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湖桐乡三日游之八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05-05

游记


平湖桐乡三日游

文竹摄影作品欣赏

图/文竹 文/墨吟

图187:文竹医生


在我们25团,有三分之一是白衣天使,其中文竹医生长期奋战在防疫抗疫第一线,为保护人民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退休后,她有两项爱好,一是绘画,二是摄影,自娱自乐,生活过得很充实。她的摄影作品,或许算不上专业水平,但她从绘画的视角选景,有些照片拍得确实很好。她还善于抓住人物活动的瞬间,让人物在照片中灵动起来。

图188:开阔的凤凰湖


图189:凤凰湖岸边


这两张风景照蛮有特色。

前一张照片尽显开阔的凤凰湖湖面,一座小型单孔石拱桥延伸到了湖中央,似一个小岛,又似一艘小船。右边碧绿的荷叶托着一朵鲜艳的荷花,点缀得恰到好处。

后一张照片避开了凤凰湖繁华的彩灯,但见稀疏的芦苇在湖边摇曳,两棵绿叶树和一棵紫叶树在岸上并立,遥望着湖面,是不是给人一种原生态的苍凉感?

图190:行走之一


图191:行走之二


图192:行走之三


这三张照片拍下了行走中的人物,人们喜笑颜开,有的还招手致意,可以命名为《行走的快乐》。

图193:背影之一


图194:背影之二


图195:背影之三


图196:背影之四


这四张是背影照,有互助的,有孤独的,令人不禁想起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那是对他父亲的怀念。那么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呢?毫无疑问,是父亲、母亲,是爷爷、奶奶,是外公、外婆。儿孙看到这些照片,应该也会怀念吧?

渐行渐远的背影,是不是对消逝岁月的追忆?是不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不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善待自己?

图197:回望之一


图198:回望之二


这两张原本也是拍背影的,但其中一人突然扭头回望,文竹抓住机会按下了快门。回望者的表情有些凝重,他们看到了什么?抑或想起了什么?给欣赏者留下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后一张照片中的三个人走向一条小巷,墙壁上有壁画,题目是《最美月河》,体现了月河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

图199:城堡式建筑


在游览凤凰湖时,我们经过一个城堡式建筑,文竹说:“这个有意思。”说着就给严宏兴拍了一张照。是的,这个建筑类似于古城堡,踏着台阶走上去,可以观赏凤凰湖全景。

图200:兄弟俩


在凤凰湖景区荷花池,文竹要给我和严宏兴拍一张合影,她大声说:“注意了,兄弟俩!”说时迟那时快,她按下了快门。这张合影确实很好,我非常喜欢。

图201:廊桥吧


月河历史街区的廊桥吧只是一家咖啡店,但廊桥却让人联想起《廊桥遗梦》的电影。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大意为:摄影记者罗伯特在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邂逅女士弗兰西斯卡,两人一见钟情。他们在曼迪逊桥互诉衷情,双双坠入爱河。但这段恋情仅维持了四天,只是一个“遗梦”而已。弗兰西斯卡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不愿舍弃丈夫和子女,忍痛与罗伯特分手了。

图202:人物特写


这是一张人物特写照,主人公略带微笑,但眉宇间隐隐透露出一种忧虑。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无人能临摹一样,这样的特写照是很难拍出第二张来的。

图203:选景之一


图204:选景之二


这是连贯性抓拍的两张照片,十分有情趣:一个人冒险站在月河最底下的台阶上选景,但迟迟没有拍照,另一人觉得很奇怪,他究竟在选什么景呢?于是也冒险在月河边侧身探望,却什么也看不见。

图205:选景答案


      答案揭晓,原来是冒险为三个美女拍照啊!

图206:江南水乡民居


这是一张精美的风景照,左边是富有江南特色的民居临水而建,占据画面三分之二;河水澄碧,缓缓流淌;右边是花园,浣衣女可以走下台阶洗衣服。加上蓝天白云,整个构图简洁明快,民居主题突出。以此为背景所拍的一组人物照,均是佳作。

图207:江南水乡民居留影之一


图208:江南水乡民居留影之二


图209:江南水乡民居留影之三


图210:江南水乡民居留影之四


图211:江南水乡民居留影之五


图212:悠闲自得


这张照片摄于蓝天白云下的广场,背景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和江南特色民居,有一人站在桥上拍摄月河。25团成员似乎发现了摄影者,悠闲自得地以不规则的队形面朝镜头,笑容灿烂。与25团无关人员则无动于衷,可谓泾渭分明。

图213:云开日出


这张压轴照片得到陈百华同学的赞赏,他作了精彩点评如下:

评文竹医生的摄影技巧

桐乡三日游已过去了数天,但留下的照片却成了永久。上面这张照片摄影作品很有值得探讨的方面,倒不是因为照片中有我,而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照片摄于返途中的嘉兴月河镇。首先,上两天都在烟雨中度过,这天突然放晴,照片中的各位同学脸上都露出了阳光的明媚,连我这个一直板着脸的人也放松了面部肌肉。其次是自然,有站着的,有坐着的,都非常自然而然。这种不拘一格的状态正是摄影者所追求的境界。第三,月河镇的面貌全在照片中呈现:小桥、流水、石板、民居和绿树等都作为背景衬托无遗。这一切都非常感谢非职业性的文竹医生。

陈百华 2021年4月1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