战争”“武打”等特殊的拍摄场景,以此来编制战争场面的场景表一“武戏”的场景表,此外结合系统的查询功能还可以做出主要演员的顺场表,分场表等。总之通过排序功能,在顺场景表的基础上可以孪生出几十种实用的场景表,这些报表对了解剧本的信息资源,以及这些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掌控制片管理的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据查询

图片
图片

数据查询在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中是一个实用频率最高的功能项目,在查询的界面,看到了十八款查询的选项,凡是剧本中涉及到的信息内容都在查询的范围之内,界面的左侧是查询选项,右面框内是具体的查询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在主要演员的查询条件中,我们设置三个复合查询条件,当然也可以单独查询,复合查询的功能是为了掌握几位主要角色之间,或者是几个关键角色(阶段性演员或客串演员)之间相互搭戏的情况,也就是如何打开相互制约的关键场景,这在抢拍大腕级的演员和客串演员的计划安排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统筹在安排具体的拍摄计划中,最头痛的是抢拍这个演员的戏,却因另一演员不在剧组而苦恼,所以打开演员相互搭戏的“链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必须要提前计划,提前完成的一件工作。“链接”早一天打开,早一天轻松,晚一天拍摄就多一分烦恼。

查询的另一大功能,就是配合系统的“排序”功能,来制作具体的场景表,如主要演员场景表,主要道具场景表,季节场景表,内外景场景表和战争,武戏场景表等等。

数据统计

图片
图片

有了数据就要进行必要的统计,数据统计在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界面中的十八项统计项目,涵盖了剧本信息数据的方方面面,整部电视剧多少场戏,多少页的戏剧内容,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拍摄工作。主要场景占有多少集,多少场的容量,内外景的比例关系,主要演员的集数,场次数,占有多少页的戏剧内容,实际工作日是多少?需要进组多少天等等,都是数据统计的操作内容。在系统中有的采用数字来表示统计的数值,有的项目采用数字加图表,数字加图示的方法进行直观,形象的表示数值和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目的就是让统筹,制片人和导演等主创人员全面掌握整个电视剧的概况,做到心中有数。统计完的数据内容,对于整体拍摄计划的安排,优化拍摄方案,主要演员的签约时间和签约时段,这些具有战略层面的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数据导出导入
    我们知道Excel是微软公司最著名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之一,它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普及率高。在数据记录和数据统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熟练的掌握Excel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仍然博得不少场记,统筹,制片经理(主任)的青睐,在场景表,拍摄通知单以及各种表格的制作上大显身手,尤其是通过排版打印,可以制作精美的,具有个性化的各种报表。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了与Excel交换数据的功能,可以将系统内的数据导入到Excel中,也可以逆行操作将Excel的数据导入到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中来,为那些热衷于玩Excel的人增加乐趣和方便。

数据的导入导出在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旗舰版增加了全新的内容,系统中单纯的数据导出就新增十几种,在系统软件的统计界面,报表打印界面都设置有数据的导出功能,目的是就是将系统内的相关数据以及数据的查询统计的结果,尽可能的导入到Excel中来。将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和Excel整和在一起,充分利用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的专业性和Excel办公软件的易用性,公众性进行数据的交换,不但方便了用户的的录入和操作,同时也将使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操作更具有更大灵活性和多样性。


Excel
导出

    打开“Excel”对话框中的导出界面,在下拉式列表中共有十七个数据导出项,除了上面的四种报表,还有下面的十三种报表可以导出,它们是:总表,演员与场景,群众与场景,道具与场景,总表当前查询结果报表,主要演员表,群众演员表,主场景表,副场景表,效果表,道具表,服装表,化妆表,枪械烟火表,特技表,设置表,其他选项表。在上述十七个选项中,总表,演员与场景,群众与场景,道具与场景四个报表的导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四种报表在主界面的数据浏览中有所体现,其中的“演员与场景”一项数据的导出,对于制作港台式的拍摄通知单十分的方便。

图片
图片

统计界面中也设置了数据导出功能

Excel导入

    从Excel导入数据到系统中来,是Producer 制片人生系统的一个新的特色,因为目前摄制组制作的场景表大部分是采用Excel电子表格设计的,将Excel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导入到系统中来,就可以体验和享受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对数据操作的强大功能。

Excel导入有这么几项:总表,主要演员表,群众演员表,主场景表,副场景表,效果表,道具表,服装表,化妆表,枪械烟火表,设置表,其他选项表。数据的导入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如果格式不对,系统拒绝接受数据。为此系统设置了导入数据项目的样本文件,请参阅该样本进行操作。

数据的导入要严格按照系统提供的样本文件的格式进行添加,不能任意改变样本的列数和结构,对系统中具有下拉菜单的数据项,如《季节》《气氛》要按照系统中的原有的数据添加,季节:春夏秋冬,气氛:日内,日外,日内外,夜内,夜外,夜内外。这几个不能更改。否则系统会出错。样本文件中我们看到这是一个空的Excel表,没有题目没有数据,在表中只有一行标题栏和数列字段项目,只有严格按照该表的格式组织数据才能进行正常的操作,如果原来的Excel文件是一个完整的电子表格样式,请去掉标题,按照样本文件标题栏的名称重新排列数据,检查无误后将修改后的文件重新存盘(原文件请备份)以备数据的导入。下面的总表样本文件,为看清加了颜色,原件是没有颜色和格式特征的。

图片

Word剧本文档的导出

    Producer 制片人生产管理系统旗舰版中,大量涉及Word文档的也就属剧作内容了。剧作内容将剧本的全部内容以分场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方便了查询和分场剧本的打印。因为拍摄中对于阶段性演员或临时性演员不可能发放全部的剧本,采用分场打印剧本就显得十分的经济和方便,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用鼠标点击命令栏中的“Word”按钮,打开了Word 数据导出的界面,根据需要选择主要演员或群众演员的选项进行操作,即可导出相关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的剧本,例如角色康克清的剧本。对于“群众演员”也是如此操作,当前查询是为导出先前已经查询到的剧本内容而设计的一种高效节能的方法,比如要导出剧中的战争场景的剧本,在查询界面将战争场面的场景按照顺场的排序单独查询出来,利用WORD的导出功能,战争场景的剧本内容就可筛选打印出来了。

WORD 文本的导出也是系统的一大特色

场景选择学问多  

    分场景表初步制作完毕,就可以组织主创人员进行选景了,在制片主任的组织安排下,导演,美术,摄影,道具,置景,外联制片,统筹等主创人员进行为时数天的选景工作,在选景过程中统筹还可以不断修正和完善分场景表,使分场景表的内容和结构更加完善。在场景的选择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经典故事中,场景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的关系问题,二是主场景和副场景的关系问题。

    历史经典故事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占有很大的篇幅,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必然在片中有所反映,如反映红色经典故事的南昌起义旧址,井冈山,遵义会议旧址,延安窑洞,中南海等等,反映二十年代上海滩,南京路的故事情节等,现在这些场景有的变成文物古迹加以保护了,有的变成红色旅游圣地,已经人满为患了,有的变成政府的办公地点了,影视剧的场景如果一味要求历史的真实,那是必须给自己造成极大地困难,且不说这些景点如何的分散,拍摄起来四处奔波,劳民伤财,就是场租费就是一笔不晓得开销。如果不是拍摄经典大作,不是预算特别的充足,足以应酬高额的场租费用,这些景点一般是不预考虑的。这里就有个场景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的权衡问题了。近几年国内新建的影视城,部分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场景,给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形象的,实用的拍摄景地。2011年,我们组织拍摄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开国元勋朱德》历史跨度在七十年,历经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著名的景点在四五十个,为了节省拍摄经费,我们在横店影视城,经过筛选,加工改造,结合拍摄的空镜头,艺术的再现了朱德一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按照朱德亲生经历来还原历史,那不知要增加多少预算才能完成这部巨作。

    主场景是影视作品中展开故事情节,再现作品主要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环境。一般来说,无论电影故事片还是电视连续剧都至少会有一处或多处主要的场景,主场景同作品的人物角色一样,构建了故事情节的外部特征,同时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典型环境。主场景选择的是否合适,主场景选择的是否集中,关系到戏剧的艺术质量,关系到拍摄进度的快慢以及拍摄成本的高低。在符合艺术质量的前提下,主场景越少越好,越精越好,主场景的戏份越集中,对拍摄工作越有利,统筹在随同导演选景的期间,一定要提醒主创部门重视这个看是浅显,实而关系剧组顺利拍摄的重大决策。主场景一旦确定后,其他的副场景,过场场景,都要依附主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用我们平时说的叫“以点带面,四处开花”尽可能多的在主场景附近(一个场景附近,一个乡镇附近,一个乡镇附近,一个影城附件)选择副场景和过场场景。即使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来搭建一个场景,也比离开主场景之外的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外的场景拍摄省时省力省钱。在剧组,时间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其次交通,燃料,过路费及食宿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剧组场景的选择,一般要经历几个回合,第一次选景,主要是依照导演和美术对剧本的理解和创作构思,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拉网式的普选,也就是说,更多是要听导演和美术的意见,统筹不应参与过多的意见,统筹的工作就是大量的收集各个场景的资料和信息,如场景和剧组驻地的距离,乘车时间,几点可以开始拍摄,内外景拍摄是否会受到影响,在这个主场景的周边还有什么可利用的场景,副场景是否可以全部完成。关注外联制片能否拿下景点的拍摄许可,等等。当整部戏的场景普查后,统筹的工作就是对众多场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在普选场景中收集的信息,比较在符合剧情的几个备选场景中,那个更适合拍摄,那个是可以一景多变的复合场景,那个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拍摄成本。协同制片主任一起拿出一个叫导演,制片人,美术道具部门信服的主场景拍摄方案。这时的统筹就要积极主动的跟美术道具部门合作,协助美术部门作出搭景,修景的计划,探讨在主场景附近寻找和挖掘形成副场景和过场戏的可能性。在上一章节中我们提到统筹的工作就是抓“搭台唱戏”两件事,一手抓场景,一手抓演员,也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场景永远是统筹手中的一张王牌,为了这张王牌,统筹要跟美术,置景,道具人员交朋友,要关心他们的工作,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到关键时候,这张王牌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演员选择多参与

    主要演员的选择是摄制组筹备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期间制片人和导演部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演员的选择上,因为演员太重要了,他是决定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重要,有些统筹觉得自己无权参与意见而退避三舍,陷于研究剧本,选景地,做拍摄计划这些事务性工作中。如果统筹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为了保障后续拍摄工作的顺畅,统筹必须在前期的筹备工作中,积极参与主要演员的选择工作,拿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拍摄计划的落实。

    剧本分解工作完成后,统筹要拿出两份重要的文件,一个是该剧本的分场景设计文件,既主要场景,副场景,一般场景(过场戏)的统计文件。交给导演和美术道具部门提供选景的依据,另一个就是根据分场景表做出的主要演员的演出信息报表文件,也就是每个演员的集数,场次数,拍摄时间,进组时间等相关的文件,这个文件对主要演员的选择,聘用以及合同签约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演员的签约和相关细节的讨论中,比如某一演员可能签约的时间长短和时段要求,是否可以超期拍摄,还有该演员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性,工作习惯,人缘口碑,都是统筹需要熟悉和了解的地方。统筹在拍摄期间,天天打交道的基本上就是两大块,一个是演员,一个是场景,你不了解对手,你就不可能掌控他,为什么我说,演员,场景这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

    对于统筹来讲,主要演员签约的时间越长越好,时间越固定越好(不离开剧组),可以免去计划安排的中的烦恼,随心所欲制定拍摄计划和更改计划,但是这必定是统筹的一厢情愿。1980年我作为摄影师参加了吉林电视台拍摄的三集电视剧《响铃公主》男女一号演员分别是迟志强和姜黎黎。拍摄周期七个月,两位主要演员全部跟组,其他的演员也是全部跟组拍摄,剧组从来没有因为演员而耽搁拍摄,对于那个年代而言,计划经济统领一切,演职员没有为金钱而动,党教干啥就干啥,现今是商品时代,市场经济了,一切向“钱”看。没有金钱的支撑,演员全部跟组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的统筹就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正常的拍摄,又要为制片人节约经费。这就是一个比较难平衡的一个点,如今大陆的影视剧火的一塌糊涂,对于演员来说,尤其是大腕级的演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那些经纪人比演员还牛,把演员当成摇钱树,合同一个接着一个,不肯退让。在这种情况下,统筹如果不能掌握主要演员的整个拍摄期间的状况和合同细节,不了解演员的工作习惯和个人的性格特点,不能和演员交朋友,面对面的沟通,很难想象会顺利的完成拍摄任务。所以在演员签约前,要拿出一个全片拍摄的大计划,要给制片人和制片主任提供该演员的实际拍摄计划和进组的时间表,越细致越好,这就是合同的细节和合同谈判的条款。合同签署完毕统筹要备份每个演员的合同文本或合同条款统计报,这种报表包括:演员进组时间离组时间中间离开剧组的次数和时间表,每天拍摄小时,(是否含化妆时间和路途时间)是否可以超期拍摄等等,对于与先前有变化的条款要提前进行修正和调整,保证制定的拍摄计划科学,高效,顺畅,可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